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暑期期间,柳江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成为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打卡地”和垃圾分类学习“第二课堂”。 一批批满怀好奇与朝气的少年接连涌入,在沉浸式教学里解锁分类知识,在互动体验中收获成长技能,让快乐与环保意识一起“升级”。
今年暑期期间,柳江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成为青少年暑期社会实践“打卡地”和垃圾分类学习“第二课堂”。 一批批满怀好奇与朝气的少年接连涌入,在沉浸式教学里解锁分类知识,在互动体验中收获成长技能,让快乐与环保意识一起“升级”。
8月11日,位于柳江区人民文化宫广场旁的柳江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迎来一批求知若渴的少年。在实物展示区,果皮、塑料、纸张与它们的再生成品并排陈列,“变废为宝”的魔法一目了然;图文展板前,孩子们被缤纷的科普内容吸引驻足,边听讲解边细细观看;展厅内的互动答题一体机,可供孩子们参与垃圾分类模拟挑战,趣味掌握分类技巧,了解生活垃圾从源头分类到末端处理的全链条流程,直观领悟“源头减一分、末端少一吨”的深刻含义。
“边玩边学真有意思,垃圾分类知识我都记住了,回家就给爸爸妈妈当小老师。”参观的学生覃明轩兴奋地说。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凭借科普的深度、趣味的魔力、实践的引力,这场“小手拉大手”环保接力,正把垃圾分类从校园课堂延伸至千家万户。
“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视频、互动游戏和实物展示等方式,让大家在沉浸式体验中领悟‘为何要分类’、掌握‘如何分类’。”讲解员韦佳佳介绍道,柳江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将科普融入日常,让垃圾分类成为每个人触手可及的环保自觉。
作为柳江区垃圾分类宣传的核心阵地,该基地占地约150平方米,是柳州市首座“独立一体式”宣教建筑。秉承“参观+体验+共享”理念,基地设有生活垃圾科普区、垃圾分类宣传栏、互动游戏区和环创艺术墙面等九个区域,同时还引进互动答题一体机和智能机器人,借助文字、图片、影视、图书、互动游戏等多种可视化手段呈现垃圾分类知识,带给参观者直观真切的沉浸式体验。自2022年6月开放以来,已接待学生团队和市民访客万余人次,热度持续攀升。
柳江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基地不仅是知识的传播站,更是绿色行动的孵化器,它把每一次参观转化为一次行动号召,把每一次互动沉淀为一份全民习惯,持续为垃圾分类注入动能、为生态文明刷新底色,让“文明柳江”从愿景走进日常。
记者:韦莹芸 通讯员:王磊
来源: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