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掠过崂山的晨雾,它们是火情侦察的“尖兵”;跃过黄海的浪尖,它们是海事监测的“哨兵”;穿梭于城市的街巷,它们是智能巡检的“耳目”——这些身怀绝技的无人机,来自青岛远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这家2021年落地青岛城阳的企业,正用全产业链技术实力,让无人机从简单的“空中
掠过崂山的晨雾,它们是火情侦察的“尖兵”;跃过黄海的浪尖,它们是海事监测的“哨兵”;穿梭于城市的街巷,它们是智能巡检的“耳目”——这些身怀绝技的无人机,来自青岛远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这家2021年落地青岛城阳的企业,正用全产业链技术实力,让无人机从简单的“空中之眼”,变成守护低空安全、赋能城市治理的“多面手”。
远度智能自主研发的油电混动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在远度智能的展厅里,白头翁系列无人机整齐摆放着,每一款都藏着独特的“本领”。“传统的无人机只是作为‘空中之眼’,主要发挥侦查功能,而现在的无人机则能搭载多种任务模块,发挥更多功能。”远度智能副总经理邵晓指着白头翁QD-640ER六轴多旋翼无人机介绍,“这款机型可以搭载8kg的灭火弹,一旦无人机在巡检中发现早期火情,QD-640ER能迅速挂上灭火弹出击进行小型火源灭除,实现对火情‘打早、打小、打了’。”
每年11月至次年5月的森林防火季,这些“空中尖兵”就成了青岛四大山脉的“常客”。崂山、大小珠山的密林里,人工巡检要翻山越岭走几天,白头翁无人机却能在数十分钟内完成全域扫描,红外镜头能穿透枝叶,精准锁定隐蔽的烟点。一旦发现火情,搭载灭火弹的QD-640ER会第一时间飞抵,迅速扑灭初期火点,将火灾隐患掐灭在萌芽状态。
携带灭火弹的白头翁QD-640ER六轴多旋翼无人机
不止能“上山”,它们还能“下海”。为了满足海上巡检需求,白头翁系列长航时复合翼无人机可实现海上动平台起降,最高能在船速16节的情况下平稳自主降落。这得益于动平台端内置的抗干扰传感器,它能为无人机提供高刷新率的平台位置、速度、倾角、航向等信息,充分应对高速移动或复杂海况摇摆等非平稳场景,让无人机像“精准的舞者”一样平稳起落。
这些无人机的“默契配合”,离不开一个“智慧大脑”——远度智能自主研发的“天瞳系统”。“它不只是个遥控器,更是能听懂指令、会思考的‘指挥官’。”邵晓操作着系统演示,作为国内首个专业级无人装备运管平台,天瞳系统可远程实现无人装备的精准管控,实时回传运行态势与视频画面,同时对过往所有作业数据进行系统化管理,形成可追溯的“视频知识库”。这种“指令-执行-复盘”闭环,让无人机从“单点作业”升级为“协同作战”。
天瞳系统大屏
凭借这份智能,天瞳系统斩获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应用智佳奖,更成为跨部门协作的“桥梁”。依托该系统,远度智能与公安、消防救援、应急、环保等多部门建立深度合作,让不同领域的无人机在统一调度下高效联动,形成覆盖多场景的低空服务网络。
从管好单架无人机,到统筹整个城市的低空资源,远度智能的脚步走得更远。由其建设的青岛市“智慧低空”一体化共享平台,就像给青岛的低空装了个“智能管家”,统一管控全市域内无人装备,构建起全域低空综合服务格局。
这份统筹全域低空资源的能力,背后是技术硬实力与行业引领力的双重支撑。作为国内少数掌握无人机全产业链关键技术且具备芯片级研发实力的企业,远度智能的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顶尖高校,在低空无人装备管控、复杂环境自主飞行等领域积淀深厚;同时,它深度参与行业规则构建——发布了《民用无人机身份识别-总体要求》国家标准,起草了工信部无人机行业标准,参与民航及空管无人机监管平台建设,从技术突破到规则完善,为低空经济发展筑牢了“技术底座”与“制度框架”。
“低空经济要往上走,技术得不断破圈。”邵晓介绍,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是评判其性能的重要指标,而改进能源供给是提升续航的关键突破方向。为此,远度智能自去年开始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开展合作,在氢燃料动力领域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技术上已验证氢燃料电池配备方式可支持无人机正常工作,正在优化更低重量的氢燃料电堆。以白头翁QD-640ER为例,其搭载8kg灭火弹时续航仅15分钟,而氢燃料则能使其实现续航提升。
智能化上的突破同样值得期待。“公司正在研发机载计算机,相当于给无人机增加一个大脑。”邵晓的话语中透着对技术突破的笃定,“这两方面的突破双轮驱动,不仅会让我们的装备竞争力再上一个台阶,更能让低空经济这篇文章,在青岛、在更多地方写出更精彩的答案。”
来源:第一风口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