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人们看一看,这个草菇像不像胖娃娃?我们都是现摘现发,顺丰包邮!来,三二一,上链接!”近日,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草菇大棚里的温度直逼40℃,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大二学生展帅的额头上挂满汗珠,对着手机屏幕直播时,声调不断提高。
“家人们看一看,这个草菇像不像胖娃娃?我们都是现摘现发,顺丰包邮!来,三二一,上链接!”近日,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草菇大棚里的温度直逼40℃,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大二学生展帅的额头上挂满汗珠,对着手机屏幕直播时,声调不断提高。
后台不断跳出的“下单成功”提示,让他和同学很兴奋。
他们是阜阳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共12人,这个暑期来到颍州区三合镇三星村进行义务助农服务。
如何助农?这些大学生刚来到村里时还有点懵。
“不懂?咱就下地走走!”展帅说,大家探访后,发现村里的草菇产业发展正旺,但销售渠道较为传统,亟需“把产品搬到线上”。互联网时代,他们便想到利用直播带货的形式,把村里的草菇卖向全国。
直播脚本怎么写?如何跟网友互动?因缺乏“实战经验”,面对接下来的一连串专业问题,这群大学生面面相觑。“不会就学!”大学生们运用上课学的知识,找故事、写脚本、拍素材、制作短视频,还在草菇大棚里搭起了直播间。
直播首秀当天,观看人数从刚开播的0人次慢慢涨至数百人次,订单也接到一笔又一笔。直播结束后,大学生们和种植户都很满意。“我们直播时感觉很热,但看到村民一直在大棚里采摘草菇,从未喊累,就又充满了干劲。”展帅说。
本次助农活动共进行了7天。三星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朱龙看到学生们的直播后感慨道:“以前我们总想着‘把草菇卖出去’,现在他们教会我们‘要把故事讲出来’。”他透露,村里31个大棚的草菇生长期在6月至8月,每天产量倍增,但销路有限。此次,大学生们结合专业特长通过直播方式拓展了线上销路,虽然暂时订单量不大,但是给了他们更多“触网”启示。
全媒体记者 郝思雅 通讯员 闫翊
来源:颍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