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尔沁沙地有大风、干旱、缺水等特点,我们最怕的就是造林的时候苗子不活,所以2013年我们科左后旗林草局技术团队探索出‘深栽浅埋’造林法,适用于中、大乔木苗和部分灌木大苗的全新栽植方法,是一种深坑投苗、浅层覆土的栽植技术。”在通辽市科左后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双
穿越7月末的通辽市科尔沁沙地,一株株樟子松昂首挺拔,一片片绿草地秀丽柔美,一处处湿地水草繁茂飞鸟翩跹,这是美丽的科尔沁疏林草原风光。
绿浪翻涌的美景,归功于科尔沁沙地的综合治理。
“科尔沁沙地有大风、干旱、缺水等特点,我们最怕的就是造林的时候苗子不活,所以2013年我们科左后旗林草局技术团队探索出‘深栽浅埋’造林法,适用于中、大乔木苗和部分灌木大苗的全新栽植方法,是一种深坑投苗、浅层覆土的栽植技术。”在通辽市科左后旗科尔沁沙地综合治理双百万亩努古斯台项目区,在这里种了16年樟子松的科左后旗林业工作站站长朝克吐说。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草原腹地,境内沙地面积5491万亩,占到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61.9%,是科尔沁沙地主体区。科左后旗位于科尔沁沙地东南部,近年来,除了实施封禁、飞播等措施外,在当地的沙地歼灭战中,科学绿化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为了让大家直观地了解什么是“深栽浅埋”种植法,朝克吐现场示范,他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技术要点:“根据苗木的高度在沙地里挖一个60到100厘米深、直径60厘米的坑,把树苗放进去后,用坑口的土进行第一次填埋,直到坑口的直径接近100厘米为止,这是为了以后更好地收集雨水。第一次填土不能踩实,然后浇水,再进行第二次填土,两次填土的总高度不能超过坑深的一半……”
据了解,科左后旗在“三北”工程中大规模推广该项技术后,造林成活率从过去的50%提升到了90%以上,还可免去补植、补造过程,减少50%的浇水次数,节省水资源55.8%,一举打破了造林季节性受限的难题,让多数树种可实现一年四季造林,让科尔沁沙地治理走上“快车道”。
科左后旗凭借科技让科尔沁沙地治理“出圈”,是通辽市防沙治沙工作的一个缩影。
“大规划谋划大项目,大项目带动大治理”是通辽市防沙治沙的最主要特点。上世纪70年代以来,依托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规划,结合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高标准农田建设、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等国家工程,通辽市先后谋划实施多项治理工程。2014年,实施“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
据通辽市林草局副局长李向峰介绍,2023年6月,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三大标志性战役动员令发出后,通辽市举全市之力打好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制定《推进“三北”工程全力打好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实施意见》,召开科尔沁沙地歼灭战动员会,主动出击全力推进科尔沁沙地歼灭战。
在推进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中,通辽市编制了《科尔沁沙地歼灭战总体规划(2023—2030年)》,按照“北保护、中节水、南治沙”的思路统筹谋划,分为“三大战区”进行布局,南部3个旗为沙化土地综合治理核心战区,北部2个旗市为生态保护修复战区,中部3个旗县区为农业节水生态巩固提升战区,并依托“三北”工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谋划实施了千万亩综合治沙工程、千万亩森林质量提升工程等5个千万工程。目前,完成生态修复928.56万亩。
站在科左后旗努古斯台镇森林湿地公园最高处的同心亭极目远眺,西南方向是面积500亩的水域,水面上水鸟翱翔,远岸处樟子松混交林郁郁葱葱。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今年68岁的退休老教师华维光多年来凭借自己的镜头持续记录了科左后旗沙地成林海的蝶变。“以前同心亭周围就是白白的沙地,上面长着几丛枯黄的蒿子。经过多年治理,如今铺满绿色。”华维光说。
近年来,通辽市湿地水质明显得到改善,鸟类和过境候鸟数量明显增多,物种资源数量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市候鸟种类从以前的148种增加到170余种,在候鸟迁徙季节,成千上万只鸿雁、丹顶鹤、东方白鹳、天鹅、猎隼等各种珍稀和濒危鸟类在此逗留、繁殖。
“2020年以后,狍子、山猫等野生动物从罕见变成了常见。”努古斯台项目区护林员郭力说。
自“三北”工程攻坚战开展以来,通辽市以科尔沁沙地歼灭战为主战场,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径,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深度融合,青山变金山,实现了沙区“绿起来”与群众“富起来”的双向提升。
“目前全市‘塞外红’苹果栽植面积34万亩,年产值6亿元,2025年预计产值突破10亿元。”李向峰说,“林下还可同步种植中蒙药材,进一步拓宽村民致富渠道,带动果农人均年增收超8000元。”
如今,通辽市2066万亩严重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实现“双减”,森林面积达到1720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8.9%提升到19.49%,草原面积2637.82万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64.86%,生态环境从整体恶化向全面好转转变。
“到2030年,我们要全面打赢科尔沁沙地歼灭战,要实现90%以上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林草覆盖率达到54.68%、沙区耕地节水改造提升达到100%、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90%以上、沙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的五大生态治理目标。”李向峰说。(草原云·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张慧玲 方圆)
来源:内蒙古网信办代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