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城被清盘,成为继恒大后被清算的最大规模开发商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1 17:30 2

摘要:据悉,一方面由于发行人始终未出具改善方案,另一方面维好方尚未给予支持,清盘结果在一部分债权人预期内。

债权人一方面通过华南城清盘变卖资产,另一方面进行维好诉讼。

01

清盘

8月11日,华南城(01668.HK)举行清盘呈请,并获法院颁令清盘。

据悉,一方面由于发行人始终未出具改善方案,另一方面维好方尚未给予支持,清盘结果在一部分债权人预期内。

市场人士指出,债权人一方面通过华南城清盘变卖资产,另一方面进行维好诉讼,市场预计起诉维好方案件最早或将于年内开庭。

值得注意的是,华南城是继恒大后被清算的资产规模最大的开发商。

2023年12月,华南城就5笔美元债发起同意征求,最终仅2024年7月到期1笔美元债获展期至2027年。

2024年6月,华南城托管人起诉维好协议提供方深圳特建发。

由于长期未确定重组方案,2025年1月华南城接获香港清盘呈请,期间一度传出公司或在清盘呈请前优化方案。

经过几度延期,华南城最终举行清盘呈请聆讯,被法院颁令清盘。

2021年末,在房企普遍遭遇流动性危机背景下,华南城成为最早获得国资纾困的房企之一,但如今仍难逃被清盘的命运。

02

财务分析

据官网介绍,华南城是一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中国综合商贸物流企业,2002年5月在香港注册成立。 2009年,华南城登陆资本市场,核心业态涵盖专业批发市场、仓储物流配送、综合商业、电子商务、会议展览、生活配套及综合物业管理等。

华南城官网

2021年12月,华南城宣布引战成功,深圳特区建发集团以19.09亿港元全额认购其发行的33.5亿股股份,成为公司主要股东兼单一最大股东。

2022年5月,深圳特区建发集团完成上述股权交易。

此前,郑松兴通过Accurate Gain Developments Limited持有华南城28.5%股权,郑大报通过Proficient Success Limited持有7.27%股权,郑松兴为郑大报胞弟,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郑松兴家族。

认购交割完成后,郑松兴的持股比例将稀释至20.16%,降至第二大股东。

此前股权结构图

华南城从事的物流园区全部集中在一线城市、二线省会城市及直辖市,具有较强的规模和品牌优势。

然而,近年来华南城销售逐年走低,营业收入和业绩持续恶化。

2024年,由于存货减值拨备增加,递延税资产拨回,在建物业的资本化利息减少导致融资成本有所增加,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等原因,华南城净亏损89.76亿港元。

归母净利润

截至最新报告期,华南城总资产为875.51亿港元,总负债609.44亿港元,净资产266.07亿港元,资产负债率69.61%。

《小债看市》分析债务结构发现,华南城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占总债务的67%。

截至同报告期,华南城流动负债有411.27亿港元,主要为短期借款,其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有182.41亿港元。

相较于短债规模,华南城流动性吃紧,其账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4114万港元,现金短债比为0.002,短期偿债压力较大。

除此之外,华南城还有198.18亿港元非流动负债,主要为长期借款,其长期有息负债合计119.79亿港元。

整体来看,华南城刚性债务有302.2亿港元,主要以短期有息负债为主,带息债务比为50%。


2024年,华南城融资成本高达15.23亿港元,对利润形成巨大侵蚀。

在融资渠道方面,华南城除了发债和借款,还通过股权、租赁、应收账款等方式融资,融资渠道较为多元。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大量债务到期,华南城筹资性现金流持续净流出,说明外部融资环境收紧,面临较大再融资压力。

筹资性现金流

在资产质量方面,华南城还有40%-45%的投资性地产未被抵押,价值约为557亿港元,其可将上述资产用于担保新的在岸贷款,从而为其部分到期债务再融资。

另外,华南城称将保留物流及仓储设施、酒店等物业及50%商品交易中心,剩余约50%商品交易中心及全部住宅物业将逐步出售,以为公司发展提供现金流。

总得来看,近年来华南城业绩巨亏,盈利能力恶化;流动性吃紧,短期偿债压力较大;外部融资环境收紧,再融资压力徒增。

03

国资入股

2002年,从事珠宝生意的郑松兴和四位同乡,共同投资26亿元欲在深圳打造一个最先进、最专业的国际化工业原料交易基地。

当年8月,华南城项目应运而生。据说该项目2003年11月破土动工,28天建一座招商中心,2个月建成一座展览馆,380天完成首期50万平方米建筑。

看到这一壮举,当年的媒体兴奋地写道:华南城创造了第二个“深圳速度”,创造了一个业绩奇迹!

华南城董事长郑松兴

然而,华南城的运营模式一直备受争议,其通过与当地政府合作,以低廉价格获得仓储用地,但在推进过程中,改变土地使用用途、大肆出售住宅引发市场质疑。

2007年,随着珠三角经济高速发展,原料加工成本水涨船高,华南城从工业原料交易中心转型成为综合商贸物流中心。

两年后,华南城登陆资本市场,上市后部分创始人陆续退出,公司主要由郑松兴家族把持。

后又因电商发展,华南城于2013年再次转型。

2014年,华南城引进腾讯入股,双方以各自的资源优势,开展华南城商业模式的新探索。

然而数年过去了,腾讯与华南城的合作始终未如愿开花结果,甚至腾讯的这笔股权投资还出现了大额账面浮亏。

2016年,郑松兴欲以40亿港元转让华南城23.3%股权予同为潮汕老乡控制的中洲控股,不过这项交易最后却以失败告终。

2019年末,郑松兴又与万达签署协议,要将全新一代的万达广场引入深圳华南城。

2021年底,华南城因高负债,融资渠道不通,叠加市场销售回款下滑,“自我造血”能力下滑等原因,出现首次大规模现金流危机。

2022年5月,引入国资背景大股东、推进战略合作和资源整合、优化资产布局,为华南城带来了新机遇和发展动力。

此后,华南城还引入中医药大健康、汽车产业园、奥特莱斯等,并向轻资产输出转型,但效果不明显。

来源:小债看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