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5日,美国国家战争学院教授杰森·史密斯在“国防一号”发表文章指出:“西半球的任意划分创造了一个可被利用的裂痕,我们再也不能承受这种局面。”他直指美国北方司令部(NORTHCOM)与南方司令部(SOUTHCOM)的分立架构,已无法应对跨国犯罪、大规模移民、中
作者:徐秉君(华语智库高级研究员、新华社瞭望智库特约军事观察员
据美媒报道,8月5日,美国国家战争学院教授杰森·史密斯在“国防一号”发表文章指出:“西半球的任意划分创造了一个可被利用的裂痕,我们再也不能承受这种局面。”他直指美国北方司令部(NORTHCOM)与南方司令部(SOUTHCOM)的分立架构,已无法应对跨国犯罪、大规模移民、中俄渗透等“无边界威胁”。
这一观点并非孤例——自2024年五角大楼提出“全球指挥体系优化计划”以来,合并南北司令部的呼声持续升温。美军认为,西半球的安全威胁早已跨越地理边界,而分裂的指挥链正在“后院”变成大国博弈的“前沿战场”。
一、历史经纬:从“地理防御”到“缝隙暴露”
美军南北司令部的分立,植根于冷战后的地缘政治惯性。2002年,为应对“9·11”后的本土安全需求,北方司令部正式成立,聚焦美国本土、加拿大、墨西哥及北极地区防御;而南方司令部的前身可追溯至1963年的“加勒比司令部”,长期以中南美洲为核心任务区。这种以巴拿马运河为界的“地理切割”,在当时具有现实合理性——冷战时期的威胁主要来自特定区域,而两大司令部的职责也相对清晰:前者防“家门口的恐怖主义”,后者管“后院的毒品与叛乱”。
然而,21世纪的安全威胁已彻底打破这种静态划分。史密斯在文中尖锐指出:“西半球的安全挑战不遵守任意地理边界。”以毒品走私为例,2023年数据显示,美国仅拦截了1800公吨可卡因中的11%,而4500起可疑走私事件中仅27%得到响应。跨国犯罪集团利用南北司令部的管辖缝隙,构建从哥伦比亚实验室到美国城市的“无缝通道”——当南方司令部在中美洲开展拦截时,北方司令部往往因“权限不足”无法同步行动,导致毒品经墨西哥“曲线渗透”。同样,2023财年西南边境240万移民潮中,75%的人口走私网络由中南美洲延伸至美国本土,但南北司令部的“分段响应”使其错失了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等“源头国”干预的机会。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大国竞争。文章认为,中国通过“债务陷阱”控制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牙买加物流枢纽,并以“数字丝绸之路”名义在智利、巴西推进5G网络建设;俄罗斯则通过军售、情报合作维持委内瑞拉马杜罗政权,导致750万难民外流形成“人道危机杠杆”。面对这种“经济-军事-信息”复合型渗透,南北司令部的分散应对陷入“各自为战”——北方司令部侧重本土防御,南方司令部专注区域稳定,二者在反制中俄影响力方面缺乏战略协同,甚至出现情报共享“壁垒”。史密斯直言:“中俄已将西半球视为统一战场,而我们仍用冷战思维划界。”
二、现实挑战:分裂架构下的四重安全困境
南北司令部的分立,在实践中暴露出系统性缺陷,这些缺陷共同构成了美国西半球安全的“阿喀琉斯之踵”。
●指挥链冗余与决策迟滞
当前,跨区域行动需经两大司令部“双重审批”,导致响应效率低下。2024年加勒比飓风“玛利亚”救灾中,南方司令部的医疗分队与北方司令部的工程部队因协调不畅,出现物资调配延迟48小时的情况,直接影响1.2万灾民的救援时效。更严重的是网络安全领域:针对美国能源管网的攻击可能源自南美黑客基地,但需经北方司令部“网络防护中心”与南方司令部“联合网络作战部队”双重评估,平均响应时间超过72小时,而黑客攻击的黄金处置窗口仅为24小时。
●资源重叠与效率损耗
两大司令部在反恐、灾害响应等领域存在显著职能交叉。北方司令部下属的“北方联合任务部队”与南方司令部的“布拉沃联合任务部队”均承担快速反应职能,但因指挥链分立,12艘海岸警卫队巡逻舰、8架侦察机长期处于“分区域闲置”状态。美军内部测算显示,这种重叠每年造成14亿美元的资源浪费,相当于3艘濒海战斗舰的建造费用。此外,两大司令部各自维持独立的情报分析中心,对同一目标的评估报告常出现数据冲突,迫使五角大楼增设“西半球情报协调办公室”,形成“叠床架屋”的官僚结构。
●中俄“渗透”与美国影响力衰退
中俄正利用美军指挥分裂的“战略机遇期”加速布局。中国通过“中拉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向拉美国家提供贷款,换取关键基础设施控制权——目前已取得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巴哈马卫星地面站、牙买加物流枢纽的长期运营权,形成对美国“后院”的“包围态势”。俄罗斯则通过向委内瑞拉出售12架苏-30战机、在古巴升级电子监听站,构建“反美情报弧”。史密斯警告:“当我们的两个司令部还在争论管辖权时,中俄已用经济胁迫、军事合作和虚假信息淹没了脆弱的国家机构。”
●区域合作的“碎片化”
