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云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专班办公室反馈,按照《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云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云组通〔2025〕22号)关于“两审三公示”的要求,现对我市
关于云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推荐对象的公示
根据云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专班办公室反馈,按照《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中共云南省委老干部局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云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云组通〔2025〕22号)关于“两审三公示”的要求,现对我市云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初审通过(按照1比1.2比例通过)的拟推荐对象进行二次公示。
公示期间,如对拟推荐对象有不同意见,可通过电话、传真、信函(信函以到达邮戳为准)等方式向市委老干部局反映。反映情况要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云玉路146号市委老干部局
邮 编:655000
联系电话:0874-3111778、0874-311867(传真)
邮 箱:qjlgjzzdyk@163.com
中共曲靖市委老干部局
2025年8月11日
曲靖市:云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推荐对象及事迹简介
云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拟推荐对象
(4个)
1
曲靖市麒麟区太和街道曲烟社区“爱我曲烟”银发志愿服务队
事迹简介:曲烟社区党委针对“银发社区”实际,深入开发银发资源,激发离退休干部潜能,赋能基层治理,2024年被确立为“珠源银发助力+”工作站。强阵地,筑平台,投入370余万元建成1600㎡党群服务中心,构建“4中心4站12室”综合体,整合烟厂等资源形成“15分钟银发服务圈”。建组织,聚合力,构建“1+3+N”组织体系(党委引领+成员单位/双报到/12个离退休支部联动+N元力量),老党员融入网格担任“红色管家”,2024年解决民生问题47件。抓党员,激活力,创新“三步六确保”机制稳妥接收企业移交退休党员514名。选优配强离退休人员支部班子,组建“爱我曲烟”银发志愿服务队,带头开展服务300余场次。融服务,惠民生,聚焦“一老一小”,老党员参与物业选聘监督,助力物业费年收500万元、集体经济破百万;银发志愿者“以老助老”提供送餐、托管、夏令营等14项“微服务”,年均惠及3000余人次。润精神,育品牌,成立老年大学,培育52名“银发师资”开设16个班次;孵化多支文艺团队,年办主题文艺活动70余场次。如今,74名“银发战士”常态化服务,社区矛盾调解率达98%,物业费收缴率95%,居民满意度居街道前列,离退休人员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主心骨”与“生力军”。
2
曲靖市沾益区西平街道玉林社区银发助力民族团结志愿服务队
事迹简介:曲靖市沾益区西平街道玉林社区银发助力民族团结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3年,现有银发志愿者30余人。玉林社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整合辖区离退休干部资源,组建有威望、有经验、有技能的“三有”银发人才专家团,成立“银发初心”宣讲队、“银发生辉”志愿队、“银发护苗”服务队三支银发志愿服务队,以银发助力活动为抓手,打造银发助力工作站,探索出具有玉林特色的“一团三队一平台”银发助力工作机制,引导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老职工当好民族团结进步的宣传者、促进者、维护者,为和美玉林建设贡献银发力量。近年来,三支银发志愿服务队围绕政策宣讲、矛盾纠纷防范化解、特殊人群关爱服务等基层治理重点,结合党政所需、群众所盼和老同志所能,累计开展各类宣讲活动37场,参与社区民族矛盾纠纷化解、环境卫生治理、人民巡防等志愿活动80余次,服务青少年300余名,覆盖家庭260个。2024年被确立为“珠源银发助力+”工作站,并推荐全省“最美银发志愿服务团队”。
3
中国共产党曲靖市委组织部机关离退休干部支部委员会
事迹简介:中国共产党曲靖市委组织部机关离退休干部支部委员会现有党员14人,2023年被评为云南省离退休干部“模范党支部”。坚持思想引领,在理论学习上做表率。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每月固定集中学习时间,定期领取学习资料,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强基固本,在建强组织上做表率。突出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加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自身建设,严格落实按期换届等基本制度,持续规范基本组织设置,选优配强支部负责人。坚持赓续传承,在家风家教上做表率。退休后积极回归家庭,赡养父母,妻贤夫安,支持子女,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传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做到以家和促国安、以家教促子德、以家风促社风。坚持老有所为,在发挥作用上做表率。支部党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学习践行党的延安精神,弘扬组工精神,开展“发扬组织工作优秀传统”讲座、对越自卫反击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参加书画展览。坚持严于律己,在从严要求上做表率。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始终坚持把纪律建设作为支部建设的重要内容,成立以来支部领导班子成员未发生违纪违法问题。
