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国明, 于2011年开始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校对、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
哇,吓人,有一种文学,因为著名作家唐国明在租居的8平米内写的,叫租居文学,附《零乡》片段
【正文在本文第一张图片下】
唐国明, 于2011年开始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校对、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古复原方式,删除了第67回不是曹雪芹的文笔,正文中带文句汇校标注、一点精选脂批、词句注释、难字注音本的《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这部大书。此外,为传播自己的理念,唐国明于2019年和2022年陆续出版了《零乡》大部分草稿《鹅毛诗》和《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2018年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自2013年成名后,多次因学术主张、作品出版、文学话题登上热搜,最热时,一次光微博热搜阅读量就是1.2亿。
【半途主义就如前所未有的给世界带来“鹅毛风范、长风情怀”精神的唐国明,最初以《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出版了成熟部分的《零乡》一书中表达的那样: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前所未有地发现论证了,在项数为m的等差数前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项数为m的等差数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 dn(m+n)=d(mn+ n²);则当两组数中间的等差数项数m为0时,则两组项数n相同、数差一律是d的整数,自然相互是连续数,其和差b=dn²。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数学家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唐国明作品
53、神秘人喊叫本书作者唐国明的鹅毛诗句
∮1、写于2009年4月14日的鹅毛诗句:在爱情路上的天鹅
“神给了一双翅膀,翅膀不飞翔就是死亡,我不能腐烂翅膀,我要把脚印踩在天空上;与其腐烂翅膀死亡,不如死在飞的路上”
“宁愿在布满天空的天空嘶嚎,也不愿在安宁的大地沉默”
∮2、写于2010年的鹅毛诗句:像天鹅一样
“泪,从树林里流出来,从麦芒上流出来,从小径上流出来/血,从手里流出来,从眼里流出来,从脚下流出来/月亮从泪那里跳出来,太阳从血那里冒出来”“村庄的心,如挂在村庄上的灯,永远平静/千年万年过去了,只有村庄一直倾听,倾听千年万年的风声”“几千只鸟铺天盖地成一对翅膀,插在了村庄的身上/村庄随风从地上,被大风吹到九万里的远方/村庄从此成为天下人,每夜张望的月亮”
“村庄已经空空荡荡,我每天播种着豆子与高粱,我每夜坐在树下数着星星与月亮/我一个人追着风跑,我一个人对着花笑,我一个人守着这些空空的房,我一个人看着这些被抛弃的粮仓,我穿着村庄清风缝制的衣裳/一年又一年过去了,村庄在我的眼里一天又一天荒凉;我与村庄早已被人遗忘,在遗忘的遗忘里,我草一样在村庄里枯黄”“我是大自然的一个水罐,我是大自然的一只碗,我被摆在我的麦地上/我被摆在我村庄的桌子上,我被摆在天空这个地球的中央”“我是果实,我是果实中的果实,我是天空挂下的果实/我的眼睛,我的眼睛,是我诗琴村庄的两盏灯”
“我从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已开始了流浪”“风吹着村庄,村庄在风上,村庄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我会死亡,我会死亡在自己选择的地方”
“相距遥远,何时面见/手捧月亮灯盏照亮远方/各自端着太阳饭碗,日夜在天空这张桌子上遥望”“那扇破旧的门,破旧的门/那扇破旧的门外有一颗,在路上来回奔跑的心”“我是一个小孩,爱看村庄的月亮/在远方,我还是那个看月亮的小孩,还是那个村庄的月亮”“月亮穿着水做的衣裳,无声的挂在天上/它用风告诉我,它是我一生的月亮,它是我一辈子的泪筐/它等着我,回到一个叫天尽头的地方,回到月白色的村庄,披着水做的衣裳,耕耘在苍天这块田上”
