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养成了,我直接被小红书传送到2.5次元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1 16:04 2

摘要:“你不乘哦”、“有的兄弟有的”、“比起XX我更喜欢你”……硬要说的话,平均一年火一把的古风小生也跟二次元古风圈脱不了干系。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事儿:这两年二次元出圈爆梗是越来越多了。

就拿这阵子大家在玩的一些梗来说,稍究来历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从二次元中来的——

“你不乘哦”、“有的兄弟有的”、“比起XX我更喜欢你”……硬要说的话,平均一年火一把的古风小生也跟二次元古风圈脱不了干系。

要说这些二次元梗还有什么共同点,那便是它们的出厂配置完全不影响其被更广泛使用的潜力,从二次元中来也未必非得回二次元中去。

并且这两年它们的出圈,疑似都多出了同一个X因素——小红书。

一个被验证过圈层内传播力的二次元梗,投入小红书流量池,而后迅速引发裂变——这就是我近期观察到的普遍出圈公式。

但毕竟小红书不是个传统意义上的二次元社区,我也曾经怀疑过这个结论的合理性。

直到前几天,致力于在小红书上到处背梗的本院办,发现账号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练成了妥妥的二次元号,才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

成分の书

为了背梗误入小红书二次元潮区,是我从没想到的,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前阵子,俺们跳海大院,一家并未以二次元自居的媒体,竟然被小红书官方邀请去了一场2.5次元盛会——RED LAND。

先不说小红书是不是误会了些什么,我观RED LAND之阵仗,实在已经到了一种不管我是不是二次元都想去开开眼界的地步。

在上海包下一整座80000平米的岛,召集50多个游戏、二次元重量级IP,打造全球首座沉浸式“痛岛”,搞一出可玩可感的“2.5次元开放世界”——这不是天降素材是什么?

更不用说官方定调的“2.5次元”也相当耐人寻味,关于二次元梗为何总能在小红书爆发,小红书为什么要邀请跳海大院这些问题,似乎都因着这个概念有了模糊的答案。

话不多说,是我喜欢的活动,直接上岛!

痛一整座岛RED LAND让我在地球online当一天探索者

你说得对,但是RED LAND是由小红书自主研发的一款全新2.5次元线下开放世界冒险岛游戏。游戏发生在一个被称作复兴岛的现实世界……

玩梗归玩梗,一道白光闪过进入了另一个次元,确实就是我入场前后的真实感受。简单说,RED LAND像漫展、像主题乐园,更像是一场巨大的真人RPG游戏。

虹桥机场落地,穿过幽暗的社畜之路北横通道,越过一茬又一茬的办公高楼,坐车上眼睛一闭一睁,我就被传送到了这个让我感到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RED LAND的所有一切都在试图告诉我:回家了,回我二次元老家了。

过去我在二次元也是个有身份的人,大家尊称我为:旅行者开拓者绳匠不死人召唤师特种兵大名鼎鼎的V。

但这大概是第一次,我在三次元也领到了自己的主角身份和主线任务。

在游戏里以探索者自居过的玩家都知道:开放世界哪有什么破主线?逛就完事儿了!什么BOSS?什么推荐路线?我不道啊。

于是进场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地图扔了,全情投入了探索之中。

RED LAND这块场地给我带来的初见感受,毫无疑问是大。不只是场地大,很多设备也都是超规格的大,一种其他漫展展区无法容纳的大。

一进门看到的《王者荣耀》孙家三兄妹,就已经是我纵身一跃只能摸到膝盖的级别,谁能想到在其身后,还躲着世界最大的超级大蛋仔。

游戏、二次元中很多常见元素也都以巨物化的面貌呈现。比如《和平精英》的巨型猛男粉平底锅,这要真放游戏里绝对是数值膨胀到极限的武器+防具。

还有《如鸢》展区的巨型吧唧,这尺寸,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美国队长的“痛盾”。

大带来的另一种感受就是“权威”!

