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系统全量“上云去O”,这家合资险企“在飞行中更换引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1 17:21 2

摘要:“中国的保险产品高度同质化,中小公司只能依靠技术为业务赋能,否则很难生存。”近日,在接受《IT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三星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星财险)总经理李浩坦言,中小财险公司如想在产品创新与快速上新中寻找突破口,必须依靠数字化的力量。

截至2024年12月末,中国共有239家保险法人机构。一家中小财险机构,如何从“239分之一”突围而出,在技术升级、成本控制与业务创新之间找到平衡?

“中国的保险产品高度同质化,中小公司只能依靠技术为业务赋能,否则很难生存。”近日,在接受《IT时报》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三星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星财险)总经理李浩坦言,中小财险公司如想在产品创新与快速上新中寻找突破口,必须依靠数字化的力量。

7月20日,三星财产保险核心系统的数据库正式从Oracle切换至国产数据库——腾讯云数据库(TDSQL-PG),并稳定上线运行,成为国内首批核心数据库“去O”的外资财产险公司。此前三星财险核心系统已全量上腾讯云,不仅运维成本降低45%,同时大幅提升了业务敏捷性和开发效率。

这场始于资本入局的转型,不仅让这家险企在短短一年内实现了保费收入的翻倍式增长,更打造了一个可复制、可借鉴的“三星范式”,成为中小险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小而美”的样本。

“在飞机飞行中更换引擎”

这场转型的序曲,始于资本的注入。2021年5月,三星财险启动关键增资,引入了包括腾讯在内的五家战略投资者,腾讯以约2.8亿元的投资,持股32%成为第二大股东。

资本层面的深度绑定,为后续的技术变革埋下了伏笔。2022年底,三星财险与腾讯云正式签署全链路云服务协议,腾讯云提供金融云基础设施、专属围笼、云安全及PaaS层服务(如人脸核身、OCR等),支持三星财险的IT系统规划和核心业务上云。

腾讯云副总裁胡利明亲历了中国保险业从信息化到智能化、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协同的跨越式发展。据他观察,过去十年,保险行业经历了从“规模驱动”到“客户导向”的深刻转变,客户需求的线上化、场景化、个性化趋势愈发显著,传统核心系统在灵活性、响应速度、数据治理等方面的短板日益凸显。与此同时,监管对数据安全、系统自主可控的要求不断提升,行业亟需通过技术底座的重构实现“提质、降本、增效”的均衡发展。

尽管在保险行业,数字化转型已不是新鲜话题,但真正敢于“动刀”核心系统的企业却凤毛麟角。核心系统是险企的命脉,承载着保单、理赔、财务等关键业务,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这是一次在飞机飞行中更换引擎的复杂工程。”胡利明表示。

上云不是简单的搬家,而是对全部系统做一次抽丝剥茧的体检,然后才能判断老系统解耦之后,哪些可以停,哪些可以转,哪些需要升级。因此,复杂系统的迁移与业务连续性、系统耦合性与解耦难度、数据库兼容性与性能优化,以及决策与执行的协调……这些挑战都要求双方团队要在有限资源下快速决策、精准执行。

最终,双方团队采用了边缘系统先容器化改造,核心系统则平滑迁移再逐步优化的方案。构建了新一代云原生微服务核心业务系统,全量业务系统从传统IDC迁移至腾讯金融云,利用腾讯云TKE(容器引擎)和TSF(微服务平台),实现了资源的弹性扩缩容,有效应对了业务峰值(如车险续保季流量高峰)。同时搭建了跨可用区(AZ)双活部署和上海深圳“两地三中心”的容灾方案,确保业务的持续高可用性。

上云之后,降本增效的成果明显,三星财险的CPU平均利用率从15%提升至45%,结合无服务器架构(Serverless)实现按需付费模式,使IT基础设施成本同比下降28%。通过DevOps自动化与云原生可观测体系,运维人力需求降低了50%。

一家合资险企的“去O”实践

在核心系统全面上云的规划中,“去O”是三星财险与腾讯云合作的又一关键议题,事实上,对于外资或者合资险企而言,“去IOE”(去IBM、Oracle、EMC)不仅是技术选择问题,更是关乎企业生存的战略决策。

对供应链风险的担忧已成为全球企业的普遍共识,“如果数据库厂商不再为中国的企业提供支持,你的中国业务怎么办?”此外,传统数据库的封闭架构,也限制了技术的灵活迭代与创新应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提前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腾讯金融云副总经理李凯表示。

2025年初,三星财险正式启动“去O”行动,目标很明确:尽可能让业务少改动甚至不改动,平滑、直接迁移到数国产数据库上,而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解决Oracle数据库特有的“方言”问题是最难的技术关口。

“不同数据库语言驱动不一样,更换数据库相当于要将语言都换掉,尤其是Oracle里面有很多特殊的‘方言’(不同数据库系统遵守同样的SQL规范,但又有各自不同的扩展特性),这些‘方言’在原有的业务系统里是可以识别正常使用与数据库进行交互的。但如果换掉数据库,这些‘方言’可能就不识别了。”腾讯云数据库产品总监王云龙解释道,为此,双方团队将这些“方言”的代码直接嵌入到TDSQL-PG里,然后在驱动层也做了相应适配,最终在数据库平滑迁移的同时,确保了语法的兼容性和性能的优化。

事实上,在做好前期规划的前提下,整个“去O之旅”还是非常丝滑的,“我们充分利用了研发同学的业余时间,改动代码量很少,PG数据库对Oracle的替换性非常优秀。”三星财险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张云龙说。