“这里少女成群,这里河水清清/春天过去,麦地的秋天又悄悄降临,头上的月分外的明/今夜有风,今夜有月,还有我的嘴唇;面对鲜花,我用酒杯畅饮不停/雪打着麦地雪打着明月,我紧紧关着我的门/风雪已停,我扶正了帽子,我竖起了衣领”
∮3、写于2015年的鹅毛诗句:天空一样
“在已腐烂到底的文化土壤里,一棵大树只能做鸟去天空飞翔,成为俯视天下四方的鹰王/世界上最无价的宝藏,就在那支支流出思想血液的笔上/我就是这个世界至高无上写作的贵族,我的思想会在无穷无尽的时间长空随风飞舞/我沉默的呐喊会如从大地深处飞出的群鸟,更会如日夜不息奔腾的江河/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几万年后,都会是这个世界不可缺的空气与阳光”
“请把故乡的云月裙穿上,去寻找孕育、生产、成长诗歌孩子神圣的地方/即使倒在枪下,即使死在路上,肉体即使腐烂,也要留下回天荡地的绝唱,也要倾流出黄河长江”
“神,不要随意将诗人的桂冠,给污泥浊水戴上,真正配称诗人的人,在污泥浊水里也会写出,鹅毛腾空的诗句/世人不要随意呼唤,写了几行、按诗句格式分行的人为诗人/写出高贵诗句的诗人,才配坐在诗歌天庭的位置上”
“母亲如天空一样生下我这只鹅,母亲天空一样给我戴上天蓝色的皇冠,让我在岳麓山脚活得像诗王一样/我飞在天空,我是飞在天空的皇帝/大野在我俯视之下一片静寂,在这一片静寂中,我找回了我自己/我就是我自己,我是天空高处不可一世的皇帝”
“站在高处,我要把岩石当纸,把我的诗写上/我是世上的鹅毛诗王,我与我的诗歌鸟群,呆在云梦湖边的向阳坡山岗/我的身边没有亲人,我的亲人在远方,在远方一个长满稻子的山坡顶端;他们坐在谷仓旁,茫然地向天际投出自己的目光/他们的目光如同太阳发出自己的光芒,已打在我站的坡上,照在我呆的云梦湖边村庄/除了诗歌天鹅,我一无所有;我所有的所有就是鹅毛诗歌/我站在高处,头戴青草,在群鸟的绝唱中,像一个隐居在岳麓山的神灵/我把持的不是一种体裁,是一种让诗歌神圣起来的精神”
“在猛烈燃烧的干草,被风吹上天空,点燃了天空一堆堆白云一样的诗稿/被燃烧的白云以雨珠的方式,把诗歌的种子播撒了下去,诗歌的沙漠上已一片新绿/群鸟飞回了远方,诗人的桂冠已戴在污泥浊水上/哪怕把一切丢光,我也要把属于自己的酒杯,举上天空那个还需要诗歌尊严的地方/给诗,带来一个诗歌王朝的我,已戴上了诗人的桂冠”
“我的五个兄弟出生在不同的时间里,他们因为写下伟大的诗歌没有被人忘记,他们给这个世界留下的精神粮食,仍然在填充着我们饥饿的肚皮;他们的诗歌像青藏高原的雪山,不断给文化沙漠灌溉出绿/他们一会发狂一会歌唱,他们一会定居一会流浪,他们一会为官一会隐居;他们对月举酒,忧虑出生自己的土地;他们不是披着长袍,就是戴着山野的香草;他们有的骑月而去投水而去,卧轨而去老死而去/他们是我的五个亲兄弟,这五个亲兄弟出生在不同的时间里;他们像群鸟在我的云梦湖天空,飞来飞去,喊叫着自己”
∮4、写于2017年的鹅毛诗句:寻找一个可以停留的地方
“我似乎已经完成了我来尘世的任务,是不是该去另一个黑夜,阅读没完没了的书/一次又一次脱下妻子的芦花短裤,一天又一天地在喊叫声里操持着生活”
“在我云梦湖边的村庄,在我云梦的床上;今夜,在我雪白的纸上,我坐在天才的马车上,离开了故乡/我坐在自己的远方,坐在远方的王座上,我坐在天才的马车上四处观望/我坐在天才的马车上,天鹅一样来南北往在,一把叫天涯的琴上/背靠岳麓山,住在向阳坡上,用笔写下一首首如鹅毛,飞扬天下的诗章”
“到我自然死亡的那一天,天地会昏暗,日月会无光,全人类会悲痛地为我送葬/不要将自己的天才浪费300年,不要像陶渊明被埋没300年后才被人发现,不要如杜甫让自己的才华300年后才让人看见/即使天空想黑暗太阳,太阳仍然每天在把这个世界照亮”
“我像提帽子一样将自己天才式的脑袋,提在自己的手上四处游荡;那一天,我提累了的时候,再把它,放回自己的脖子上/要是不小心把它放在了不该放的地方;那一天,我会不会为失去自己的脑袋,而如同没事一样”
“哪怕我的身子是《诗经》是《楚辞》,是唐诗宋词是明清小说;哪怕我的嘴巴,如同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哪怕我的魂魄,是奔流不息的长江黄河;哪怕高原、草原、沙漠、黑土、平原、红土地以及大洋江海成为一件,披在我身上五彩斑斓的衣服/哪怕我坐在喜马拉雅山一样高的王座,故乡仍如一双鞋,我总是穿着它走路”
