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门市清泉乡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2 10:23 2

摘要:在玉门市清泉乡,日光温室里的人参结满枝头,棚外货车将新鲜果子运往市区商超;村头的养殖小区里12万只肉羊长势良好;干净的柏油路通向家家户户……这个曾经靠天吃饭的戈壁乡镇,如今用产业、民生、党建的组合拳,把“土坷垃”变成群众口袋里“金疙瘩”。

从“土坷垃”到“金疙瘩”

——玉门市清泉乡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在玉门市清泉乡,日光温室里的人参结满枝头,棚外货车将新鲜果子运往市区商超;村头的养殖小区里12万只肉羊长势良好;干净的柏油路通向家家户户……这个曾经靠天吃饭的戈壁乡镇,如今用产业、民生、党建的组合拳,把“土坷垃”变成群众口袋里“金疙瘩”。

小果子串起致富链

“这棚人参果收完,纯利润能有8000元。”清泉乡清泉村农户王建军说。让他底气十足的是乡里推出的“棚租减免+物料补助”政策。去年,35户农户跟着祁连清泉公司种人参果,70座空茬棚全部复种,老旧温室改造项目让20座大棚旧貌换新颜。

在玉门市农业强市战略布局下,清泉乡算准了“稳粮扩经”的账,8700亩粮食播种面积守得牢,7645亩经济作物种得好。“祁连清泉人参果”不仅进了时代、益旺等商超直销店,还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外地。

小岗位撑起大幸福

“我儿子在公益性岗位上班,我还拿到了‘雨露计划’补助,日子过得很踏实。”脱贫户李春花说。这是清泉乡守牢防返贫底线的缩影。

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清泉乡5个衔接项目落地生根,80名脱贫对象找到工作,21个公益性岗位托底保障。更暖的是,58.25万元“321”增收资金、130.18万元社会救助资金精准发放,46吨燃煤及时送到生活困难群众手中。乡干部走遍家家户户,了解865名劳动力的就业意愿,组织3次“家门口”的招聘会。如今,88人登记就业意向,20人成功入职,残疾人郭建兵的“小果园”更是带动3名乡亲在家门口挣钱。

强集体带富大家伙

在清泉乡,6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落地生根。清泉村的丰泉商贸公司给30多家企业、百余户群众配送粮油;白杨河村种的500亩小麦,既稳了粮食又增了收益;新民堡村借着生态搬迁,建起畜禽代养基地,年增收2万元……上半年,全乡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80万元,同比增长60%,“集体强、村民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从戈壁荒滩到瓜果飘香,从民生兜底到就业增收,清泉乡用实干破解了乡村振兴的“密码”。在玉门市高质量发展的蓝图上,这个戈壁乡镇正以“金疙瘩”的成色,书写着和美乡村的新答卷。(王文婧 司马成平)

责任编辑:赵瑾

来源:酒泉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