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复刻《情书》影调,再现日式治愈小清新

摘要:2024年12月6日,日本知名女演员中山美穗被发现在家中去世,她所主演的电影经典之作《情书》,承载着无数人心中的青春回忆。该片以其曲折多变的剧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同时,其独特的光影运用与色调搭配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众多摄影师竞相模仿与致敬的艺术典范

2024年12月6日,日本知名女演员中山美穗被发现在家中去世,她所主演的电影经典之作《情书》,承载着无数人心中的青春回忆。该片以其曲折多变的剧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同时,其独特的光影运用与色调搭配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了众多摄影师竞相模仿与致敬的艺术典范。

2021年5月20日《情书》中国内地重映海报。导演岩井俊二,主演中山美穗、丰川悦司、柏原崇等

电影《情书》的画面色彩统一和谐,饱和度低,大面积冷/暖色调营造出生动真切的氛围感。大量的过曝、逆光镜头,营造朦胧虚幻的画面质感,呈现出哀伤沉静的基调。影片的镜头构图也十分精妙,主角大多位于画面中间,前景的运用加深了画面的层次感。

电影《情书》截图

电影《情书》拍摄技术规格 截图来自IMDb

想要复刻一部电影画面的质感与色彩,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电影画面与摄影作品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胶片时代,每一款胶片和镜头都有其独特的成像风格,结合那个时代的技术和审美,最终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影像风格。到了数码时代,电影后期仍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制作过程。想用数码相机复刻胶片电影风格,在有限的条件下,只能在色彩上下功夫。

截图来自B站UP NOFACE不是大触 /【NOFACE】【VLOG#18】老镜头的味道是玄学吗?(不是)

同一场景相同参数下,不同镜头的成像风格各不相同。老镜头都有的光晕效果和色彩还原,是软件后期难以模拟的。

当下的照片调色软件五花八门,每个摄影师都以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后期调色。而光测力学在读博士生刘彦昭另辟蹊径,尝试使用神经网络技术,还原记忆中的电影色调。

受邀摄影师:

刘彦昭

光学工程硕士

光测力学博士生

摄影爱好者

小红书:无能青年旅店

往期采访《神经网络 “破解” 胶片模拟?》

INTERVIEW

摄影之友 × 刘彦昭

Q1:为什么会产生用AI仿制电影色彩的想法,从想法到实现有着怎样的过程呢?

A1:其实我最初的构想是实现真实胶片色彩的AI渲染,用以解决日益增长的胶卷价格同不充分的钱包余额的矛盾。由于我的专业也是偏向AI计算成像,平时便留意着相关的研究。

一次偶然,在《Nature》期刊上看到了一篇论文,介绍了一种将显微镜下拍摄的未染色的细胞图像,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转化为染色细胞图像的方法,避免了细胞人工染色的繁琐步骤。于是便想,细胞图像染色和胶片图像渲染不是相通的么?两者都是在保留图像结构的前提下对色彩进行处理。如果深度学习技术能够模拟出染色后的细胞图像,摄影中的胶片色彩转换是不是也可以实现?思索之后,我便参考这篇论文编写相关代码,由于AI模型的训练需要“喂”大量的数据,于是先用电影截图来暂时作为胶片照片的平替。这也是我从想法到实现的过程:先证明其可行性,再逐步实现技术上的突破。

左:使用某品牌相机拍摄的原图

右:参考电影《情书》AI调色后效果

Q2:AI仿制电影色彩的大致原理是怎么样的?

A2:这个电影仿色AI包含两个核心模块:一个是生成器,另一个是鉴别器。

生成器的任务是将普通照片尽可能转换成具有电影色彩风格的图片,而鉴别器则负责判断这些图片是否源自真实的电影画面。形象地比喻,生成器就像是一位仿名画的画家,试图把实际景色(导入的原图)画出与大师风格相同的假画,而鉴别器则是判断画作真伪的收藏家。“真画”代表真实的电影截图,而“假画”则是AI合成的仿色图片。

一开始,这位画师的水平可能不够高超,仿的画作很容易被收藏家“退货”。为了骗过收藏家,画家苦练着自己的绘画手艺,使仿画变得越来越“开门”。同时,收藏家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水平,更加仔细地对比真迹和假画的不同。而随着收藏家的鉴别水平提高,又反过来对画师的手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个反复博弈的过程中,AI不断地提高电影仿色的能力,直到“收藏家”无法分辨其真伪。此时,生成的仿色图片就达到了理想效果。

训练过程:原图→初始阶段→中期阶段→最终渲染图

这里要强调的是,无论是AI合成、相机内置滤镜还是PS后期,在进行原图色彩模仿时,都需要尽量统一两组素材的画面内容。只有两组素材在曝光和题材上一致,才能得到理想的仿色效果。

TIPS:

神经网络是什么?