“从今天开始,不再谈论死亡,我要好好活在尘世上,好好在这个叫向阳坡的地方,谈情说爱,写诗给远方爱诗的姑娘;不再计较名利与得失,好好坚持自己,坐在鹅毛云缭绕的村庄,与群鸟歌唱/即使许多人渴望我死亡,我要好好活在,每一个能让我活的地方,以最低的生活姿态,面对每一座高高的山岗,学会爱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学会走出山林去外面流浪/也许活着的感觉如同死亡,但一定要以活着的活着,保留自己迷惘时清醒在远方/假若远行对自己伤害更多,就继续学会老实地呆在自己的向阳坡、云梦湖,与岳麓山交给我的红楼梦村落/继续完成自己的文学诗歌理想,像李白那样,提着酒,装着诗,面对天下一轮又一轮月亮,数着天下一个又一个叫田园的村庄/像一只又一只鸟,站在每一棵,能让自己站的树上,发出自己惊天动地的声响;像一片又一片鹅毛,聚集在属于自己的鹅毛云上,随大风飞向四方”
“是否我们一生就这样,像火车拉着自己的家,富有又空荡地四处漂泊流浪/家其实是一个能放下柴米油盐的地方,家不是一个表面无限风光,埋藏着无数金银财宝的坟场”
“每一个自我,要学会像江河顺势流淌,流出自己千古不朽的乐章/像我唐国明一样,每一天守护着自己的诗歌的理想,守到我消失在这个我活过的世界上”
∮5、写于2019年的鹅毛诗句:挂在一个叫天空的远方
“深居岳麓山为什么/是为了流传千古,还是为了得稻求谷;是为了写作,还是为了弄云戏雾/是为了探索未知,还是为了离家散步;是为了柴米油盐,还是为了花与诗酒/是为了真理,还是为了弄假务虚;是为了文学,还是为了骑马看牛”
“如坚守长城要塞的士兵/就这样雷劈不倒、风雨不垮、火烧不灭,奋勇迎接那些扑面而来的雷鸣火闪/就这样一直听从着天下人的命令,坚守着要塞上的长城”
“我从大山来,我是大山的儿子,我是大山清风明月门第生下的王子/我是大山里走出来的贵族;我是用燃烧吐出花朵,照亮旷野山坡的木头”
“我的房子里只能放下常人不可能忍受坐的冷板凳与清贫/坐在冷板凳上的曹雪芹与唐国明,就这样居安思危地守着一盏青灯,将最后一滴血为天下读者在冷板凳上流尽”
“砍倒一棵千年大树很容易,可你砍倒这棵,却再也没有第二棵这样的千年古树/捏死一只蚂蚁很容易,捏死一只还有一只活的”
“今夜,我远离大地,挂在一个叫天空的远方/今晚,我是一轮月亮,我是天空的王,挂在远方一面叫天空的墙上/今夜我在天上与大风,发出轰隆隆的声响,做一个自己统治自己的王/今夜,我统一了天空,没有娶妻的我,只能站在天空的中央”
“我像鹅毛一样飞起,在蓝天白云上做诗与歌的知己/即使诗歌所有的名声已经被败坏得暗无天日,但我的鹅毛诗在大风中仍然飞扬着天鹅的高贵”
“天空是我的图书馆,大地是我的婆娘;天下是我的房屋,江海是我的书桌,白云是我的床铺/所有的笔所有的墨,都被我写成了千古传唱的诗歌”
“田野是一部曾经打开又被卷起来束之高阁的竹简/村庄就如一本诗集已被时光烧毁在那里/我们阅读到的不过是一部残稿而已”
∮6、写于2022年的鹅毛诗句:面对苍茫
“那时候的人如住在山里,不急不慢地把一生过完,生也平常,死也平常/那时候的日子好长,度过一天如度过一年一样/那时候的距离很远,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一生想去,去不了的远方”“那些年,我无数次离开白天,走进黑夜;那些年,我如一阵一阵大风,把自己吹得很远很远;又如一匹不忘回家的马,一次又一次跑回地又跑上天”“失去村庄,失去故乡,我们只有在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未来,只有此刻地流浪,我们只能租住在钱上;只有把此刻当做故乡,只有把此刻当做床,让自己的行尸走肉有个躺平的地方”
“伟大的王在天空之上/冲天咆哮的黄河,把大地卷向上苍/黄河越流越弯,越长越黄,在苍山如血人口兴旺的大地,光辉灿烂得如我头顶的天空一样/黄河如一只鲜血的杯子,被摆放在历史的酒桌上,黄河浮上浮下如千古遗篇中流出的泪光/大风刮过黄河的身躯,远处,是天空的无边无际;黄河向天下的哮吼如我宽广的疼痛,回荡在苍穹;黄河似我被风吹散书页中挂在天边的一支笔,在不断把千古流传的诗篇,书写在大地”
“千手触摸大地,万马奔腾而过;冬天已去,摆在地下的火,被一夜的风,抽出千丝万缕/风云收聚翅膀,睡在我的双肩;俯瞰苍茫高原,一切如此遥远”“我弓箭尽落,我放声大哭/我看见了兴云吐雾,飞腾于波涛之间的龙/看到了安和天下,吞吐大地的英雄;我看到了不读诗书不通古今的衣架、饭囊、肉袋、酒桶”“我一无所有,两手空空,只剩下我瘦瘦能喊出诗歌的喉咙/虽然诗歌不能当饭吃,但诗歌的力量足以塑造,无数代统治帝国的英雄”“天空不再高远,大地不再辽阔;我活在人世间空空的沉默/风已吹过,草已枯黄,白雪掩盖土壤,草根埋在高高的山岗;我骑着瘦马,在荒凉中荒凉/太阳被天空收藏,故乡荒凉在村庄,我走在江山呼啸铺成的纸上”“我的眼睛是一阵又一阵大风永远吹不落的光/我长发及腰的头颅,高悬成了今夜山顶上的月亮/我就像一束移动的光,慢慢移动在山坡上;我又如一个个音符,流动在天地这把琴的每一根弦上”“我的房里干净得如一朵雪花,一到冬天就从我天空落向天下”