游览过程中,脸上浮现着“权威”二字的coser随处都能抓到。那天我的游览体验基本是这样的:上一秒还在权威得要命的苏丹面前折金纵欲,下一秒就在阅文展区见证世界名画《李火旺发癫叶修看戏》的诞生 。

更别提你小红书还有这么权威的白厄雕像进入RED LAND,让人不得不怀疑就是这个“终将升起的烈阳”把上海给烤热了。

背负着探索者的使命,我独自探索独自迷路,还常能在罕有人迹的角落发现很多精彩的细节,并发出感叹:“这也太细了!”

如果不留个心眼,你可能都注意不到草丛里藏着的宝箱竟然是宝箱怪;走路不看路,踩到躲在草丛的波奇酱也不是不可能。

社恐如波奇酱,当然是找个少人的角落躲起来了!

各种彩蛋和名梗遍布在这座8万平米小岛的各个角落,走到每处,都能听到有路人惊呼:快看,那儿有个小火龙/悬赏令/石中剑……

而由于探索得过于发狠忘情,我还总会触及地图边界,此时“系统”还会弹出指示:前面的区域,以后再来探索吧。

走着走着,我还常能遇上一些只在固定地点刷新的NPC,在RED LAND的世界观当中,他们被称为岛民,负责为主角们提供问询和引导服务。

via小红书@NicheShanghai

从早到晚,每次路遇岛民,我见到的都是他们兴致勃勃营业的样子,真就如同游戏里的NPC般不知疲倦。

从早到晚坚守岗位,致敬传奇打铁王

via小红书@平心静气(沉迷吃谷版

岛民们的超绝信念感,绝对是这个开放世界的加分项。

这一处处细节,带来了一种游戏般的沉浸感,而这种沉浸感更体现在极强互动性和代入感的游戏体验中。

作为一款开放世界RPG游戏,玩家在RED LAND要做的就是找各种各样的NPC领取任务,然后在做任务的过程中,收集实体徽章,达成各种成就。

现场遇到过疑似想挑战白金全成就的大哥

via小红书@轩格茉方

普通漫展无趣的打卡任务在RED LAND少之又少,相反,绝大多数任务所强调的都是互动。

为了拿到勋章,需要经过一轮轮考试、完成一个个有挑战性的游戏才行。

《天国拯救》主角亨利问出一个个问题

考察路人是不是斯卡里茨良民

在互动游戏这块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永劫无间》区域。这地儿不仅整得古色古香,引来众古风小生打卡留念,还把不少游戏内的玩法搞到了现场。

古风小生们进来后也都不装了,为了夺取徽章个个开始拉弓射箭,甚至舞刀弄剑“线下真实”,看得出大家平常都没少练振刀。

在游览的后半程,我还解锁了RED LAND的DLC——好梦DLC,在这里领到了附带一大张答题卡的找彩蛋支线任务。

奈何本人眼神不行,找了半天十分之一都没完成。正想着要放弃眼前难题,却见有群玩家聚在一起交头接耳相谈甚欢。

您猜怎么着?这群人对答案没叫我!

我也是在这时候才想起来,RED LAND虽然是个“OFFLINE”游戏,但玩家全部都是“ONLINE”状态,于是抄起了学霸的答案。

意识到这点的同时,我还想起了自己是岛上罕有的“双职业持有者”,有情报技能加身,在口才检定方面更易通过。

于是我又解锁了RED LAND的另一种玩法:开麦。

如果说模糊虚拟与现实之间界限的造景和活动设置,诠释的是RED LAND 2.5次元的字面含义,那么与其他玩家间发生的互动与故事,就是我利用双职业身份找寻到的另一个答案。

