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涉水后 中医护体有道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3 15:56 1

摘要:多雨时节,涉水归家看似寻常,殊不知湿邪如影随形,暗藏杀机。当寒湿浊气顺着张开的毛孔悄然侵入腠理,种种健康隐患便悄然显现,伺机而动。从皮肤浸渍发白到关节酸痛难忍,从外感湿寒到旧疾复发,湿邪之害可谓防不胜防。

多雨时节,涉水归家看似寻常,殊不知湿邪如影随形,暗藏杀机。当寒湿浊气顺着张开的毛孔悄然侵入腠理,种种健康隐患便悄然显现,伺机而动。从皮肤浸渍发白到关节酸痛难忍,从外感湿寒到旧疾复发,湿邪之害可谓防不胜防。

涉水湿侵,三类病症需警惕

皮肤屏障失守,湿毒浸淫

双足长期浸渍污浊水湿,首伤卫阳,致腠理疏泄,卫外不固。水湿郁久化热,湿热毒邪交蒸搏结,外邪乘虚直犯。此时病原微生物可穿透皮肤防线,易引发三类特征性皮肤病证:浸渍性皮炎好发于足三阴经循行之脚趾间隙,症见表皮浸渍㿠白、皱襞糜烂;污水秽毒引动脾经伏湿,湿热外发肌腠易引发刺激性皮炎,接触处现边界清晰的赤晕红斑、粟疹水疱,灼热如灸,痒若虫行;浅部真菌感染属中医“癣疡”范畴,系湿毒羁留、湿热化虫所致,特征为环形红斑边缘堤状隆起、中央苔藓样变。

关节经络凝滞,寒湿痹阻

当人体在雨水泥泞环境中赤足行走时,足部长时间浸泡于寒湿介质中,此时若骤然用冷水冲洗,可导致足部腠理骤闭。初期多表现为小腿腓肠肌痉挛,伴有屈伸不利、局部拘急疼痛等症状,这是寒性收引、湿性黏滞所致筋脉挛急的表现。久之迁延不愈,若失于调治,寒湿之邪可深伏于关节腔隙,导致气血运行受阻,逐渐出现关节沉重酸痛、晨僵、活动受限等典型症状。长期寒湿浸淫可能损伤筋骨,成为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慢性筋骨病的潜在诱因。

洪涝使环境污浊,湿邪弥漫易困遏人体阳气,加之人群密集,流感、麻疹、伤寒等温热夹湿之邪传播风险大增。症见发热缠绵、头痛身重、脘痞纳差,或腹痛腹泻等。

外感时疫侵袭,湿遏卫阳

洪涝灾害导致环境污染与积水淤积,形成“湿浊疫戾之气”,具有黏滞重浊的特性,易通过口鼻、肌肤等途径侵入人体。湿邪困遏脾阳,阻滞三焦气机运行,与暑热相合则化为湿热,与寒邪相搏则成寒湿,为疾病发生的重要病机基础。

祛湿御邪,居家防护有妙方

未病先防,体表顾护

首先要避水隔湿,首选高筒雨靴,物理隔绝污浊。若无雨靴,厚实塑料袋临时包裹足腿亦可应急;其次选择药膏护体,可用凡士林或其他油脂厚涂足腿尤其趾缝,形成油膜屏障。皮肤若有微小破损,及时以碘伏消毒,保持干燥、避免再次浸湿;日常多备几套干燥鞋袜,淋湿后速换,避免寒湿久滞。寒从脚下起,足暖周身安。

洁肤祛邪,顾护卫气

涉水归家即刻用流动温水柔和冲洗接触浊水的皮肤,重点清洁趾缝褶皱污垢,随后彻底擦干或用吹风机吹干;饮食增入健脾利湿之品,如薏苡仁粥、赤小豆汤、冬瓜汤等,或以紫苏叶、生姜煮水温饮,助散寒湿、温脾胃,巩固正气。

日常养护,扶正避秽

衣物鞋袜湿必速换,勤晾晒,日常选择舒适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湿气郁闭;蚊虫孳生于湿热,善用艾草、苍术烟熏辟秽驱虫,或在安全前提下使用驱蚊剂;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耗伤正气;适度活动促气血流通,增强自身抗邪能力。

虚体调养,特殊人群要防范

老人正气渐衰,肌肤腠理疏松,易感且难愈。患有糖尿病的老人需格外关注双足,每日细查有无损伤,防感染。儿童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淋雨戏水后易出现皮疹发热,应警惕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等时疾,尽早就医;自身免疫疾病者正气不足时,易感且病情易变。日常要避污水,强防护,若有不适尽速就医;原有皮肤疾病患者湿邪易诱旧疾复发或加重感染,应遵医嘱用药,加强保湿与隔离保护。(来源《中国中医药报》2025年8月13日 8版,戴晶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中医医院)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