摘要:为全面贯彻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2025年工作要点“多措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实践要求,长沙文创艺术职业学院紧密围绕“以文润人,以文兴业”的办学理念与“明德精技、守正创新”的校训精神,在校团委的精心组织与统筹推进
新湖南客户端8月11日讯(通讯员 黄洁)为全面贯彻202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2025年工作要点“多措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实践要求,长沙文创艺术职业学院紧密围绕“以文润人,以文兴业”的办学理念与“明德精技、守正创新”的校训精神,在校团委的精心组织与统筹推进下,于2025年盛夏组织多支实践团队深入三湘大地。学子们将专业智慧融入火热实践,以青春足迹丈量责任担当,在服务基层、奉献社会中奏响了新时代职教青年的奋进强音。
深植红色沃土,以文铸魂淬炼青春信仰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刘少奇同志故里的独特红色资源优势,将思政教育课堂搬到革命历史现场。健康护理学院实践团奔赴宁乡花明楼,在刘少奇故居开展“青春下乡,踏寻宁乡红迹”沉浸式研学。学生们通过千余件珍贵文物文献,系统学习伟人光辉一生,于故居庭院、铜像广场举办“红色思悟”分享会,结合《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经典,深刻体悟“心中有大我,一切为人民”的精神内核。在庄严肃穆的铜像广场,师生列队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传递着赓续红色血脉的坚定信念。活动中,学生们主动化身“青春宣讲员”,将革命先辈的奋斗史诗转化为鲜活的青年话语,让红色基因在“主动讲”中实现“活态传承”。
学生在刘少奇故居开展研学活动
数智文旅学院“七彩假期”实践团则带领桃江县大华村的孩子们走进莫应丰故居。在古朴的青砖黛瓦间,志愿者生动讲述作家在艰苦岁月中笔耕不辍的故事,孩子们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随后开展的“环保小卫士”行动,将红色教育与绿色理念巧妙融合,孩子们在清理故居环境、学习垃圾分类中,将家国情怀与时代责任悄然内化。一位留守儿童在观影《缉毒英雄》后,于便利贴上画下戴警帽的太阳并写道:“我也想成为照亮黑暗的光”——这正是“以文润人”理念在幼小心灵中激荡出的清澈回响。
深耕专业赋能,以文兴业激活乡村动能
学校立足艺术、康养、数智等特色专业优势,推动“三下乡”从“单向帮扶”向“双向赋能”升级。新媒体艺术学院精准聚焦桃源县三里铺村农产品“有品质无品牌、有产量无销量”痛点,发挥数字媒体专长实施品牌赋能工程。团队深入65%水稻户与78%油栗户调研,为当地设计蕴含稻田、油栗元素的品牌LOGO及分级包装,并构建“原生态场景+生活化展示+知识性科普”短视频矩阵。更通过培育本土主播、建立“直播接单-集中打包-统一发货”闭环,累计促成订单50余单,播放量破万次,初步打通“农产品+新媒体”销路,让“三里铺”优质稻栗闪耀数字市场。
新媒体艺术学院组织开展助农活动
数智文旅学院联合聚创电商产业学院,将“非遗+数智”的创新火花引入桃江县大华村。团队启动“楚沩香青铜文化IP开发计划”,深入湖南楚沩香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一线,精准对接企业品牌年轻化与传播提效需求。师生提出以“中国南方青铜文化中心”IP赋能产品包装设计与新媒体场景化运营,打造“地域文化符号+企业品牌文创+数字媒体传播”新模式,为传统农业注入“轻资产、高附加值”新业态,生动诠释了“以文兴业”的深刻内涵。在实践收官之际,团队联合桃江县蓝天志愿者协会举办“青春筑梦·乡约未来”主题晚会,志愿者与孩子们共同演绎合唱《起风了》、手势舞串烧等10个节目,书信约定“明年再见”,将文化浸润升华为情感纽带。
学生开展助农直播活动
健康护理学院则将“文”与“康”深度融合。在宁乡九悦国际康养中心,学生们发挥专业特长,开展“三个一”文创温情服务:深入田间采艾草制驱瘟香囊,以扭扭棒教做“永不凋谢”的生机之花,借毛笔书法共书“福”字养生谚语。这些充满文化温度的互动,让陪伴跨越代际鸿沟。当阿尔茨海默症爷爷讲述“造大炮打敌人”的烽火记忆,退休教师奶奶分享育人坚守时,学子们从岁月故事中触摸到家国担当的重量。康复2402班刘慧芳同学在服务后深有感触:“‘多关爱老人’从来不是口号,而是倾注真心与行动的责任,这让我们在付出中学会感恩。”
健康护理学院赴九悦国际康养中心开展助老服务
深系民生冷暖,以文育心践行青春
学校紧扣社会所需、群众所盼,引导青年在服务“一老一小”中厚植为民情怀。健康护理学院与医药学院聚焦老龄化社会健康需求,将专业服务送达社区与康养一线。在宁乡九悦中心,学生们不仅提供专业陪伴,更化身“健康科普员”,用通俗语言讲解香囊养生功效,开展夏季健康防护讲座。医药学院团队则走进历经铺社区,开展“健康惠民”行动:通过口腔保健宣讲破除“洗牙伤牙”等误区,结合案例详解安全用药核心要点,为居民提供血压检测并建立健康档案。数据显示,团队累计为30余位老人测量血压,针对监测发现的高血压人群(尤其男性患者)占比高、部分居民仍保持吸烟饮酒等风险行为的情况,志愿者们耐心劝诫、科学引导,推动居民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
长沙文创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剪影
“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则多维度赋能乡村儿童成长。数智文旅学院联合桃江县蓝天志愿者协会,打造“国防教育+素质拓展+生命课堂”成长体系。朱老师以童言讲述国防担当,清晨军训锤炼纪律意识;红十字会医生手把手教授止血包扎技能,让自我保护能力在模拟演练中扎根。通过“夹豆子竞赛”“蛇形障碍赛”等趣味活动,团队协作精神在欢笑中凝聚。新媒体艺术学院团队在桃源县陬市镇“阳光家园聚爱巧手坊”,向残障人士学习艾草包制作并化身主播,3场直播吸引200余人观看,促成45单销售,以“新媒体+公益”助力增收。在走访孤寡老人与孤儿时,志愿者送去米油牛奶等物资,建立“一对一”情感陪伴,让温暖直抵心间。在陬市敬老院,学生们为40余位老人打扫房间、唠家常、播怀旧影片,82岁张奶奶感慨:“孩子们来了,院里热闹多了,心里暖乎乎的。”
“从红色热土上的精神洗礼,到田间地头的产业赋能,再到‘一老一小’的温情守护,学生在‘三下乡’活动中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所需,以文化创意点亮乡村未来,以青春热血诠释时代担当。”学校团委书记尹艳华说。
青春献礼祖国,实践铸就成长。据悉,长沙文创艺术职业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该校“以文润人,以文兴业”办学理念的生动实践,是校团委深化实践育人、服务青年成长的有效探索。未来,学校将持续完善“专业赋能+长效服务”机制,推动“三下乡”向“常下乡”“常在乡”深化,引导更多青年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向下扎根、向上生长,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来源:湖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