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河北 奋进路·发展图景 | 一颗小酸枣撑起50亿大产业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2 10:26 2

摘要:立秋后的太行山脉,依旧绿意盎然。走进石家庄市赞皇县任家洞村的酸枣林里,青绿色的果实挂满枝头,正值酸枣生长关键期。农户们穿梭在林间,忙着修剪枝叶、浇水施肥,精心进行田间管理,为后续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 李佳琦

立秋后的太行山脉,依旧绿意盎然。走进石家庄市赞皇县任家洞村的酸枣林里,青绿色的果实挂满枝头,正值酸枣生长关键期。农户们穿梭在林间,忙着修剪枝叶、浇水施肥,精心进行田间管理,为后续的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村民安庆芳在修剪酸枣树。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李佳琦 摄

“我家有10来亩地,都租给村里了,我还在公司打工,一天能给100块钱,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幸福。”村民安庆芳一边给酸枣树修剪,一边笑着说。这个曾以大枣种植为主的村庄,如今靠着酸枣产业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河北道地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石家庄市赞皇县枣树种植基地。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李佳琦 摄

支部领航:一颗酸枣的价值革命

任家洞村的蜕变,始于一次大胆的产业转型。“我们村种植大枣有近百年历史,近几年大枣经济效益比较低。”村党支部书记翟立朋回忆道,在县委、县政府指导下,村里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实地调研,最终确定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大枣改接酸枣的新路径。

从2022年至今,任家洞村通过“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引进张家口怀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建产业基地。“我们把原先这里的枣树改嫁接成酸枣,从2024年开始实验,今年按挂果情况,一亩地预估产量在300公斤以上。”公司赞皇基地总经理樊帅对前景充满信心。目前3000亩基地已带动周边100多户就业,村集体收入从4000元跃升至近50万元。

赞皇大枣。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李佳琦 摄

石家庄市赞皇县地处太行山脉,有着“中国大枣之乡”的美誉。

近年来,该县大力发展酸枣产业,年加工酸枣30万吨,酸枣仁年交易量近7000吨,年产值达50亿元。作为全国最大的酸枣仁加工集散地,赞皇县对资源禀赋有着深刻把握,其酸枣仁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70%。

在任家洞村新建的酸枣特色种业基地里,一系列科研设备即将投入使用,“以科技力量更好更快助力产业发展”,翟立朋所说的,正是赞皇构建“育种-种植-加工-研发”全产业链的实践。

准备进行筛选的酸枣仁。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李佳琦 摄

科技赋能:从山间野果到亿元产业

做大做强酸枣产业,先要过技术关。赞皇县酸枣产业过去面临提取酸枣仁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水难以处理的问题。该县于2022年引进高端药用酸枣精深加工项目,解决了酸枣水洗污染问题。

“该项目可循环利用经过工艺流程处理的酸枣水,有效解决酸枣仁松散加工造成环境污染、黄曲霉毒素超标等问题。”赞皇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郝俊丽说。

而在河北康平健康产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智能化车间,提取设备正将酸枣仁转化为高纯度浓缩液。“我们工厂2024年12月投入使用,主打酸枣仁复合颗粒等深加工产品,都有国家发明专利。”公司总经理谢超拿起产品介绍,“市场上酸枣仁每公斤400至500元,我们的深加工产品每盒能卖到200元左右,按照一公斤酸枣出10盒成品,价值翻了10倍。”这座占地3400平方米的工厂,年产300多万盒产品,预估产值达1亿元。

成熟期的赞皇酸枣。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李佳琦 摄

科技赋能让产业焕发新生。2024年9月,赞皇酸枣种子搭乘实践十九号卫星升空,开启航天育种新征程,更彰显科技投入的深度。目前,赞皇县已选育优质酸枣品种38个,审定新品种3个,建设500亩育苗育种基地,为产业发展提供种源保障。

这种发展模式,正是河北省道地药材产业升级的缩影。记者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目前,全省常年种植中药材品种120种,以大宗道地药材和特色药材为主,其中道地药材41种,主要有金银花、柴胡、连翘、酸枣仁、黄芩、北苍术、安国“八大祁药”等。

2024年,河北省道地药材种植面积215.4万亩,产量111.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3.4%、12.1%,基本形成燕山、太行山中药材产业带和冀中平原、冀南平原和坝上高原中药材产区“两带三区”优势区域布局。

河北康平健康产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酸枣深加工。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贾宏博 摄

三产融合:生态价值转化的赞皇实践

“禁止抢青采收!”每年酸枣成熟季,这样的宣传语响彻太行山间。赞皇县出台全国首个县级野生酸枣保护决定,划定保护区,既守护了18万亩野生酸枣资源,也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如今,23万亩酸枣林铺展山间,形成“野生抚育+人工种植”的生态产业格局。

产业链的延伸让价值倍增。目前,赞皇县孤山村1100多户从事酸枣加工,村民张凯英一家年生产酸枣仁25吨,纯收入约100万元;三六沟村村民张晓妹将酸枣产品引入民宿,让游客体验“太行睡乡” 的康养魅力。2024年,赞皇县接待游客562万人次,文旅融合让“酸枣红”焕发多元价值。

据了解,赞皇县将逐步建设成10万亩酸枣人工栽培基地、酸枣仁产地仓储物流中心、酸枣仁产地交易中心、酸枣脱肉脱核产地加工集群、健康食品产业加工集群、睡眠康养及产业服务集群。

河北康平健康产业有限责任公司酸枣深加工设备。河北经济日报记者 李佳琦 摄

“赞皇县将促进酸枣产业规范化、可持续发展,推动赞皇酸枣仁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使之成为特色富民大产业。”赞皇县委书记陈宏锋说。

从任家洞村的土地流转到全县50亿元产值,从传统加工到“睡眠经济”新业态,赞皇酸枣产业的崛起,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正如《最美赞皇酸枣红》歌曲中所唱:“太行深处酸枣红,一颗酸枣一颗心”,这抹红色正沿着产业链条,蔓延成乡村振兴的壮阔图景,为河北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着鲜活样本。

来源:长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