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看到了一组有趣的数据,2013年—2023年的10年间,白酒的销量已经由1226万千升,下降到了449万千升,下跌了整整60%多。与此同时,新酒饮赛道正在成型,一日一熏的气泡黄酒618期间销售额破千万,35岁以下的消费者占比达80%。金星啤酒厂的信阳毛尖精
【沈坤原创,全文2600余字,阅读大约需要9分钟】最近看到了一组有趣的数据,2013年—2023年的10年间,白酒的销量已经由1226万千升,下降到了449万千升,下跌了整整60%多。与此同时,新酒饮赛道正在成型,一日一熏的气泡黄酒618期间销售额破千万,35岁以下的消费者占比达80%。金星啤酒厂的信阳毛尖精酿啤酒,上市10个月卖了10万吨,70%是青年人。瓶子星球的果立方和梅见销量看涨,其核心消费群体,同样也是青年人居多。
这些数据引发了我的思考,我在很久以前,就很看好青年酒饮市场,为此也撰写过几篇如何征服青年消费者的营销文章,但当时很多人认为,青年人不喝酒,他们要等到人到中年之后才会加入到白酒行列。记得我当时回答说,白酒也只是酒饮大类中的一种,白酒不能总是高高在上,要为青年人改变,要推出酒精度低一点的,口感好喝一点的酒,不能把中老年男人爱喝的白酒,直接照搬卖给青年人。
我在东三省做市场调研的时候就发现了,东北人并不像我们认知中的喜欢喝白酒,相反,在青年人中间,90%喜欢喝啤酒而不是白酒。在烧烤摊、大排档、KTV甚至酒吧里,也几乎都是开啤酒喝,白酒在青年人中因为口感辛辣,场景太土、价格太高(便宜的不好喝甚至是酒精酒)等问题,而不太喜欢。
比如上面我提到的各种酒体的创新,包括当下很多大酒厂开始降低酒精度,推出低度白酒等,严格来说,现在的低度新酒饮产品,已经在口感适应性,以及产品包装方面越来越被青年消费者所接受,也就是说,我们的很多酒饮企业开始真正关注起青年人了,而青年人在酒饮的选择上也多了一些与自己性格相匹配的全新产品。
这或许是因为白酒市场持续下滑销售受阻的影响,也是消费降级给企业带来的新思考,很多白酒企业开始寻找新的出路,又或许企业发现了当下青年人群在社会中的压力,需要适配他们的酒精饮料来让自己微醺或者大醉一场,总之,我们的酒水企业终于开始把注意力聚焦到青年人身上,开始为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了,这可能是一个全新的利润增长市场。
但是,青年市场与中老年市场完全不一样,因为青年人非常感性,他们正处于人生巅峰的青春期,思维活跃,性格叛逆,尤其是他们处于成年人的开端,急需要获得社会各方面的认同,更需要强大的情绪价值来填补他们急于证明的某种存在感。所以,在青年酒饮品牌的打造上,完全不能照搬传统的品牌营销理论即定位+广告,而是要深入洞察青年人潜在的精神需求,然后用对应化的品牌策略去体现出来,具体来说,就是要打造完全属于青年人群自己的专属品牌。
就目前国内的酒饮市场来看,我们还没有诞生真正属于青年人自己的专属品牌,虽然体现青年特征的品牌已经有了一个江小白,但由于其在品牌塑造和品牌营销中,未能完美体现青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困境、希望和压力的释放,品牌也不能站在青年人的立场,去帮助青年人抢占社会地位,从而获得被认同被羡慕的精神满足感,仅仅用一些肤浅的文案,游离在青年之外。或者说,我们的酒饮市场,还没有诞生真正完美的青年性格品牌。
在我的构思中,这个品牌应该是这样的,它应该有一个能完美体现青年族群特征和性格特征的品牌名称,有一个能完美体现这个人群群中最想达到某种最高境界的品牌人设,而这个人设是每一个青年人都在默默追求或争相效仿的,是青年人努力的终极目标;然后有一句能让所有青年人加入其中,并成为品牌一员的性格力量彰显的广告语,就此成为这个品牌的核心诉求。
无论是低度白酒,还是果酒鸡尾酒,乃至气泡酒,它必须有一个完全体现青年群体性格和象征力量的虚拟品类,与同样具有族群和性格特征的品牌名称遥相呼应,成为真正的一品一牌;与此同时,这个品牌的酒饮产品包装,会有一种非常醒目和抢眼的色彩与符号,而这个色彩与符号,一看就具有强烈的青春朝气和性格特征的,这是产品进入市场之前所必须要具备的基础策略。
在品牌的营销上,这个品牌也会一反常态,创造一种与当下的品牌营销完全与众不同的叛逆方法,会让所有青年人群争相参与,主动传播的一种全新互动式品牌传播,它绝对不会投放传统的品牌定位广告,即便有投放硬广告的预算,这广告也一定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全新品牌广告形式,最终形成,每一个青年,都会因为消费这个品牌的产品而产生组织归属感和荣耀感。
这个品牌的产品,会涵盖白酒(浓香、酱香和清香,高度低度都有)、保健养生酒、果味酒、黄酒、啤酒和一切酒精饮料;这个品牌也会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进入成年之后的首选品牌,也是成年礼第一杯酒的品牌选择;而一代又一代的中老年们,也因为自己曾经的年轻时代和曾经的第一杯酒,而对它拥有更多的情感依赖和岁月回忆,因而这个品牌会成为所有男性一个绕不过去的品牌;且这个品牌的所有产品,都可以进入常规渠道,也可以进入夜场,甚至成为互联网品牌产品。
严格来说,在我们的消费市场所活跃的品牌,其实只是一个个知名度高度不同的商标,尚未上升到真正的品牌,因为真正的品牌,必然会被消费者的情感所依赖,品牌本身也会因为不同的消费人群而拥有不同的性格。看看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产品几乎完全同质化的(最多有点甜度上的差异),但品牌却有着鲜明的性格,一个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因为它经典;一个是青年人的选择,因为他们不想与自己父母辈,消费同一个品牌。
而国内的消费市场,不光消费者还没有如此的族群和年代觉醒,企业更没有这种意识,企业老板和各种营销策划机构以及广告公司 们,都只会简单粗暴的定位广告,不会有更精细化的性格营销策略,从而直到今天,我们的消费市场也没有诞生青年性格品牌,无论是食品饮料,还是酒水和乳制品,都是用工厂名当成品牌名,然后营销给每一个人,产品更是缺乏这种鲜明的族群特征和性格特征。
市场需要百花齐放,产品需要创新出奇,品牌自然需要各式各样的,因为人的需求本身就不同,男性消费者与女性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不同,中老年消费群体与青年消费群体的喜好同样存在显著差异。所以,标榜性格,体现族群的青年酒水品牌到了该诞生的时候了,因为现在的青年人,几乎都处于非常迷惘和焦虑的生活中,他们需要一个知己品牌能给自己带来信心和未来,哪怕只是短暂的情绪价值满足。
为什么这种品牌会率先诞生在酒水市场?因为酒水是众多消费品中最能显示性格特点的,即便是在传统的认知中,酒与男人,或者男人与酒,都是存在太多故事的,也是生活中难以分离的一种存在。前几年酒水好做,大家没这么想属于正常,但现在白酒和啤酒销量都受到巨大影响,说明消费者过于理性,急需要一个超级感性的品牌来震醒消费市场继而震醒整个酒水行业。那么,这样感性的超级酒水品牌,最终会由哪家企业率先创建出来呢?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沈坤,60后资深策划人,深圳沈坤营销策划集团董事长
来源:沈坤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