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化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工作,在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专业指导与长春市农业农村局的统筹领导下,长春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优中选优,从合作社骨干力量中精心筛选人员,于 8 月 6 日至 10 日组织 91 名学员远赴河南开展进阶提升培训。这场跨越千里的 "
高剑维 文/图 报道
为深化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工作,在吉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专业指导与长春市农业农村局的统筹领导下,长春市农民职业教育中心优中选优,从合作社骨干力量中精心筛选人员,于 8 月 6 日至 10 日组织 91 名学员远赴河南开展进阶提升培训。这场跨越千里的 "问道之旅",以 "萃取中原经验、锻造春城尖兵、激活乡村振兴" 为明确靶向,通过理论研习与实践操作的深度融合,为长春地区合作社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此次培训精准锚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创新运营模式、产业融合发展三大核心命题,旨在搭建跨省协作的坚实桥梁,推动河南先进发展模式与长春本土优势资源实现精准嫁接。在五日的紧凑行程中,学员足迹遍布开封、兰考、中牟等多地,在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初心淬炼,于田间地头研磨实战技能,在非遗工坊解码产业融合的独特密码。
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核心作用,学员报到当晚,23 名党员便迅速成立临时党小组。培训期间恰逢全民健身日,临时党小组敏锐捕捉到传统养生文化与团队建设的结合点,经开会研究决定,从即日起组织党员带头习练健身气功 "八段锦",践行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幸福一辈子" 的理念。身为科普中国武术专家、吉林省武术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的党员高剑维主动担纲指导,现场细致讲解招式要领与养生原理,并亲自示范每一势的起承转合。学员们在舒缓的呼吸与连贯的动作中,既强健了体魄,更在整齐划一的习练中凝聚了共识,为后续的学习培训奠定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基调。
在兰考焦裕禄纪念园内,党员们庄严重温入党誓词,深刻感悟 "亲民爱民、艰苦奋斗" 的精神内核,将这份赤诚初心转化为深耕乡村振兴事业的责任担当。
走进开封机绣合作社,汴绣传承人的指尖匠心与 "合作社 + 非遗" 的创新运营范式交相辉映,生动演绎了传统文化赋能乡村产业的鲜活样本,不少学员当场便与传承人深入交流,共同擘画合作蓝图。
中牟县的田间课堂更凸显出浓厚的 "实战味"。在孙庄合作社的模拟组建实训中,学员们沉浸式体悟股份合作社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而瑞栀源农牧专业合作社的 "巾帼样板" 里,电商主播实训、无花果种植实操等环节,鲜活诠释了 "她力量" 如何有效撬动乡村经济发展。
8 月 8 日全民健身日当天,晨曦微露之际,培训驻地的广场上已列队整齐。高剑维带领大家齐声喊出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幸福一辈子" 的全民健身口号,随后全体学员参与八段锦习练。"两手托天理三焦"" 左右开弓似射雕 ",随着口令响起,学员们凝神静气,一招一式刚柔相济。晨光中,整齐的队列与舒展的动作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传统武术的独特魅力在一招一式中流淌,不仅驱散了连日学习的疲惫,更让大家以饱满昂扬的精神状态开启了新一天的学习征程。此后的培训时光里,每日清晨的八段锦习练成为雷打不动的" 必修课 ",这句口号也常伴学员左右,成为大家调节身心、凝聚团队的重要纽带。
从西姜寨村实现 "最美乡村" 到 "共富样板" 的华丽蝶变,到张庄村 "党支部 + 合作社 + 农户" 的组织振兴路径探索,再到徐场民族乐器村的非遗产业链图谱构建,每一个成功案例都成为破解本地发展瓶颈的 "金钥匙"。
培训创新性采用 "党建引领 + 专题授课 + 现场实操 + 专家测评" 的立体培育模式。河南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宋丙涛的专题讲座,系统解构了合作社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机理;专家服务团随队就 "省级返乡入乡创业基地" 项目的支持范围、申报条件、资助方式及资金使用范围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对全体学员进行了阶段性测评总结。在豫学习期间,随队专家老师还针对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如企业品牌建设、项目申报技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民俗非遗文化传承等内容进行了一对一单独辅导。多轮专家测评精准校验学习成效,配合针对性的单独辅导,确保学员在理论吸收与实践转化方面实现同频共振。学员们纷纷坦言,河南经验的 "可移植性" 极强,从品牌营销策略到组织治理模式,从非遗活化路径到业态创新方向,均为长春合作社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清晰可鉴的路标。
作为长春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试点的关键一环,此次赴豫培训不仅织密了跨省交流合作的网络,更加速培育了一批懂技术、善经营、能引领的合作社带头人。
他们将带着汲取的中原智慧回归长春,积极推动本地合作社实现提质升级,为乡村产业振兴筑牢坚实的组织根基,让学用贯通的丰硕成果在肥沃的黑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
来源:文武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