4
曲靖市陆良县板桥镇大桥社区银龄志愿服务团队
事迹简介:曲靖市陆良县板桥镇大桥社区银龄志愿服务队由42名退休干部、教师、律师和农村老党员、老干部组成,志愿队紧扣“老有所为”做好三篇文章,当好乡风文明“传播者”,推动将昔日脏乱差、占地78亩的小山丘改建成全村男女老幼休闲娱乐的核心阵地,定期开展卫生大督查,推动环境整治从“一时净”向“长久美”转变;当好社区稳定“和事佬”,成立“老方工作室”,“啃下”多年难解的“硬骨头”5起、参与矛盾调解52起,化解成功率99%以上,实现“小矛盾不出组、大矛盾不出社区”的目标;当好留守儿童“守护者”,与105名留守儿童牵手“结对子”,将20名生活困境儿童纳入“幸福餐桌”免费接送解决吃饭问题,争取协调为68名困难儿童资助各类学杂费,上门关爱服务留守儿童600多人次,成为新形势下创新基层治理、助力乡村振兴不可缺的重要力量。大桥社区服务“一老一小”工作得到国家部委、省、市的高度认可,被确定为市级“一老一小关爱工作”示范点,社区银龄志愿服务队被确立为“珠源银发助力+”工作站,社区“五老”干部王建朝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云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拟推荐对象
(6人)
谢开福
男,汉族,1954年10月生,会泽县纪委原副书记、监察局局长,1972年10月参加工作,2014年7月退休。
事迹简介:党性原则强,政治素质好,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任县纪委监委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期间,推动支部获评市级“模范党支部”;2020年接棒社区离退休党建工作,通过规范管理、优服务,助力仙龙社区成为“首批云南省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城市基层党建试点”,以“小党费大信仰”微党课强化党员信念,推动社区党委工作规范化。作为乡贤监督工作站站长,带队解决社区治理痛点难点27个,协调处理金钟大沟堵塞等民生问题,2025年向县领导提4点民生意见获妥善解决;与困境青少年结对帮扶8对,关爱“三留守”等弱势群体70余人,帮教问题少年12名,成社区“暖心人”。牵头组建志愿服务队,带动“银发人才”12名,开展种养技术培训60余场、健康服务63场、文艺宣讲30余场,化解矛盾纠纷12件,推动志愿服务覆盖社区治理、民生服务等多领域。个人先后荣获省级“水利系统先进个人”“最美银发志愿者”;市级“以工代赈先进个人”“曲靖市工会经费审查(审计)工作先进工作者”“最美银发志愿者”及县级“扶贫工作先进个人”“政法工作先进个人”“纪检监察银发志愿老干部”等多项荣誉。
解纪庐
女,1937年3月出生,原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参加工作,1992年7月退休。
事迹简介:“微党课”激发“大能量”。解纪庐将党的创新理论和党的光辉历史搬上了“微党课”,分享她下基层、下农村服务群众的事迹;分享她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和康复的喜悦;分享她开展农村防治肿干病的艰辛;分享她创新钻研医疗技术,带头搞科研的专业素养,激励着身边的同事们和年轻医生们在岗位上发光发热。2020年7月,她主讲的“微党课”《忆往昔,话今朝,坚定步伐跟党走》被评选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党组织精品“微党课”。“宣讲台”传播“正能量”。受邀加入了“珠源夕阳红宣讲团”,勉励年轻党员干部职工,要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时刻铭记党的恩情,不辱使命;强化本领锤炼,用扎实的技术推动医疗事业的进步。“守医心”奉献“暖能量”。返聘在医院工作三年,开诊所七年,到市中医院、第五人民医院协助查房、门诊三年,接诊了两例罕见病例。开展神经系统基本知识讲座,带教年轻医生,通过解纪庐带教三年,市中医院和第五人民医院填补了神经内科的空白。经常性参加医疗志愿者服务活动,为贫困家庭捐款捐物,倾情奉献自己的余热和光辉。
梁兴明
男,汉族,1951年6月生,罗平县腊庄电厂原助理工程师,1962年10月参加工作,2011年6月退休。
