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玩 | 买个水果还要被“教育”?“我先来教育教育你!”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1 13:49 2

摘要:近日,一段题为“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回应‘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我们在教育消费者变成熟’”的短视频引发争议。话题“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一度冲上热搜第一,引发网友热议。

近日,一段题为“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回应‘我们不会去迎合消费者’‘我们在教育消费者变成熟’”的短视频引发争议。话题“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一度冲上热搜第一,引发网友热议。

今天(8月11日),港股百果园集团开盘后大跌,股价跌超5%。

事情的起因是百果园董事长余惠勇发布视频,就水果价格高昂的质疑作出回应。此前,社交媒体上有不少网友吐槽百果园“太贵了”“月薪2万吃不起”“随便买买,一百大洋就没了”。

视频中,余惠勇指出,水果虽看似平常,可真正懂水果的消费者少之又少,百果园会始终坚守高品质。他还直言,商业模式大体分为两种,一是利用消费者的无知,二是教育消费者走向成熟,而百果园多年来一直走在教育消费者成熟的道路上,不会去迎合消费者。不可否认,水果品质存在差异,价格也会随之不同。百果园强调高品质,这本身无可厚非,追求高品质、差异化的发展路线,也是不少企业的选择。而且,百果园拥有几千万会员,这表明确实有一批消费者认可其价值,愿意为高品质水果买单。

上述视频在社交平台疯传,并引发了网友热议。网友纷纷吐槽,“花钱让你们教育消费者吗?”“教育消费者,这话也敢说,作吧”“上一个这么干的还是钟薛高”。

节选天津广播微信公众号评论区

目前该视频在余惠勇的社交媒体上已无法找到。对此,百果园客服表示,该视频存在误解,内部人员正在沟通处理中,后续可以留意官方公众号信息。

质量参差不齐,凭啥教育消费者?

“月薪2万吃不起”“百果园随便买买,一百大洋就没了”,一直有消费者吐槽百果园的水果价格贵。

据了解,百果园定位中高端精品水果,定价基本是其他渠道的1.2倍。

5月份有消费者展示购物小票,她在百果园买了四个进口樱桃李,花了51元

那么,水果品质方面,百果园表现如何呢?

据长江云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这家标榜“品质至上”的知名水果连锁品牌,近年来质量问题频发。8月10日,记者登录全国12315消费投诉信息公示查询平台,查询到近年来涉及“百果园”的相关投诉共1769条,投诉问题多为食品安全相关。而在新浪旗下的黑猫投诉平台,搜索关键词发现,共有3091条投诉涉及百果园,多数也为食品安全问题。

此前,湖北经视“3·15特别报道”也曾曝光了百果园一门店将烂果做成高端果切售卖的乱象,相关报道一度登上热搜。

2022年,百果园被曝光销售变质、隔夜水果等严重问题,遭到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点名批评。2023年,上海一家百果园加盟店也出现状况,其所售水果经检测农药残留超标,随后受到相关部门处罚。到了2024年“3·15”期间,武汉的百果园门店问题频出。店员竟将发霉的水果制作成高端拼盘售卖,还存在“以小充大”的欺诈行为,把“JJ”级别的车厘子假冒成“JJJJ”级的售卖。不仅如此,督导经理还要求店员继续售卖过期的树莓。一时间,多个平台上涌现出大量针对百果园水果质量问题的投诉,内容涉及水果腐烂生蛆、发霉、发臭变质等严重情况。

社交媒体上,也有不少网友吐槽,百果园越来越贵,质量却越来越差。

节选天津广播微信公众号评论区

大众点评上,有网友吐槽百果园的水果品质问题。

月薪两万吃不起的百果园,去年关店近千家

百果园于2001年成立于深圳,是一家集水果采购、种植支持、采后保鲜、物流仓储、标准分级等于一体的大型连锁企业,2023年1月在港交所上市,成为“中国水果连锁零售第一股”。

有意思的是,就在余惠勇喊着“不迎合”的同时,百果园2024年财报里,“性价比”三个字硬生生出现了24次。

百果园创始人余惠勇

可即便如此,百果园的颓势依旧没挡住。

2024年之前,百果园业绩一直处于增长态势。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2023年,百果园近5年营收分别为:89.76亿元、88.54亿元、102.89亿元、113.12亿元以及113.9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9亿元、0.49亿元、2.30亿元、3.23亿元以及3.61亿元。

然而上市次年,百果园开始跌落神坛。首次出现营收利润双下降局面,并且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102.73亿元,同比下降9.8%,除所得税前亏损3.91亿元。

更戏剧化的是,就在去年1月,百果园还信心十足地计划“未来十年营收破千亿、线下开超万家门店”,可短短一年,风云突变宛如一出反转剧——截至2024年底,百果园零售门店同比净减少966家,只剩5127家,平均每天关店2.6家。

教育消费者,小心被教育

面对价格高的质疑,百果园完全可以正面回应。正如其也提到,便宜的水果供大于求,真正的好水果是供不应求的,这是它贵的一个原因。说人话就是,百果园针对的是高端收入群体,对水果品质有要求,但对价格不太敏感的。

但是,百果园为什么要教育消费者呢?不管任何商品,都分等级档次,制定不同的价格供消费者选择。真把消费者教育成熟了,该买不起的同样还是买不起。所以,这个说法让人感觉充满了爹味。就是怕,教育消费者的目的,是为了将低档商品,讲各种故事,编小作文,然后包装高价卖给消费者。

对消费者说教,是商家的大忌,说“消费者无知”,也不知道这个说法从何而来。客观来说,消费者作为一个大群体,可能存在盲目购买商品的情况,但买的没有卖的精。这往往是商家使用各种手段误导消费者造成的,本身并不是“消费者无知”,只是因为商家“套路多”。

难道,只有在百果园买水果,才是“有知的消费者”?这无疑是在为自己的高价策略辩护。

百果园想脱离低端产品的残酷竞争走高端路线,用高品质水果来获得部分消费者的认可,这无可非议。但是,对走高价路线的商家来说,近年来不乏翻车的,一些成为过气网红,有的甚至已经破产。说到根本,问题就出在重营销、轻产品上。不妨看看“雪糕刺客”钟薛高的例子。

敬畏消费者,尊重市场规律,是商家经营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消费者需要高品质低价格的水果,讲求性价比,是一种正常且朴素的消费理念。商家当然可以有不迎合的权利,但并不等于消费者就是“无知”。诚然,教育消费者本身未必是一个贬义词,目的在于引导消费者正确健康消费。回到问题的根本,百果园根本没有达到当老师的地步。就怕市场定位没有得到消费者的认同,最后被消费者教育了。

你买过百果园的水果吗

感觉品质怎么样?

“百果园称不会迎合消费者”

你怎么看?

来源:天津广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