比如在《崩铁》展区排队答题的玩家们,就是我当天见过最活跃和社牛的玩家群体。

展区的互动题目是猜游戏中吉祥物奇美拉的名字,于是队列里能见到不少人在临阵磨枪紧张背题。当时我身后的老哥表现积极,主动提出了跟我互相抽查背诵。

没想到我俩的备考行为竟然开始在队列里人传人,一时间像进了什么小学背诵抽查现场。

等我排到了队列前端,队末又突然炸开了锅。后来我才知道是有开拓者在队里发起了无料,而这无料的内容,竟然是一张张崩铁能力等级测试……这下人人有卷做,更解释不明白了。

现场忘了拍照,回来后在小红书找到了真题

当天跟我聊上最久的玩家,是在《永劫无间》射箭互动的队伍里遇上的。

姐们在《永劫无间》区域待了有一会儿了

由于是周五,我向她问出了大家应该都会好奇的问题:“工作日竟然还能来这么多人,你们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

没想到姐们张口就是小红书名梗:“做父母的思想工作。”

彼时已近黄昏,想着大家该玩的应都玩过了,我开始向队列前后的玩家问起感受。

不出意外,大家都是吐槽起手,紧接着一个转折,告诉我这个那个展区还不错。所以本人斗胆替受访人员总结体验:有槽点,很累,但也值得。

从事父母思想工作的姐们在离队前,告诉了我她觉得最有意思的展区,答案有些出乎意料——竟然是小红书的官方展厅“嘴硬博物馆”。

这其实是被我归类为“要是没时间就不去了”的展区之一,毕竟它实在其貌不扬,当天也没有各种宇宙级IP和重量级coser撑台。

谁知道第二天卡琳娜大驾光临了……

但在姐们的力荐之下,我还是将“嘴硬博物馆”选做了这次冒险的终点站,而它也确实补完了我对小红书特色の2.5次元的全部理解。

究竟什么是小红书特色の2.5次元?

如果说RED LAND这整场游戏展现出的是一个活灵活现的、活着的巨型二次元景观,那么嘴硬博物馆试图呈现的应当就是一个活跃异常又异常有活儿的线上二次元社区。

所谓嘴硬,翻译成二次元古文那就是“蹭得累”、“口嫌体正直”。翻译成大家都看得懂的东西,那就是馆内那件巨型T恤所示的——正面:我再也不打游戏了,背面:骗你的。

打游戏是不可能不打的,二次元是不可能不混的,但是flag是一定要立的——一些二次元懂的东西,就这样以一则则小红书帖子为载体展现在了玩家面前。

进场游览就像在刷巨型实体版的小红书,看完实在让我不得不评一句:二次元の米娜桑可太有活儿了。

比如场地里有面巨型忏悔墙,刊载的便是各种各样的二次元忏悔现场。看得出大家都是犯了全天下二次元都会犯的错,下次一定还敢。

另一边的大屏上,则滚动播放着记录大家强势上段、欧气抽卡、超绝合成圣遗物等等传家宝级别的截图,还附赠“屏幕脏了擦一下”的二次元炫耀公式。

你怎么知道我上无间修罗了?

谁问你了?

类似的二次元梗,在小红书社区当中其实比比皆是,诺大一面墙壁、偌大一块屏仅是缩影,远装不下大家在话题下的发挥。

但比起划手机,大墙大屏实在过于直观,这种吵到眼睛的观感,甚至让我产生从未有过的疑惑:这群人咋这么愿意唠呢?

不必多说,小红书的流量分发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小红书是一个去中心化分发的社区,流量分发平权,这就代表着任何一名普通玩家或二次元的有趣发现和偶然爆梗,都有机会被更多同一兴趣垂类下的同好看见和分享。

而又基于二次元同圈层间的共同语言和广泛共识,这一次次可能偶然的曝光,又会被快速凝练成梗,打造成公式,甚至成为“参考文献”广泛传播。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么多二次元梗,都能在小红书上实现迅速裂变。