从POC验证到测试环境搭建,再到生产切换,经过三到四个月的密集验证后,不久前系统正式上线,很快便迎来一次大促,半小时内涌入25000单,TDSQL-PG抗住了。

技术赋能下的高速增长

技术底座的重构,为业务增长提供了强劲的引擎。

2021年之前,三星财险历年保费均未突破10亿元关口,产品也以传统车险为主,2023年,三星财险营收首次突破10亿元,2024年,直接保费更是飙升至20.76亿元,几近翻番。险种也多点开花,其中退货运费险、责任保险和健康保险的表现尤为突出,车险对保费的贡献反而降到了第四位。

“我记得两三年前,大家讨论时谈的是如何减轻包袱,可今年我们谈得更多是如何创新。”王云龙坦言,从2022年底双方合作开始,明显感觉三星财险的业务创新速度加快了。

“中小险企拥抱技术的迫切性要远高于大险企。”李浩毫不讳言,国内保险产品高度同质化,创新一个新产品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运营得当,“同一类产品,有的公司盈利,有的公司亏损,考验的就是运营能力,如果从投保到理赔全流程的每个环节都能高效、简洁,别人要用10个人10天才能完成的事,你三四个人三四天就能搞定,时间和人力成本自然就下降了,而运营能力的底层逻辑就是技术。”

财险业务的C端特性决定了流量波动大,如节假日或促销节点的高并发订单需求,传统IT架构难以应对。“财险产品更新很快,运营和服务是核心,客户体验比银行更重要,这对科技能力的敏捷性和创新性要求更高。”李凯透露,今年上半年,腾讯云配合三星财险做了大量创新,由于上云后大提升了业务敏捷性,通常一个飞轮下来节省的运营成本就已经超过了投入。

进入腾讯生态后,利用其庞大的互联网流量优势,三星财险开始逐渐在电商、高端医疗健康、消费金融等领域“上新”,尤其是为微信小店商户投保退货运费险或提供退货运费险保费补贴,逐步上升为三星财险的主力保费来源,2024年一年便超过4亿元,而2023年这部分收入只有54.7万元。

如今,三星财险的大量产品购买、理赔、投保都来自小程序,系统上线之后,这条融入腾讯生态的小程序之路变得更加通畅。

敏捷的还有算力。三星财险利用腾讯云的金融围笼架构,不仅低成本满足了金融级IDC建设的要求,而且实现了弹性资源的快速调度。

今年年初,DeepSeek大火,“大家都在抢算力”。接到需求后,腾讯云快速部署,仅用了三周,三星财险便推出了“智通星”系统,依托腾讯云强大的专属算力、大模型知识引擎及DeepSeek-R1技术,在客户服务、销售支持、智能理赔、知识管理等核心环节提升了智能化水平,而且可支持高达200人的并发处理。

“如果没有上云,依靠我们原有机房,可能到现在,这件事都很难落地。”张云龙表示。

胡利民认为,未来,云原生将进一步推动保险系统从“封闭式烟囱”向“开放式生态”演进,通过混合云架构实现公有云的弹性与私有云的安全平衡,满足多元化场景需求。

从云到智:重塑保险的下一张牌

随着全量核心系统云化和数据库国产化转型上线,AI能力正深度嵌入三星的工作流中,成为效率“倍增器”。

在质检场景中,传统人工审核电话录音的方式效率低下,三星财险为此配备了七人的质检团队。引入AI后,昼夜不停地AI质检将人力需求降至2人,成本降低50%~60%;日常管理中,AI提效也非常明显,以往需两三天才能完成的会议纪要,如今几分钟便可完成,为团队节约了大量人力。

对于AI,三星财险和腾讯云都看重落地实践,“用即见效”,要到场景中验证结果。因此,在Agent的应用上,三星财险并未选择目前最热门的单一Agent,而是采用了AgenticWorkflow(工作流),原因是前者目前结果还不稳定,而Workflow可以按业务流程产出可控结果。

保险行业特别是财险公司,产品更新频率快,对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体验要求极高,这使得AI技术的应用能够形成明显的业务价值闭环。李凯指出,“我们很容易去验证结果,很多AI场景都是由具体的运营环节、客户服务环节或者销售服务环节驱动的。”

作为国内首家实现核心业务全量迁移上云的财险公司,三星财险在AI应用方面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比大型保险集团,中小公司在AI应用方面具有决策灵活、创新速度快的优势,但也面临技术积累不足、资源投入有限的挑战。

胡利明认为,通过与云服务商的深度合作,中小保险公司可以快速获得最新的AI技术能力,“腾讯云有什么技术,客户就可以快速拉到自己的环境中来使用,大大降低了创新探索的成本。”

“AI技术的应用已从单点工具(如智能客服、核保)向全流程渗透。而大模型(如DeepSeek)的兴起,正在推动保险服务从‘标准化应答’迈向‘个性化交互’。”胡利明认为,未来,基于AI智能体的用户界面将成为主流,通过深度理解客户需求,动态生成保险方案,甚至预测潜在风险,实现从“事后补偿”到“事前防御”的跨越。

据了解,今后三星财险与腾讯云在AI领域的合作将更加深入。腾讯云正在推动“AIINAll”战略,将AI嵌入到所有TOB和TOC的产品、流程和产品能力中。在保险场景下,这意味着从智能核保、智能理赔到智能客服、智能运维的全面覆盖。

据了解,未来三星财险将在如智能核保、Alops和生态扩展等方面融入更多AI能力。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