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载栉风沐雨,二十载春华秋实。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时隔二十年,“两山”理念不仅重塑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前行之路无坦途,新征程上,如何
二十载栉风沐雨,二十载春华秋实。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调研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时隔二十年,“两山”理念不仅重塑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未来。前行之路无坦途,新征程上,如何答好新时代美丽中国“考卷”,成为我们亟待思考与践行的课题。广大党员干部当学思践悟“两山”理念,在绿色发展的浪潮中破浪前行,绘就美丽中国的绿色篇章。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进程中,生态环保理念的传播也至关重要。近日,“2025美丽中国建设实践”主题论坛在贵阳举办,各方汇聚,交流经验、凝聚共识,探讨美丽中国建设新路径,为理念传播搭建了平台。但这还不够,我们应进一步创新传播方式,利用新媒体、短视频等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美丽中国故事,让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化作每个人的自觉行动。从日常生活中的垃圾分类、绿色出行,到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点滴行动汇聚起来,就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力量。
产业转型,为美丽中国注入新活力。以滑雪场为例,过去,其经营多局限于冬季滑雪项目,夏季设施闲置。如今,不少滑雪场积极探索夏季运营模式,开展露营、徒步、山地自行车等户外运动,实现四季运营。这不仅拓展了产业发展空间,还带动了周边餐饮、住宿等相关产业,让“冷资源”变成“热经济”。美丽中国建设,需推动更多产业绿色转型,挖掘生态优势背后的经济价值,实现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一方面,鼓励传统产业采用绿色技术、工艺,降低能耗与污染;另一方面,大力扶持新兴绿色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美丽中国建设,生态修复成效显著。自2017年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以来,全国已命名572个示范区和240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这些“试验田”探索出“护绿换金”“借绿生金”等转化路径。毋庸讳言,曾经,一些地方因过度开发,留下“工业伤疤”。如今,各地积极行动,让这些“伤疤”逐渐愈合,通过植被恢复、土地复垦等措施,变身生态公园;一些黑臭水体,经截污治污、生态补水等治理,重焕清澈生机,成为城市的“绿肾”,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质,百姓吃上“生态饭”。这背后,是各地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施策、久久为功的结果。未来,广大党员干部应继续加大生态修复力度,建立长效机制,让更多受损生态系统重归美好。
新时代美丽中国“考卷”,题题关乎民生福祉,处处考验发展智慧。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既是时代的呼唤,更是14亿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从生态修复、产业转型、理念传播等方面持续发力,答好每一道题,向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步迈进,绘就永不褪色的绿水青山新画卷。
编辑:牛霄 校对:曾沧海 责编:邓强
版权声明:
1、天府评论所登载文稿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天府评论立场。
2、作者投稿确系本人原创作品,严禁剽窃、转投他人作品,若由此引起任何法律纠纷,与天府评论无关。
3、作者向天府评论投稿时,就已表明同意四川在线全权使用本稿件。
4、欢迎网络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5、欢迎传统媒体转载天府评论文章,请与编辑联系获取作者联系方式,并支付稿费与作者。
6、传统媒体转载不支付作者稿费,网络媒体转载不注明来源及作者,天府评论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来源:四川网信办代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