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全国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该疾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花斑蚊)叮咬传播。为防止疫情输入与本地传播,我市自8月起每周通过「重庆疾控」公众号发布蚊媒监测结果,确保市民及时掌握风险,共同做好防控!
重庆疾控
近期,全国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该疾病主要通过伊蚊(俗称花蚊子、花斑蚊)叮咬传播。为防止疫情输入与本地传播,我市自8月起每周通过「重庆疾控」公众号发布蚊媒监测结果,确保市民及时掌握风险,共同做好防控!
8月4日-10日监测结果
2025年第2期(8月4日-10日)全市平均布雷图指数为:9.63,低于第1期(8月1日-3日为:11.35)。风险等级评估结果为:低风险。其中,全市41个区县中:
高风险(BI≥20,红色):无
中风险(10≤BI<20,橙色):17个区县
低风险(5≤BI<10,黄色):21个区县
达标(BI<5,绿色):3个区县
✳️布雷图指数BI是衡量一个地区伊蚊密度的核心指标。一旦蚊媒传染病输入,且当地BI介于5-10之间则有传播风险,BI介于10-20之间有聚集性疫情风险,大于20则有局部暴发风险!
2025年第2期(8月4日-10日)各区县布雷图指数请通过以下表格查询(从左到右,由高到低排序):
科普延伸
蚊媒传染病指的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病原体的疾病。其中,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是在全球广泛流行的3种常见病毒性蚊媒传染病。三者均主要由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不会通过日常接触或呼吸道传染。
如何预防
蚊媒传播疾病?
❖ 环境治理:伊蚊繁殖离不开水,因此清除蚊虫孳生地是预防蚊媒传染病的根本措施。我们需要定时清理家里容易积水的地方,如积水瓶罐、泡菜坛、花盆托盘、水培植物等,不给蚊子提供孳生的机会。
❖ 个人防护:外出时,尽量穿浅色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面积;同时在裸露皮肤上涂抹含避蚊胺、驱蚊酯的驱蚊液。在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为自己打造一个安全的“无蚊空间”;必要时使用电蚊拍、灭蚊灯等,对蚊子进行“精准打击”。此外,尽量减少在户外树荫、草丛等蚊子多的地方逗留。
❖ 关注流行区疫情:如果计划前往国内外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流行区,出行前一定要查询当地疫情信息,做好充分的防蚊准备。返家后做好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
❖ 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等相关症状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和蚊虫叮咬史,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
温馨提示
1. 布雷图指数(BI)越高,说明蚊虫传播疾病风险越大。
2. 风险等级会动态调整,请关注「重庆疾控」公众号,及时掌握最新信息。
3. 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保护自己就是关爱家人!
让我们一起防蚊灭蚊,共同守护健康家园!
原稿点击:重庆公布2025年第2期伊蚊监测数据 看看你居住的区域蚊媒风险高不高-重庆日报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