54、神秘人收藏到的废稿
听罢神秘人喊叫的这些鹅毛诗句,我似乎越来越清楚本书作者唐国明想要表达什么。在一个春暖花开,面对群山的日子,本书作者唐国明来到要塞上,一个愁眉苦脸的样子。跟我说,他最近翻阅了他所有在此刻之前在某部门办的刊物上发表的东西,越看越觉得没意思,全是废稿。若多年后,他离开人世,若有人还去整理出来成书出版,那不但是浪费时间与金钱,浪费人的精力与物力。所以他想抓紧时间,进行删选整理出来,放在那部叫《零乡》的自传里,做一个章节,让后来所有的读者知道。让后来所有的研究者,不要去浪费时间,只要好好研究他整理出来的《零乡》就好。我便问他,那个章节准备叫什么题名,他说,想好了,就叫《无根的树》。一听到这个题名,好像在说我,如若皇帝真不存在了,作为我真是一棵无根的树了。待本书作者唐国明这次从要塞上与我道别后,后来神秘人来到要塞,跟我说,他收藏到了本书作者唐国明《零乡》里的一篇残稿,题名叫《就像棵无根的树,从看牛山到岳麓山》。我几乎不相信神秘人说的话。待神秘人在要塞上喝醉后,从他那个破提袋里拿出一叠纸,显摆地喊着要我看看时,我才拿了过来。一看上面留的修改笔迹,还真是本书作者唐国明的。于是我又无聊地看了起来。这些文笔,给我后来写《2021年3月19日至2023年11月14日我这样看清了本书作者:命运跋涉者、文学执着者、思想开拓者、灵魂塑造者》那篇评价唐国明的文章,增添了不少激情。
唐国明的书法:鹅毛帖
半途主义是由著名作家唐国明提出的哲学思想与文学观念。其核心观念是: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我们都是一群在途上去成就自己和天下的人。
他经典的表述为:“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唐国明通过已经发表、出版大部分草稿的《零乡》,以诗意流方式融合诗、文、史、哲、数理,将半途主义具象化为对“归属感缺失”与“人类永恒漂泊”的哲学反思,形成了独特的“鹅毛诗式的诗意流半途主义废话”文学风格。
半途主义认为人生与世界处于永恒的变化与过程中,既无绝对的起点也无绝对的终点,一切皆在“途中”。
人作为“途中人”,既不属于过去、现在或未来,也不拘泥于故乡与他乡,而是始终处于半途之上。生命的价值在于“此刻”,即“除了拥有此刻,我们一无所有”,在千难万险中,以鹅毛风范、长风情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每个人都如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一样,心中都装有一个精神上的皇帝。在《零乡》这书中,主人公唐国明是以自己为自己的皇帝,士兵是以皇帝为皇帝。
《零乡》一书中主人公,唐国明,是以自己为自己的皇帝;士兵,是以皇帝为皇帝。他们与每个都如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一样,心中都装有一个精神上皇帝的形形色色人,在长城要塞上交集,共同演绎出一部跨越几千年的史诗。展现了无归的人类为了寻找归,而艰难奋进的历程。
一个忠于自己的皇帝的士兵,一个不失鹅毛风范骨、长风情怀心,开创鹅毛诗、诗意流、半途主义,找到《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写有《零乡》、忠于自己理想的作家唐国明,与一些神神色色的人,以长城要塞为中心,共同交集出了一部从古至今,跨越几千年的话剧一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史诗。整部作品以鹅毛满天的方式,以诗意流的形式,讲述了永处半途之上、永处无归零乡状态的“我们”,为了一个归,一个此刻又一个此刻艰难奋进到今的历程。
唐国明的《零乡》是一部融合自传、哲学思考与诗意表达的长篇作品。该书被视作“诗意流”与“半途主义”文学的开创性实践,以独特视角探讨人类普遍的精神困境,被称为“一部关于我与我们被零乡的书”。
作为“百科全书式的自传小说”,《零乡》结合了文学、哲学与数学思维,通过碎片化的废话叙事展现个体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困境。书中包含2019年、2022年前后出版的《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从文学哲学上说,“零乡”是唐国明开创的一个词。通过“零乡”这一概念,指出人类处于“无根、无确定性、无依靠感”,“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此处”的状态。“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才是我们唯一的归宿。”提出了“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中、在此刻此处”,以及人类在“重复在此”里,不得不把此刻此处作为归,归于一个又一个此刻此处的哲学主题。
