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总以为网络是虚拟世界,直到听了警察叔叔的讲座,才发现网络安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网络安全课堂上,五年级的学生巩芮溪在笔记本上工整地写下感悟。今年春季学期以来,武都区公安局开展的“网络安全进校园”系列活动已覆盖全区各中小学,在校师生全面接受了网
“以前总以为网络是虚拟世界,直到听了警察叔叔的讲座,才发现网络安全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网络安全课堂上,五年级的学生巩芮溪在笔记本上工整地写下感悟。今年春季学期以来,武都区公安局开展的“网络安全进校园”系列活动已覆盖全区各中小学,在校师生全面接受了网络素养教育。
为进一步营造健康、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武都区公安局网安大队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牵头整合资源,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发力,深入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全力织密网络安全“防护网”。
线下织网:多维宣传筑牢群众“防火墙”
“我们结合‘开学第一课’‘国家安全日’‘全民反诈宣传月’等重要节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网安大队长李海涛介绍道。2025年以来,网安大队已牵头组织开展了十余场“网络安全进校园”、“法治进课堂”、“拒绝网络谣言,从我做起”等主题宣传活动。
在武都区东江新区的社区广场、盘旋路街心花园、蓝天广场等地点,网警联合辖区派出所民警设立宣传点。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手册、现场讲解等形式,向过往群众普及识别网络谣言、防范网络诈骗、抵制网络暴力的知识。
网警深入校园、企业、大型商超、公园、网吧等人流密集区域,通过鲜活的案例展示和深入浅出的现场讲解,揭露网络谣言的传播套路和网络暴力的严重危害,有效增强了群众的识谣、辨谣、防谣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了“抵制网络谣言人人有责、共建清朗空间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线上布防:智慧赋能拓宽清朗“朋友圈”
“我们主动对辖区活跃网红大V集中进行了普法宣传。”网安大队民警龙姝彤介绍,“通过宣讲法律法规、剖析典型案例、签订承诺书等方式,引导他们自觉抵制谣言、传播正能量,并鼓励他们利用自身影响力,在创作内容中融入反谣、反暴、反诈元素,共同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武都公安创新打造“网上巡控+网下管控”相结合的一体化作战模式。通过专业平台进行网络空间的日常巡查监测,同时,积极联动本地有影响力的网络大V和知名主播弘扬正能量。
线上宣传阵地也在不断拓展。武都公安直播间已成为品牌栏目,通过线上案例分析和有奖互动,向网民介绍近期热点网络谣言套路、网络暴力表现形式以及识别防范技巧,有效提升了广大网民的网络安全素养。
此外,充分利用“武都公安”等官方新媒体平台、城区商超大屏、交通枢纽显示屏、网吧管理终端等渠道,滚动播放宣传标语和普法知识。
重拳出击:精准打击让网络暴力无处遁形
今年2月,一则关于辖区网民在某短视频平台上辱骂他人的事件,在本地社交平台传播,并引发大量网民热议。网安大队巡查发现后,迅速启动核查机制,精准锁定发布者王某。
经查,王某因私人恩怨在某社交平台发布辱骂网民郝某的视频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武都公安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依法对王某予以了行政处罚。
为提升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和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效能,武都区公安局网安大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牵头组建了工作专班,建立健全“线索发现—快速核查—依法处置”全链条工作机制。依托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和专业化网络巡查技术,对涉嫌编造、传播网络谣言和煽动、实施网络暴力的违法犯罪行为实施精准打击,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自2025年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武都公安累计巡查发现各类有害信息线索700余条,依法处置违法违规网络有害信息237条,有力净化了网络环境,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
从学校的网络安全课堂,到社区广场的普法宣传点;从网安民警的专业巡查,到网红大V的主动引导;从线上直播间的互动答疑,到对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武都区公安局正在构筑一张线上线下结合、宣传与打击并重的网络空间“清朗防护网”。
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数据赋能,武都公安正全力推动网络警务工作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不断提升网络空间治理能力和水平,努力让网络违法行为无处藏身,让每一起网络违法犯罪都受到严惩,让健康、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惠及每一位网民。
来源:陇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