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什么怎么改,得让商户有话语权”,南京溧水推动358家餐饮店“气改电”解决安全隐患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2 10:19 2

摘要:早晨的太阳刚爬上无想山腰,南京市溧水区秦淮源筑小区临街的“江南牛肉汤”店里,就响起熟悉的叮叮当当的锅铲声。看着重新启用的炉灶,店老板赵正喜“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这次‘气改电’,彻底解决了燃气的安全隐患,店里的生意也能安稳做下去了。”

早晨的太阳刚爬上无想山腰,南京市溧水区秦淮源筑小区临街的“江南牛肉汤”店里,就响起熟悉的叮叮当当的锅铲声。看着重新启用的炉灶,店老板赵正喜“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这次‘气改电’,彻底解决了燃气的安全隐患,店里的生意也能安稳做下去了。”

这份踏实与安心,源于溧水区一场直指燃气安全问题的专项整治。自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溧水区纪委监委联合区级层面学习教育专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督促职能部门与各镇(街道)联动,对燃气生产、充装、经营、输送、使用,全链条开展滚动式全覆盖排查,从源头筑牢安全防线。

排查中发现,有的餐饮店厨房藏身地下室、半地下室,或是通风极差的密闭空间,难以满足燃气使用“通风良好”的硬性要求。一旦燃气泄漏积聚,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受限于物理位置,这样的店铺虽然多次整改,但隐患始终难以消除。赵正喜的面馆地处老街经营多年,时常人满为患,由于后厨狭小、通风不畅,面馆被列入停气整改名单。仅秦淮源筑小区,就有27家临街餐饮店面临类似困境。

“整治绝不能一停了之。”溧水区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提出,安全与发展并非对立,整治餐饮场所燃气安全问题,终究是为了守护经营者与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关键要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改什么、怎么改,得让商户有话语权”。

通过“监督护航·助企敢干”入企走访,结合商户实际诉求,区纪委监委联合城乡建设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最终敲定“气改电”方案——将传统燃气厨房改造为电灶具厨房,并坚持“一户一策”,从根源上杜绝燃气泄漏、爆燃风险。

方案既定,行动迅速。溧水区组建工作专班,构建多部门协同攻坚机制:区城乡建设局牵头出台补贴政策,按改造总费用的30%给予补助,每户最高3500元;镇(街道)及村(社区)上门宣传政策、登记改造意愿,协调施工与经营时间冲突;供电公司将电力增容工程纳入投资计划,解决变压器、配电设施等容量瓶颈;区纪委监委全程跟进监督,及时破解跨部门难题,严查不作为慢作为。短短两个月,包括赵先生面馆在内的27家餐饮店便顺利化解“断气”危机。

为扩大整治成效,溧水区全面推广秦淮源筑“气改电”模式,把补贴与整治重点覆盖到所有存在隐患的小餐饮场所,力争“应改尽改”,并引导新开店优先采用“全电厨房”。目前,全区已有358家餐饮店完成改造,发放专项补贴12万元,让“安心用气”的民生承诺化作实实在在的安心与放心。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顾敏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