2025年3月14日安徽全椒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好书推荐”发布了何章平先生写的《在喧嚣中觅得诗意栖居:》一文里——称唐国明为“都市生活的诗人哲学家”。称《零乡》一书“书中的每一页都闪烁着智慧的熠熠光辉,每一章都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度叩问,如同镜子一般,清晰地映照出我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困境。”
唐国明2016年出版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的书。
唐国明说过: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编辑
唐国明,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数学家于一体,集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在《钟山》《诗刊》《鸭绿江》《延河》《星火》及其他国内外书报杂志上发表作品近100万字。于2011年开始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校对、纠正前八十回文本中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古复原方式,删除了第67回不是曹雪芹的文笔,正文中带文句汇校标注、一点精选脂批、词句注释、难字注音本的《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这部大书。此外,为传播自己的理念,唐国明于2019年和2022年陆续出版了《零乡》大部分草稿《鹅毛诗》和《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2018年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自2013年成名后,多次因学术主张、作品出版、文学话题登上热搜,最热时,一次光微博热搜阅读量就是1.2亿。
另外,唐国明在数学上——
一、发现论证了等差数列3个新规律
1、项数n相同,数差一律是d,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其和差为d与n²的乘积,即b=d×n²。如1、2、3、4与5、6、7、8;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就是它们的数差1乘以它们的项数4的平方16。如2、3、4与5、6、7。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就是它们的数差1乘以它们的项数3的平方。如2、4、6和8、10、12,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就是它们的数差2乘以它们的项数3的平方。
这个规律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证明。假如一组数为a、……、a+(n-1)d;另一组数为a+nd、……、a+(n+n-1)d,则:
b={【(a+nd)+[(a+(n+n-1)d)]】×(n÷2)}-[a+(a+(n-1)d)×(n÷2)]= d×n²。
若a前与a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a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为d(n+ n²),即:b= dn(1+n)=d(n+ n²),如4前的1、2、3与4后的5、6、7,和差就是数差1乘以项数3加3的平方,为12。如12之前的9、10、11与12之后的13、14、15,和差就是数差1乘以项数3加3的平方,为12。如12之前2、4、6、8、10与12之后的14、16、18、20、22,和差就是数差2乘以项数5加5的平方,为60。如100之前的91、94、97与100之后的103、106、109,和差就是数差3乘以项数3加3的平方,为36。如16前的1、4、7、10、13与16后的19、22、25、28、31,和差就是数差3乘以项数5加5的平方,为90。
