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建拍摄基地?想创作本土题材剧本?创作起来又怕手续麻烦?……记者8月7日从我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汕尾市促进网络微短剧发展的若干措施》相关安排,我市将围绕“全链条扶持、特色化发展”思路,推出五大类支持举措,为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微短剧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
想建拍摄基地?想创作本土题材剧本?创作起来又怕手续麻烦?……记者8月7日从我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汕尾市促进网络微短剧发展的若干措施》相关安排,我市将围绕“全链条扶持、特色化发展”思路,推出五大类支持举措,为提升城市形象,推动微短剧产业与文旅深度融合注入新动力。
一是打造全域拍摄基地,通过“1+N”模式构建拍摄载体,支持新建或改建专业影视拍摄主基地,对投资额超500万元的项目按投资额3%给予最高50万元补助,并串联多个A级旅游景区及特色场景,形成分场景集群。
二是激活特色内容创作,实行“分级奖励+特色加码”。国家、省级优秀剧本分别给予最高5万元、2万元奖励,聚焦汕尾题材的奖励标准上浮50%;来汕剧组拍摄若融入5处以上汕尾元素并有效宣传城市形象,最高可获2万元传播奖励。
三是扶持市场主体培育,对在我市注册、年度营收超50万元且作品含汕尾特色的短剧企业,给予最高2万元运营补助;本地企业作品若平台点播量超50万,可获最高5万元发行奖励。
四是完善配套服务保障,组建影视协拍服务中心,提供从备案到审查的全流程指导及“一站式”服务,服务成效突出的机构可获最高10万元补助;同时统筹公安、市场监管、文旅、交通等市级相关部门资源,为剧组解决场地、设备、审批等实际问题,让拍摄“零障碍”。
五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企业引进专业人才,鼓励行业协会开展技能培训,对人才引育成效显著的机构给予最高5万元奖励,还将推动本地院校开设相关课程,校企协同培养“一专多能”的产业人才,打造全省微短剧人才集聚高地。
针对如何挖掘当地资源引导微短剧创作,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系统梳理资源建立拍摄资源库、强化政策引导给予奖励补助、搭建“短剧里看汕尾”系列特色平台等方式,推动特色资源与微短剧创作深度融合。而对于新打造的协拍服务平台,将为来汕拍摄团队以多维度提供全流程指导、全链条资源支持和便捷化协调服务,助力拍摄工作便捷高效、顺利进行。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规划,我市力争到2027年底,建成3个以上特色拍摄基地,培育10家优秀创作机构,推出30部汕尾题材精品短剧,让微短剧成为展示汕尾形象的“新窗口”、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力争在微短剧赛道上闯出汕尾“特色路”。
来源:善美汕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