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明赋新篇 文明实践暖乡村——成都“村村行”示范活动在先锋村热闹上演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1 16:47 2

摘要:夏日的先锋村,田野铺绿,笑语飞扬。8月8日,一场以“时代耕传·农夫记忆·文明诗篇”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村村行”示范活动在此拉开帷幕。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这场活动,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知识巧妙融合,通过宣讲、体验、互动等丰富形式

夏日的先锋村,田野铺绿,笑语飞扬。8月8日,一场以“时代耕传·农夫记忆·文明诗篇”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村村行”示范活动在此拉开帷幕。由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这场活动,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知识巧妙融合,通过宣讲、体验、互动等丰富形式,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充满乡土气息与时代活力的“文明盛宴”。

文明种子播心间 童趣实践绘新篇

先锋村始终重视仁孝家风的培育与文明风尚的传播,尤其注重让文明的种子在孩童心中扎根。活动现场,30余名孩子端正地坐好,全神贯注地听着台上老师的讲解。老师们用孩子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趣味语言,娓娓道来文明理念和科学常识,让知识如春雨般自然而然地入脑入心。艾草锤制作体验环节,小朋友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将晒干的艾草塞进棉布套用绳子扎紧,每一步都做得格外认真。“这门手艺源于唐宋‘锤药熏穴’疗法,如今已成非遗……”老师讲的详细,大家听得格外专注,手中制作好的艾草锤仿佛也承载了别样的文化分量。

为巩固宣讲效果,活动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抢答成功的孩子接过“文明显眼包”时笑得合不拢嘴。从传统农具名称到节气知识,从交通规则到法律条文,一个个贴近生活的问题,让文明知识在轻松互动中悄悄扎根。

“文明是要保护环境、珍爱花草树木,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不能随意乱丢垃圾。”小朋友用稚嫩却真挚的语言描述着自己对文明的认知,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持续为孩子们、村民们传递文明理念、树立文明榜样,引导村民共同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宜居宜业新时代村落氛围。

水塘边的欢呼声更是此起彼伏。防溺水宣讲刚结束,孩子们就按捺不住,拎着小桶跳进浅水区。“我摸到一条!”小朋友举着巴掌大的鲫鱼,水珠顺着脸颊滚落,惹得岸边阵阵欢笑。阳光下,水花飞溅,笑语喧天,摸鱼的乐趣让孩子们尽情释放天性,也让大人们找回了儿时的农耕记忆。

耕传文脉兴产业 文明实践惠乡邻

活动尾声,村民们捧着亲手制作的艾草锤,孩子们拎着装满鱼虾的小桶,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场“村村行”活动,就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厚重的农耕传统,一头系着鲜活的现代文明,让文明的种子在先锋村的沃土上生根发芽,静待绽放出更绚烂的花朵。

先锋村作为此次活动的东道主,以其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备受瞩目。村内的“农博馆”作为集陈列、场景、体验于一体的农村文化博物馆,系统展现了农村文化、农业生产与农民生活的演变轨迹,成为传承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先锋村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从传统农业到科学农业、特色农业的转型,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先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围绕传统文化弘扬、产业振兴提质、村风村貌提升,打造了‘时光耕传·农夫记忆’品牌项目。”先锋村党委副书记陈方雄介绍,先锋村将静态陈列展示与深度互动参与相结合,开展沉浸式农耕体验活动,集成呈现传统农具使用、手工技艺、节庆习俗、家庭劳作等农耕文化内容。同时,与周边中小学校合作,将基地建设成为重要的校外实践课堂。立足服务本村发展,定期组织村民参加水稻、花卉、蔬菜等种植技术培训,并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着力提升村民的现代农业技能与经营理念,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据了解,文明实践“村村行”活动在全市17涉农区(市)县开展二十余场活动,将各村文明实践特色凝练为传统文化弘扬、理论政策宣讲、移风易俗深化、村风村貌提升、产业振兴提质五大主题,以理论政策宣讲、文化交流体验、正能量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让文明实践走到村民身边,走进村民心里,助力营造浓厚的文明氛围。

记者 郭芯屹

来源:天府郫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