人工神经网络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简写为ANN)是一种模仿动物神经网络行为特征,进行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的算法数学模型。这种网络依靠系统的复杂性,通过调整内部大量节点之间相互连接的关系,从而达到处理信息的目的。与传统基于人工建立的算法不同,ANN无需人工给定明确的算法或规则,它通过大量数据进行自主学习并自动优化网络参数,最终实现数据的信息发掘并进行预测。

Q3:和数码相机上成熟的胶片滤镜相比,参考电影画面进行风格化模仿,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A3:胶片滤镜本质上依赖于色彩转换的对应关系,但这种复杂的关系通常无法通过若干色彩映射曲线准确表达。此外,当曝光、白平衡等参数发生变化时,胶片滤镜的效果可能会失真,导致需要对图像进行额外调整。相比之下,正如前文所述,AI合成图像的目标是,当“收藏家”无法分辨其是否为AI生成时,便达到了理想效果。这需要AI站到更高的位置,从全局上对图片进行色彩和影调的重塑。这个过程不再依赖于固定的映射曲线,克服了常规胶片滤镜的局限性

电影《四月物语》截图

左:使用某品牌相机拍摄的原图

右:参考电影《四月物语》AI调色后效果

Q4:在你看来,电影画面和摄影作品又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呢?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区别?按照电影截图影调制作的单帧照片和主流的调色效果在观感上有什么不同呢?

A4:电影画面和摄影照片在构图和光影处理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我看来,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电影是动态的,画面色彩和光影可以随着情节、环境和角色的变化而调整,形成连贯的视觉和情感体验,而照片是静态的,必须通过单一瞬间来表达完整的情感和主题。电影的每一帧画面不仅服务于美学设计,也承载着叙事功能,需与故事和情节相呼应,而摄影照片通常是独立的瞬间表达。当根据电影截图的影调制作单帧照片时,照片会呈现出电影般的叙事氛围,色调通常带有强烈的情感指向,这种风格化处理使观感上更具戏剧性和情感深度,往往能引发观众对场景背后故事的联想。

Q5:黑白电影截图的仿色效果也可以实现吗?AI仿色可以在视频上实现吗?

A5:对于黑白电影,单色胶片和数码相机的光谱响应不同,导致它们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虽然市面上有许多黑白数码仿黑白胶片的滤镜,但是化学反应和数码响应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是不能够依靠单一的映射曲线完全实现的,而AI的优势正是擅长挖掘隐含在数据下的信息,因此黑白电影的仿色有望用AI实现。对于视频的处理,只需对图像进行批量化处理即可完成。

《艺术家》是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执导并编剧,让·杜雅尔丹和贝热尼丝·贝乔主演的黑白浪漫爱情默片,该片于2011年10月12日法国上映。该片故事发生在1927年到1932年的好莱坞,讲述一位走下坡路的男演员和一位正在崛起的女演员之间的爱情故事。2012年2月26日获得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五项大奖以及戛纳电影节最佳男主角等25项大奖。该片使用Kodak Vision3 500T 5219 B&W 胶片拍摄。 截图来自IMDb

Q6:未来这项技术会应用到哪些领域?将来更加真实自然的仿色技术普及,加上AI修图更技术,你认为人们还会花钱找人或自学图片精修吗?

Q6:目前本技术还在起步阶段,仍有大量的提升空间。我希望未来可以实现数码到真实胶片的渲染。此外,数码之间的硬件级色彩转换也是个有趣的方面,包括普通数码相机向哈苏、徕卡的色彩转换。

对于第二个问题,AI调色和修图是未来的趋势,它可以处理大部分标准化、重复性的修图工作,使得业余爱好者能够获得较为专业的结果。但是人类对创作的追求和对艺术风格的理解,是摄影意义的一部分,也是摄影作品中人的温度,这是AI无法替代的。

电影《重庆森林》截图

左:使用某品牌相机拍摄的原图

右:参考电影《重庆森林》AI调色后效果

Q7:从复刻上世纪的电影色调,到千禧年CCD相机滤镜,这些带有时代局限性和明显技术缺陷的成像风格总是时不时的会成为流行重新进入大众视野。未来随着相机手机的像素越高,色彩还原越来越准确,你认为以后年轻人还会被老电影、胶片相机或CCD的成像风格打动吗?或者未来年轻人追求的所谓“复古风”会不会不那么“复古”,而是一水儿的冷静的数码味儿?

A7:我认为经典电影的影调和胶片摄影,更多的是一种艺术表达,正如人们常说的“胶片不死”。胶片不仅是一种成像技术,它背后承载着一种独特的审美和质感,而这些恰恰是数字技术难以完全复制的。至于CCD,它更多代表着一代人对千禧年记忆的情怀。但是每一代人记忆的载体不同,当CCD遗忘于岁月深处之际,势必会跑上来一个二道贩子,抱着他的二手iPhone16,叫嚷着“家人们谁懂啊,N年前的iPhone16拍照超绝复古感!”

编辑:柴仁缘

作者:刘彦昭

来源:摄影之友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