当前,墨西哥与北方司令部协调安全事务,而其南部邻国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则需对接南方司令部,这种“双重接口”导致中美洲安全合作陷入混乱。2024年中美洲“安全走廊计划”因南北司令部的资源分配分歧,被迫推迟6个月实施,直接影响对洪都拉斯贩毒集团的打击效率。更深远的是,拉美国家对美国的“指挥分裂”日益不满——巴西国防部长公开表示:“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对话伙伴,而非两个各说各话的司令部。”
三、战略收益: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塑造”
合并南北司令部、成立“美洲司令部”(AMERICOM)的构想,本质是将西半球安全架构从“地理防御型”转向“威胁驱动型”。这种转型将产生四重战略红利:
●指挥链扁平化与响应提速
单一作战指挥官可直接调配原分属两大司令部的资源,消除跨区域行动的“协调鸿沟”。以网络安全为例,统一指挥后,通过整合的“半球网络防御中枢”,可将威胁识别至处置的周期压缩至24小时内;针对跨国犯罪网络,“全域响应集群”可实施“源头打击”——如对哥伦比亚可卡因实验室的无人机打击,可同步调动原南方司令部的情报资产与北方司令部的电子战支援,使行动成功率大幅度提升。
●资源整合与成本优化
美军测算显示,合并可削减20%的重叠行政岗位(约1200人),每年节省运营成本14亿美元。更关键的是实现“力量倍增效应”:原分属南北司令部的3支特种部队、8架侦察机将形成“机动打击群”,针对人口走私路线实施“节点破袭”。例如,在达连隘口(中美洲移民主要通道)部署的“联合拦截分队”,可同时依托南方司令部的“地面传感器网络”与北方司令部的“空中预警系统”,使移民拦截效率提升55%。
●应对大国竞争的“前沿存在”
面对中国在拉美30国的“港口布局”,美洲司令部可统筹“海空一体监控体系”,在加勒比海、东太平洋构建两道“反介入屏障”——通过升级的P-8A反潜机与“联合监视目标攻击雷达系统”(JSTARS),实时监控中国商船的“军民两用”活动。针对俄罗斯在委内瑞拉的军事存在,统一指挥下的“联合特遣部队”可实施常态化抵近侦察,并与巴西、阿根廷开展“联合反干预演习”,削弱莫斯科的区域影响力投射能力。
●区域合作的“枢纽效应”
合并后的司令部将设立“西半球安全伙伴关系办公室”,统一协调与拉美国家的军事援助(2024年美军对拉美军售额达18亿美元)、联合训练及情报共享。例如,针对中美洲“安全走廊计划”,可整合原南北司令部的资源,向危地马拉、洪都拉斯提供攻击机及配套培训,强化区域国家的“自主防御能力”。这种“一体化合作”不仅能破解当前的“碎片化”困局,还能在面对中俄“渗透”时形成“集体防御”态势。
四、改革阻力:从合并构想到实施落地面临内外挑战
美军合并南北司令部的改革,需突破内部官僚壁垒、区域信任危机与技术瓶颈的多重梗阻,其复杂性远超预期。
●内部博弈:官僚惯性与利益藩篱
两大司令部的“本位主义”构成核心阻力。北方司令部担忧本土防御资源被稀释,南方司令部则警惕对拉美事务话语权旁落,2025年6月内部备忘录显示,两司令曾联合抵制合并方案。军种利益进一步加剧矛盾:陆军主导的北方司令部与海军倾斜的南方司令部,在预算分配(如14亿美元重叠资源)、兵力部署上冲突不断。法律层面,《统一指挥计划》对两司令部权限的刚性划分,需修订《国防授权法》相关条款,而国会边境州议员已明确反对削弱本土防御资源。
●外部施压:区域疑虑与中俄反制
拉美国家对“美军一体化”高度警惕。巴西、阿根廷等国将合并视为“新门罗主义”,南方共同市场通过决议要求成员国“谨慎评估”,墨西哥参议院甚至立法禁止新司令部在其境内部署。中俄则借机强化“渗透”并采取更强硬的反制措施。
●技术与权力陷阱
指挥系统整合面临“代际鸿沟”:北方司令部70%部署的JADC2系统,与南方司令部老旧JCIS系统存在接口冲突,兼容改造远超预算。数据主权争议更添障碍——本土防御数据涉及FBI机密,拉美情报则受双边保密协议限制。共和民主两党在预算、权限划分上分歧严重,在合并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这场改革已非单纯军事调整,而是对美国战略执行力与区域领导力的调整与重塑。
结语:西半球安全秩序的重构与启示
美军合并南北司令部的改革,不仅是指挥体系的“物理整合”,更是战略思维的“范式革命”——它标志着美国将西半球安全从“本土防御”转向“全域塑造”,从“单边主导”转向“伙伴协同”。在大国竞争加剧、跨国威胁多样化的背景下,这一改革具有三重启示:
其一,安全架构需与威胁形态匹配。固定地理边界已无法应对网络攻击、跨国犯罪等“无边界威胁”,未来军事指挥体系将更强调“功能整合”而非“区域分割”。
其二,效率与协同是现代军事改革的核心。通过削减冗余、整合资源,美军试图在“大国竞争”与“预算紧缩”的双重压力下实现“战略瘦身”。
其三,区域合作是应对复合威胁的关键。面对中俄的“非对称渗透”,美国意欲通过“能力赋能”与“信任构建”,将拉美盟友转化为“安全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正如史密斯指出的那样:“合并不是一种官僚行为,而是根据威胁的实际运作方式调整回应。”未来,美洲司令部的落地效果,不仅将影响美军在西半球的行动效能,更将为全球军事指挥体系改革提供“美国样本”——而这一切的起点,正是对“分裂裂痕”的正视与修复。
来源:华语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