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管虎导演之前的电影《金刚川》,本是一部关于抗美援朝的片子。但播出后,它的讲述方法被认为很杂乱,要表达的重点也模模糊糊。这甚至引来了历史学者的公开反对,可导演依然坚持自己的拍法。
管虎导演之前的电影《金刚川》,本是一部关于抗美援朝的片子。但播出后,它的讲述方法被认为很杂乱,要表达的重点也模模糊糊。这甚至引来了历史学者的公开反对,可导演依然坚持自己的拍法。
他的电影里头,中国人好像总不是那么的坚强、聪明、抱团…反而像是等着别人来指点迷津的跟随者。
《东极岛》这部电影,讲了一个本来很激动人心的往事。历史里,中国的渔民胆子很大,救过英国的俘虏。
可是在管虎的电影里,事情好像变了味儿。
渔民们不再是故事的核心了,反而成了可有可无的影子。电影把他们拍得好像很愚笨,思想也跟不上,自己没个主意。
片中渔民被塑造成愚昧、落后、没有主见的群体,反而需要朱一龙、吴磊、倪妮饰演的外来人来教导、带领他们去反抗日军。
朱一龙、吴磊、倪妮演的角色,反倒成了来指引他们的“老师”!这合理吗?
朱一龙和吴磊的角色设定也让人看不懂…
顶着一头卷发,从头到尾都在突出身体肌肉。更奇怪的是,他们的身份背景竟然是海盗的后人?这跟一个营救故事有什么关系?
电影最后的重头戏,那场战斗的拍法,只能说是“脑洞大开”。整个过程完全不顾及真实的历史应该是什么样子。
说到电影里被营救的那些英国军人俘虏…
他们被拍得太完美了!个个都那么正派、那么有胆量、那么有头脑。他们仿佛才是整个故事的支柱,是灵魂。
更让人觉得无语的是影片对英军战俘的塑造几乎到了“神化”的地步——他们正义、勇敢、智慧,完全成了故事的灵魂人物。
可是,原本属于中国渔民的那些勇敢和机智呢?
电影里轻飘飘地就带过去了。他们好像只是为了推动那些“外来者”和“英国人”的故事而存在。真是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这种处理方式,不只是让看电影的人觉得别扭,也让那段历史本身的精神打了折扣。
管虎好像很喜欢在他的作品里,加上一些他自己的想法。他似乎更看重一种画面的好看,或者一种“与世界接轨”的感觉。
他是不是不太愿意去还原历史里,中国人自己作为主人的那种地位?
观众们可不傻!
尤其现在这个年代,什么信息都藏不住。你用镜头拍得再花哨,大家都能看明白。但你要是乱改历史,大家肯定不答应。
《东极岛》这部电影,花了超过5。5个亿来制作。
投资这么巨大,大家都以为它能在暑期电影市场里取得好成绩。影院也给了它非常高的排片,占到了33。7%那么多!
结果呢?
上映第一天,票房只有6800万。
这个数字,被另一部叫《南京照相馆》的电影轻松超过了。而且这还是在最好的时间段放映的情况下…观众就是不愿意花钱去看。现在看来,这部电影想收回它的制作费用,都成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号。
考虑到该影片制作成本超过5。5亿,最终票房收回成本都是大问号。
为什么会这样?
很多人看完《东极岛》出来,心里就憋着两个字:
荒唐!
电影里所谓的艺术手法,最后就变成了在叙事和节奏上瞎折腾。这种做法到底是为了什么,在网络上引起了非常大的不理解和讨论。
从《金刚川》开始,到现在的《东极岛》,管虎导演的作品一次又一次地出现问题。这难道不是一个必然会出现的结果吗?
他镜头下的中国人,总是需要一股外来的力量去“启发”,去“唤醒”。
他似乎忘记了,在真实的历史里,那些普通的中国人,那些渔民,他们本身就是英雄!他们不需要别人来教,就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该做的。
希望管虎导演能明白过来……观众们已经不会再因为什么大制作、大明星就闭着眼睛去支持了。
电影院里的座位是留给好故事的。
尊重历史,尊重观众,才是长久之道。
观众想看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群有血有肉的中国人。而不是一群需要被“开导”的背景板,和几个不知所云的“英雄”角色。这种叙事的根子,就有问题。
来源:才思敏捷钢琴j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