事迹简介:以信仰为灯,7年来坚持“送学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去学习资料。他组建“支部红色故事会”宣讲团,自己带头撰写讲稿,走进企业、社区,讲述党的光辉历程和企业发展故事,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同时,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组织老党员学习最新理论知识,让老党员思想紧跟党中央。以真心为笔,把退休职工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主动请缨组建“银发先锋映晚霞”工作站,化解矛盾纠纷90余件,成功率达100%。深入退休职工中收集社情民意,42条问题、21条建议全部得到妥善解决。积极为患病家庭子女申请帮扶,协调解决廉租房问题,成为大家信赖的“主心骨”。以技艺为桥,组织退休老同志开展“传帮带”活动,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他积极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和离休干部待遇提升。疫情期间,他带领老党员参与志愿服务150余次,关心下一代成长,探索“相辅相融”的工作模式。多次被腊山街道党工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被推荐为全省“最美银发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赛富忠
男,汉族,1958年1月生,原马龙县政协副调研员,1975年9月参加工作,2018年1月退休。
事迹简介:退休后于2020年回乡高票当选下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职五年来,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创新推进“讲团结、抓落实、求实效、受欢迎”村支部建设;牵头成立“珠源银发助力+”工作站,创造性提出“八个一”工作思路,带领支部党员将中营村小组打造为市级人居环境提升示范村;下营村连续多次被评选为“基层党建”“产业发展”红旗村;理清8个自然村小组多年“三资管理”混乱的集体账目,解决多年拖欠村民征地拆迁款近100余万元;协调资金700余万元,彻底清偿企业拖欠近400户农户的3年地租,有力维护了群众切身利益;积极推动1600余亩土地规范流转,组织村民务工超6000人次,拓宽增收渠道;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推动实施马纳线3.7公里县乡公路大修、2.1公里村道硬化、4公里通村路除险扩建;完成7个自然村污水治理及5个小流域综合治理,带领村民累计创建“美丽庭院”130个,显著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与人居环境。2021年被评为全省“最美银发志愿者”。
陈守猷
男,汉族,1942年10月生,师宗县公安局原纪委副书记、工会主席,1958年5月参加工作,2002年8月退休。
事迹简介:陈守猷始终坚持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经常为离退休干部党员上“专题党课”“微党课”,开设“老所长课堂”,为年轻民警和青少年上革命传统教育课等5000余人次。他连任4届县公安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协调资金60余万元,改造建成支部活动室、阅览室、老年活动室、值班室等,在公安小区建成师宗县首个室内门球场。注重离退休干部教育管理,创新建立“进退留转”机制,每年局党委和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都举行退休民警“交接仪式”,到红色教育基地学习考察16次,老干部参学率达80%以上。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老党员、金盾银发志愿服务团队等优势作用,评选“最美家庭”9户,举办联谊活动10余场次,调解各类纠纷50余起,经常开展普法宣传,讲解防火、防盗、防诈骗等安全知识,为公安局挂联村贫困党员群众捐资1万元。疫情期间,在小区设立检测点,倡议为灾区捐款3.6万元。退休后协调80余万元用于家乡学校、水电路、老年活动室等建设,捐资4万余元帮扶村内贫困学生、孤寡老人。多次获评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个人。所在党支部2019年被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示范党支部”。
潘庭宏
男,汉族,1963年5月生,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3月参加工作,1988年8月响应国家相关政策,从国有企业兴云煤矿下海后移交富源县中安街道东门社区社会化管理,2013年5月退休。
事迹简介:潘庭宏同志用30多年时间收藏红军长征遗物3500余件,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遗物18000余件,毛主席像章52万余枚,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收藏毛主席像章数量之最”称号,赢得“红色收藏家”的美誉。创建的富源胜境博物馆共接待海内外社会各界人士600余万人,已成为传播富源红色文化的主窗口、党史学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和红军长征过富源的活教材。一直担任富源县红色文化宣讲员、“五老”宣讲员,曾三次受邀上中央电视台宣讲红色故事,义务为党政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提供现场讲解3400余场次;每年为中小学生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等主题宣讲100余场次,覆盖6000余人次,用藏品背后的故事诠释长征精神。先后荣获“‘薪火相传’中国红色基因传承者杰出个人”“2020年度云南好人”“中国红色文化传承人”“新时代学雷锋传人”等诸多殊荣。2024年被推荐为全省“最美银发志愿者”。
来源:掌上曲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