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立秋后,我们的日常养生也应从“养心”逐渐变为“养肺”。中医学认为,秋令与肺气相应,秋天燥邪易伤肺,而肺为“娇脏”,既恶暖,又怕寒,肺外合皮毛,主呼吸,与空气接触。外邪侵犯人体,不管从口鼻吸入,还是由皮肤侵袭,都容易犯肺而致病。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
对呼吸系统来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的同时,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
人在开怀大笑时,可吸收更多的氧气进入身体,随着流畅的血液行遍全身,让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能获得充足的氧气。
深呼吸——清肺适度的深呼吸动作有助于清肺。介绍两种比较简单有效的呼吸法——
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这种呼吸方式的目的是增加肺容量。
缩唇呼吸法:快速吸满一口气,呼气时像吹口哨一样慢慢“吹”出,目的是让空气在肺里停留的时间长一些,让肺部气体交换更充分,支气管炎病人可常做。
上述呼吸法最好每天早晚各练一组,每组次数可量力而行。
按摩操——护肺按迎香穴,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有热感后,用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每天早晚各做一至两组。
叩肺俞穴,每晚临睡前端坐椅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背部肺俞穴(位置在背后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数十下,同时抬手用掌从两侧背部由下至上轻拍,持续约10分钟。
这种方法可以舒畅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之功效。
常咳嗽——净肺空气污染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规避的问题。
人体吸入空气中大量的污染物后,轻者可引起支气管、肺泡的炎症,重者甚至可诱发癌变。
因此,秋日应注意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日早晚应选择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污染物,减少肺部损害。
登山是立秋之后户外运动的不错选择。
登山能增强人体的呼吸和血液循环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收缩力增大。
此外,立秋后郊游登山能使人吸收空气中更多的负氧离子,对人的神经系统具有良好的营养和调节作用。
但是,有骨关节炎的患者不适宜进行此项运动。
莲子、芡实等有滋阴润肺作用,冰糖银耳汤、黄精秋梨汤、雪梨膏、百合莲子汤、山药莲子汤、芡实山药羹等也有养阴润肺作用,不妨常食。
多喝茶——益肺秋季气候干燥,容易使人体丢失水分。除了喝水,还可以煮补气茶。
黄芪大枣陈皮茶
食材:黄芪30g,大枣7g,陈皮3g,水1L。做法:1. 将黄芪、大枣、陈皮洗净,大枣用手捏开,无需去核;2. 放入养生壶或砂锅或炖锅中,加入1L水,烧开后小火煮30分钟,即可饮用。黄芪补气固表;大枣,补气血,养脾胃;陈皮,理气行滞。三者搭配,可以补气,养脾,也不容易胀气、气滞或生湿
- END -
有任何问题,可加“修修”咨询
来源:素食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