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裸跑弟”!被亲爸逼迫在零下13度雪地裸跑,今成就惊艳众人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1 20:05 2

摘要:2012年,纽约街头,刺骨的寒风夹着暴雪,在这样环境下,却有一4岁小男孩,只穿一条黄色小内裤在雪地里跑。

2012年,纽约街头,刺骨的寒风夹着暴雪,在这样环境下,却有一4岁小男孩,只穿一条黄色小内裤在雪地里跑。

即便是他冻得身体发颤,追着镜头喊着:“爸爸,抱抱!”

可旁边他那身着羽绒服的亲父,却仍然手拿手机在录像,似乎丝毫不心疼儿子,不为所动。

他便是曾火遍全网的“裸跑弟”。

而当“裸跑弟”的经历传到网上,网友顿时“炸了”,骂声一片:“这是虐童!”

可谁能料到,13年过去,他竟取得了惊艳众人的成就。

从雪地里的“裸跑弟”,到如今光芒万丈的少年,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极端教育”真的好吗?

2012年大年初一,纽约街头积雪淹到膝盖,气温低到哈口气都能冻成冰碴。

然而,就在这时,何宜德,乳名多多,年仅4岁的他被爸爸何烈胜从被窝里拽出来,脱得仅剩一条黄色小内裤,然后被逼在冰天雪地中跑了半小时。

即便是何宜德冻得眼泪鼻涕糊一脸,哭着喊着“爸爸抱抱”,表达出“不想跑了”的意愿,可何烈胜还是“不理会”,甚至还“逼迫”亲生儿子继续“裸跑”、做俯卧撑。

这未免夸张了,怎么能如此对待懵懂无知的4岁娃?

更离谱的是,何宜德亲爸还拍了视频,将其传网上,视频一经传播,网上“炸了”,短短几天评论超几千条,评论区全是愤怒:“这亲爹的心是铁做的?”

而随着事情发酵,何宜德也“火了”,被网友赋予“裸跑弟”这个称号。

网友这般反应,何烈胜怎么解释?

他接受采访淡定表示:这叫“鹰式教育”,他竟然不觉得自己做的不对。

“裸跑弟”在雪地里做俯卧撑

可即便如此,当时也几乎没人买账,网友留言:“这不是教育,是折磨!”

更让人深思的是,这不是孤立事件,类似的教育争议其实早有先例。

2011年,耶鲁华裔教授蔡美儿曾出版一本《虎妈战歌》,在书中她详细描述了自己是怎样严格教育孩子的,诸如几岁小孩不听话,她便让女儿在雪地里罚站,不许闺女上厕所,甚至只因“不够完美”就撕毁女儿亲手做的生日卡等等事情。

当年那本书一出,外界同样舆论“鼎沸”,谩骂声此起彼伏,可蔡美儿却不以为然。

何烈胜的“雪地裸跑”方式和蔡美儿的“虎妈教育”何其相似,都不免让人震惊!

当然,何烈胜和蔡美儿还是有很大不同,这场雪地风波,表面看是“虐待”,实际也“藏”着一个父亲的良苦用心……

何宜德的父亲何烈胜是南京商人,他中年得子,然而,在儿子出生时却得知一噩耗:何宜德早产两个月,体重偏轻,医生警告可能有脑瘫风险。

这消息对何烈胜来说,无疑是沉重一击,彼时他就下决心:无论采取何种措施,他都一定要让儿子平安健康长大,绝不让悲剧“上演”。

之后的他便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渐渐摸索出一套方法。由于这方式和老鹰推雏鹰下悬崖很类似,所以何烈胜给其定义为“鹰式教育”,而通俗来讲它就是试图逼没有成熟的孩子在极端环境中成长,具体的何烈胜是如何做的?

何宜德还不到1岁,就被扔进泳池进行练习,即便是媳妇骂他,何烈胜还是坚持做了;

2岁那年,在同龄人还在爸妈怀抱里撒娇之时,何宜德却需要攀登南京紫金山;

3岁,上幼儿园的年纪,他却得学认字、练体能,稍有懈怠就得挨罚。

也许有人觉得,太“疯狂”了,这是典型的“揠苗助长”,人在多大年纪便干多大的事,不然不利于小孩身心正常发展。

但在何烈胜看来,温柔的教育培养不出强者,只有“狠厉”方可“激发潜能”,他不希望自己的小孩是那种“娇生惯养”的“小少爷”,他想从娃娃抓起,培养孩子的吃苦能力。

那么,何烈胜的这套“狠教育”,到底给儿子何宜德带来了什么?

单从表面来看,何烈胜确实取得了成功!

13年后的今天,昔日那个冻得直打哆嗦的“裸跑弟”何宜德,“摇身一变”成了全网热议的“天才少年”。

单看何宜德的成就,足够让很多人“汗颜”:4岁拿国际大奖,5岁拿全国珠心算冠军;

年仅8岁却靠着自考(一般无年龄限制),凭借自己的本事进入南大;

9岁,就可以独立完成机器人制作,并在世界机器人赛事中屡获佳绩;

2023年,年仅15岁,尚未踏入高中的他更是“跳级”成为剑桥博士后,得以与一群年长的哥哥姐姐共同学习。

现在两年过去,不出什么意外,想必何宜德还在剑桥潜心研读,也可能已经毕业,进入社会。

虽然他将来会是什么模样,谁也不知道,但从表面来看,何烈胜的方式似乎“走通了”。

当然,像何宜德这样的经历也不是独一份儿。

像著名钢琴家郎朗,幼时他也被爸爸严格管教,曾被逼练琴练到手指流血,练到邻居报警,可最终他成了国际舞台的巨星。

以上例子似乎指向一个事实:极端教育虽饱受争议,但确实能让少数孩子“脱颖而出”。

可这种成功真的好吗?

果真有利于小孩子成长?

何宜德曾在自传中透露:

“请不要用你们成人的眼光来理解我的行为……我最害怕的事情是爸爸打我。”

“我觉得爸爸打我是对的,也是不对的。”

单从这些话就能看到他的内心深处,还是不认可爸爸对他的做法。

结语

我们不否认,父亲何烈胜的“鹰式教育”,确实“雕琢”出一个“天才”,可这背后毋庸置疑也存在无数争议:高压训练,到底是激发潜力,还是透支孩子的童年?

就连专家也提醒过,类似的极端教育可能导致孩子心理产生阴影,小孩需要爱与自由的平衡。

足可见,何宜德的事只是极个别情况,“鹰式教育”也不适应所有娃娃,不过,他的经历还是为大家提了醒,人类确实是潜力无限,只要咱们肯努力,未来总会有一方天地会属于我们。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各抒己见。

来源:幾許舟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