这个规律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证明。a前等差数列为:(a-nd) 、……、a- d ;a后等差数列为:(a+ d) 、……、a+nd;则:
b= { [ (a+d)+(a+nd)]×(n÷2)}-{ [ (a-nd)+(a-d)]×(n÷2)}= dn(1+n)=d(n+n²)
同样可推导出,在项数为m的等差数前、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项数为m的等差数,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 dn(m+n)=d(mn+ n²)。如4、5、6前的1、2、3,与4、5、6后的7、8、9,和差就是:数差1×[(中间数组项数3×两边数组项数3)+两边数组项数3的平方]=18。如“14、16、18”前的6、8、10、12,与“14、16、18”后的20、22、24、26;和差就是:数差2×[(中间数组项数3×两边数组项数4)+两边数组项数4的平方]=56。
这个规律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证明。“a、a+d、……、a+(m-1)d”前等差数列为:(a-nd) 、……、a- d ;“a、a+d、……、a+(m-1)d”后等差数列为:a+md 、a+md+d、……、a+md+(n-1)d;则:
b= { [ (a+md)+【a+md+(n-1)d】]×(n÷2)}-{ [ (a-nd)+(a-d)]×(n÷2)}= dn(m+n)=d(mn+n²)
综上所述,在项数为m的等差数前、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项数为m的等差数,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dn(m+n)=d(mn+ n²)。若中间,间隔等差数,项数为0,即m=0时,则两组项数n相同、数差一律是d的整数,必然相互是连续数,其和差为d与n²的乘积,即b=dn²。
2、项数n相同、数差是d,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之和的和差,与另一项数n相同、数差是d,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之和的和差相等。如:2、4、6、8与10、12、14、16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等于15、17、19、21与23、25、27、29,两组数之和的和差,都是32。
3、从1开始的,项数相同、数差是2,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奇数,一组数之和是另一组之和的3分之1。如1、3、5和7、9、11,这两组数之和的比就是9:27。如1、3、5、7、9、11与13、15、17、19、21、23,这两组数之和的比就是36:108。【可以不看的简单证明:设每组数的项数为n,即{ [1+【1+2(n-1)】]×(n÷2)}÷{(1+2n)+ [1+2n+2(n-1)]×(n÷2)}=1/3。】
二、在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中,发现至少存在一对素数对称分布于任意大于3的整数左右两侧,且这两素数之和是此整数的2倍。即 t=[(t÷2)-q]+[(t÷2)+q]。 这一发现为哥德巴赫猜想1+1形式的成立提供了确定的支持。
三、 开创性的将3x+1猜想拓展为哲学模型,来解释宇宙万有的生成过程。通过“奇变递增为偶”和“偶变递减为奇”的运算规则,指出任何大于0的自然数最终都会落入一个特定的类似于3x+1猜想,“奇数x乘3加1,奇变递增为偶”和“偶数除以2的n次方,偶变递减为奇”的运算规则下,产生的4、2、1数字循环圈中,形成一种“万有总在途中”的通变模式。即:
……2x ↔ x ↔ (3x+1)÷2ⁿ ↔ …… ↔ 2ⁿ ↔ 4、2、1……
从而推导出宇宙星系万有的诞生与演化,不可能来自于爆炸,而是遵循类似于3x+1猜想“奇变递增为偶,偶变递减为奇”的圈套生成,最终归于“4、2、1”循环模式的形式。即:宇宙不始于爆炸,宇宙始于似递增递减的奇偶扩散造化中。
来源:作家唐国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