热衷表达和分享的人,都有能被看懂和想被看见的心愿,小红书满足了这种需求。因此小红书正在聚集起的,很可能就是全网最活跃最有表达欲望的游戏、二次元群体。

过去一年里,二次元、游戏相关内容的笔记发布量在小红书所有品类里排名第3和第4,同比分别增长175%、168%——经此一番推敲,这几个乍看吓人的数字似乎都顺理成章了起来,甚至完全有理由期待二次元们在未来的版本里继续“数值膨胀”。

感受完有活、活跃的小红书二次元画像,我在场馆的另一边还看到了小红书二次元的另一面,用一句话概括这边的观感,那就是:太有生活了。

忏悔墙的正对面是摄影墙,但有意思的是,这些摄影作品全部出自游戏。它们都是玩家们在小红书分享的各种精致游戏截图,主题包括但不限于游戏风光、OOTD和各种游戏角色肖像。

出片不一定非得在现实里,截图键,也可以是二次元的快门。

像游戏摄影这种突破次元壁的玩法,其实不算新鲜,小红书上各种各样将二次元与三次元结合的玩法,也已经成就了无数热门话题。

比如二次元“圣地巡礼”的风靡,将那不勒斯、镰仓和山西等著名动漫游戏取景地变成了二次元必玩榜。

你一定也刷到、见到过,在大商场大酒店大屏给游戏人物应援、庆生的大手笔操作。

《恋与深空》秦彻万豪酒店“百万应援”

前阵子毕业季,万物皆可痛的二次元还痛起了学士服,活生生把毕业季痛成了二次元自己的主场。

结合这一系列二次元新趋势,RED LAND上的二次元摄影墙,其实也是以最直观的方式告诉参观者:对于新一代年轻人来说,二次元生活已经不再只停留于线上,也可以成为线下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相对现充——确实是我今天在现场以及平常在小红书所明确感知到的二次元新形态,也是我对RED LAND 2.5次元概念的一种新的认知。

今年7月,小红书将品牌slogan从“3亿人的生活指南”改成了“你的生活兴趣社区”,我想这个新的slogan,也已经解释了为什么RED LAND要把2.5次元这个概念反复打在公屏上。

区别于其他细分垂类平台,在小红书上,生活与兴趣,兴趣与兴趣之间,从来不是泾渭分明的关系。

相反,我完全可以感受到,它们在这个平台上是并行不悖,甚至是能互为支撑的。

想起当天在《绝区零》展区旁,我还遇上了一位cos成11号的女孩和一位衣着朴素的妇女,一打听才知道,这是放暑假的女儿带妈妈来RED LAND探险来了。

我不知道这位妈妈在现场是什么感受,但我知道,今天妈妈的小红书上绝对少不了二次元的内容了。

这种有趣温暖的反差和碰撞,其实每天都在小红书里发生着。

你在小红书上可以是二次元,当然也可以是妈妈是女儿,甚至你是国家队运动员我也不敢有意见。

via小红书@小猫社长

皮下是前国家队职业网球运动员

你可以跟我一样是来小红书熬夜背梗的,这也完全不影响咱看二次元内容看进去了。

你可以喜欢二次元,当然也可以喜欢钓鱼,喜欢下厨,喜欢那艺娜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你确实也可以在同一个小红书账号上同时刷到这些内容。

足够离散的内容分发,同时又有足够细分的垂直领域,在维持生活方式社区的前提下,把兴趣垂类做好做大,这几件事要同时做到绝非易事。

但至少在这次RED LAND 2.5次元盛会上,我感受到了小红书正在用全力做好这件事。

这几天在小红书上,我陆续刷到了几段RED LAND收官日玩家离场时拍的视频。

岛民NPC集合列队,向玩家们一一挥手告别,像极了热血番大结局主角在同伴簇拥下,独自踏上新征程的画面。

RED LAND这场2.5次元的梦终是结束了,我会期待下一季,与这些同伴们再次相遇。

而作为本季主角之一,我只为下一季提以下两点建议:

第一,来广州,广州岛多。

第二,寒假办,寒假没有烈阳哥。

来源:跳海大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