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放的“期货方案”如何书写?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即将揭晓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3 12:43 3

摘要:黄河之滨再迎期货盛会。8月19日至20日,由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将在郑州举行。其中,8月19日下午设置的对外开放分论坛,紧扣中国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核心主线,届时将吸引全球金融机构与实体

【大河财立方 记者 陈玉静】黄河之滨再迎期货盛会。8月19日至20日,由郑州商品交易所(下称郑商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将在郑州举行。其中,8月19日下午设置的对外开放分论坛,紧扣中国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核心主线,届时将吸引全球金融机构与实体企业的热切目光。

自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以来,中国期货市场开放的法治根基日益坚实,跨境监管协作机制得以明确,“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通道不断拓宽。郑商所推动聚酯和油脂油料期货品种全面向境外交易者开放,首次形成了以境内价格为国际定价参考的贸易新模式。

“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实体经济现实需求及金融市场制度创新的复合产物。”南华期货总经理贾晓龙表示,现阶段,两类国际化路径形成互补格局:一是特定品种强化产业定价影响力,二是QFI提升市场流动性深度。

在时瑞金融交易和销售总监James Wang看来,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路径充分体现了中国式开放的智慧。

“一方面,这是一种循序渐进、风险可控的开放模式。通过先开放成熟的、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品种,在试点中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确保了市场的平稳运行。另一方面,中国注重制度先行。无论是法律法规的完善,还是交易、结算和监管体系的配套升级,都为期货市场的开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这种模式兼顾了‘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平衡,不仅让境外投资者和机构能够进入中国市场,也鼓励中国企业和期货公司布局境外市场。在使用人民币定价的国际化品种上,境外投资者的参与间接推动了人民币在全球大宗商品贸易中的使用,这既是期货市场的开放,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延伸。”James Wang说。

服务实体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始终是中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根本使命。开放的市场环境赋予企业更高效的全球资源配置与风险管控能力。

对外开放分论坛将呈现一系列产融结合的鲜活样本:翱兰农业中国及东盟区总裁Himanshu Chaturvedi(贺满袖)将分享油脂油料期货价格在跨境贸易中的应用;嘉利高全球包装部经理Gareth Lamb(加雷斯·兰姆)将带来主题为“聚酯期货期权的国际影响力”的演讲;汇丰银行环球资金管理部产品总监Danny Lim(林达权)将探讨托管行在期货市场对外开放中的角色和定位;芝商所亚太区客户发展与销售服务部董事总经理Tim Smith(蒂姆·史密斯)将带来芝商所全球市场拓展策略分享。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在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着独特作用。2025年上半年,全市场新增期货客户41万个。其中,境外客户增长更为迅猛,较2022年同期增长63%。目前,已有来自全球39个国家或地区的交易者参与中国期货市场,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稳步推进,高质量开放新格局加速形成。

对外开放分论坛将延续高规格传统,汇聚监管机构代表,以及汇丰、摩根大通等国际顶尖投行、国内知名期货公司、跨国大宗商品贸易巨擘等相关代表。他们将围绕提升“郑州价格”全球定价影响力的实践路径与实体企业跨境风险管理的案例,共同探讨如何优化国内期货市场高水平对外开放路径。

责编:陶纪燕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古筝

来源:大河财立方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