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虫儿西游记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8-13 08:37 2

摘要:观复学堂依托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文物,一直侧重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下价值观的结合,并提倡人与历史的沟通。我们精心安排了“亲子式”课程活动,欢迎大朋友、小朋友踊跃报名。

观复学堂依托博物馆丰富的馆藏文物,一直侧重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下价值观的结合,并提倡人与历史的沟通。我们精心安排了“亲子式”课程活动,欢迎大朋友、小朋友踊跃报名。

《蚕事起本》系列特别活动已经成功举办了三期,我们分别从生命密码与蜕变诗篇,考古星尘与丝织工巧,以及诗词珠玑与桑蚕民俗等三大维度深入了解了家蚕——这一大自然缔造的奇妙生灵。

《蚕事起本》第一期《一只小虫破茧重生的信仰》

《蚕事起本》第二期《一丝一缕总关情》

《蚕事起本》第三期《诗意蚕桑:把酒话桑麻》

之前的活动中,我们一起亲眼见证了它们的成长,亲手喂食桑叶,近距离观察它们的进食状态,感受到了生命的奇妙。

一粒小蚕籽,蜕变为黑黑的蚕蚁,又茁壮成长为一名小白胖子,而后吐丝结茧、化茧成蛾,转眼间它们陪着我们度过了一整个夏天。

其实,陪伴何止于夏呢,它们曾与我们共度了五千年的时光。古人很早就破解了“天虫”的奥秘。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有对公元前养蚕育蚕的相关记载。养蚕业起始于中国,是大家公认的结论。

1926年2月,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运城夏县西阴新石器遗址中发现了“半颗茧壳”。于是,这“半颗茧壳”成了我们利用石器切割蚕茧的佐证,也成了 “五千年养蚕历史”的最佳注脚。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蚕丝就随着商贸活动启程出发,出长安,过楼兰,经车师,到龟兹,翻越葱岭,抵达大月氏,甚至之后影响了古希腊和古罗马。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这条贯通中国、中亚、欧洲间的商贸文明之路命名为丝绸之路。

蚕丝是东西方交流的软黄金,丝绸是贸易路上绝对的硬通货。来自神秘东方古国的蚕丝编织成衣,成为了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东罗马帝国的皇帝们披上了华丽的丝绸,刮起一股奢侈之风。

蚕,在中国被发现被利用,随着丝绸之路传播到欧洲,在各地繁衍生息。这只小虫肯定没有想到,自己白胖的小体格儿蕴藏着如此巨大的潜在能量。

纤细强韧的蚕丝,将不同语言、文化交织其间,编织出美妙绚丽的文化图案,丝连东西,影响古今。

《蚕事起本》系列特别活动

本系列公益课程共分四部分,如一幅徐徐展开的丝帛长卷,将由观复博物馆的四位老师共同“织就”,他们将分别引领您深入了解桑蚕文化的四个维度:

生命密码与蜕变诗篇

考古星尘与丝织工巧

诗词珠玑与桑蚕民俗

丝路长歌与驼铃星霜

活动信息

地点: 观复博物馆二层临展馆观复学堂

时间:

第一期7月26日(周六)

第二期8月2日(周六)

第三期8月10日(周日)

第四期8月16日(周六)

授课老师:赵然、常明、何谐、刘熙

讲座性质: 免费

温馨提示: 持当日参观门票免费参与,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您将收获

一部浓缩的中华蚕桑文明史,从神话到考古,从文学到科技

对小小家蚕生命奇迹与伟大贡献的深刻认知

亲手接触(或观察)蚕宝宝不同生命阶段的难得体验

激发对传统文化与自然科学的双重兴趣

另外

观复博物馆(北京馆)&上海观复博物馆

暑期福利大放送

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

来源:观复博物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