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凉了?半年不到下载暴跌72.2%,梁文锋到底在憋什么大招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1 12:15 2

摘要:据QuestMobile最新数据披露,DeepSeek官网流量半年内下滑超70%,下载量更是下跌了72.2%。

它到底是要凉凉了,还是在憋大招?

据QuestMobile最新数据披露,DeepSeek官网流量半年内下滑超70%,下载量更是下跌了72.2%。

半年前还火遍全网的DeepSeek,这么快就被用户所抛弃,这是真的要跌落神坛了?

“生成速度慢、服务器繁忙、编造事实”等问题层出不穷,而且半年了也没有什么大的改进。

相比之下市场上出现的元宝、豆包等同类产品因为体验感不错,从而吸引了大批的用户。

难道,DeepSeek真的要被其他同类产品所打败了?

然而,7月23日,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却公开称赞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说他是对中国AI产业的真贡献。

半年一直都在“喋喋不休”,现在却被夸赞,梁文锋到底干了什么?

Deepseek这个年初席卷全球的AI神话,难道真的是昙花一现?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5 年第二季度,DeepSeek 月均下载量降至 2258.9 万,与一季度的 8111.3 万相比,下降幅度高达 72.2% 。

其中,移动端的月活用户已经从1.94亿降到了1.69亿,约2500万用户流失了,网页端日活也从2477万暴跌63%,变成了923万。

实际上,Deepseek用户的流失和官网下载量的骤降并不是单一因素所导致的,而是众多原因叠加到一起形成的。

而最致命的就是,其频繁编造虚假信息,致使“幻觉”泛滥成灾,甚至出现的频率高达52%,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30%。

尤其对法律条文、医疗建议和金融投资的编造最让人无法容忍,比如医疗咨询中,其推荐用纳米机器人治疗癌症,但纳米机器人直到现在还在研发状态,并没有投入使用。

还有很多数据的引用也是一片混乱,错误频发,从而误导了很多用户。

作为人工智能助手,Deepseek的这一缺点严重影响了用户对它的信任度,用户的离去也就成了必然的结果。

除了无法保障输出内容的可靠性,服务器不稳定也让一众用户大为恼火。

对话时服务器经常繁忙,用户只能被迫中断使用。

而且,回复问题的速度也比较慢,经常是在20-50秒,而竞争品牌大多在10秒左右,这让用户不得不倾向于“秒回”的平台。

再加上较弱的多轮对话能力和较小的上下文窗口,这些都限制了用户对复杂任务的处理。

Deepseek除了技术上的短板以外,商业化模式的失败也是导致用户流失的主要原因。

当ChatGPT构建起了办公、教育、娱乐等的生态帝国时,DeepSeek却仍停留在“基础模型供应商”的角色,企业客户接入率不足15%。

并且,OpenAI已可以生成实时视频,快手Kling系列也抢占了21%份额的文生视频市场,而此时的DeepSeek还在“原地踏步”。

腾讯元宝、百度、夸克等应用接入Deepseek模型后,用户无需访问DeepSeek官网即可使用服务。

据估算,超70%的DeepSeek调用量发生在第三方平台,直接削弱了其品牌影响力。

而DeepSeek目前所遭遇的困境,与创始人梁文锋所信奉的“技术优先”有很大关系。

那么,这半年梁文锋又在干什么呢?

梁文锋曾说:“这一次,我们的目标不是快速盈利,而是推动技术前沿的发展,从根本上促进整个生态的成长。”

事实上,这半年他也确实是这样做的。

5月29日凌晨,DeepSeek官方在开源平台上发布了升级版的DeepSeek-R1-0528。

经过众多测试发现,其代码能力尤为突出,性能几乎媲美OpenAI重量级的o3-high模型。

并且,还改进了写作任务,可以达到更自然、格式更好的效果。也有用户反映,用最新模型去写作,思路正常了很多,而且很少出现以前那些匪夷所思的内容。

同时,在数学、编程与通用逻辑方面也取得了当前国内所有模型中比较领先的优异成绩,在整体表现上已接近其他国际顶尖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家所诟病的幻觉和工具调用上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

而腾讯反应最快,一天都不到,其众多产品就率先接入了DeepSeek-R1-0528最新版,从而达到了多项能力的全面提升。

随着腾讯官宣1小时后,字节跳动旗下的火山引擎也官宣接入DeepSeek R1-0528。

目前,接入DeepSeek已经俨然成为国内各互联网公司应用产品的标配,腾讯、字节和阿里纷纷推出对标 R1 的大模型。

令人惊喜的是,海外社交媒体的评论区,用户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期待DeepSeek大模型R2的出现。

然而,梁文锋带来的惊喜并没有止于此。

7月30日,梁文锋发表的论文荣获了ACL2025的最佳论文奖 ,该论文提出的原生稀疏注意力即NSA机制,堪称是长文本处理领域的 “航空母舰”,可以使长文本的处理变得异常高效轻松。

除了DeepSeek技术上的进步,梁文锋还登上了美国《财富》榜单,排名第72。

而这次梁文锋能进入榜单,也证明了全球科技界对他的认可。

并且,除了国际上对他的认可以外,国内的大佬也是对他称赞有加。

7月23日,360董事长周鸿祎在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上提到,梁文锋不屑于通过App去融资搞收费,他只是一门心思要搞通用人工智能,现在把技术全开源免费,这是对中国AI产业的真贡献。

而且,周鸿祎还认为众多国内公司,包括360的智能体基座模型,都是在第三方云服务商上,基于DeepSeek改造完成的。

由此可见,虽然这半年DeepSeek遭遇了下滑危机,但梁文锋初心未改,在他的心中把技术做好才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也正是梁文锋在技术上的完美追求,使他目前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和困境。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DeepSeek原定5月发布的R2模型一直在无限期推迟。

这也是DeepSeek使用率和下载率暴跌的直接导火索。毕竟,AI用户对模型能力的容忍度是极低的,一旦性能更新停滞,立刻就会转身离开。

然而,DeepSeek团队一直都在密集推进R2的开发,只是CEO梁文锋对于模型能力的标准要求是十分严格的,秉持着“不够好就不发”的原则,属于完美主义者。

所以,梁文锋的决策直接拖慢了开发的节奏。

此外,由于4月份,美国对英伟达H20芯片实施出口管制,导致DeepSeek的模型训练效率和部署能力都受到了限制,从而进一步拖累了R2的开发进度。

不过,7月15日,随着英伟达CEO黄仁勋的第三次访华,英伟达H20芯片终于迎来了解禁时刻,梁文锋也终于可以继续R2模型的开发了。

除了R2模型延期上市带来的危机,DeepSeek还遭遇到了在欧美市场受阻的困境。

不仅爱尔兰和美国提议禁止使用,甚至意大利和德国已经强制下架,名义上是为了国家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实际上是技术上的围剿。

所以,DeepSeek只能凭借低成本的优势,开始转战印度、东南亚市场,以寻找增长空间。

其实,现在大家最为关注的是,DeepSeek能否将R2模型开发成功,而且这也是其能否成功逆袭的关键。

鉴于此,DeepSeek 若能持续发力,成功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困境,其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可观的。

不过,清华大学张钹院士曾表示,“未来三年,80%的大模型企业将被淘汰,只有具备生态整合能力的玩家才能生存。”

所以,技术的理想主义能否与产业的商业化相融合,才是DeepSeek 生存下去的关键因素。

来源:鬼谷子思维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