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榴莲、瑞士卷,到两个鸡蛋—— 压垮婚姻的“礼物”越来越轻,伤害却越来越重。
从榴莲、瑞士卷,到两个鸡蛋—— 压垮婚姻的“礼物”越来越轻,伤害却越来越重。
四川那位因妻子煮了自己留的鸡蛋而大发雷霆的丈夫,后续来了。他发帖表示“同意离婚”,但令人唏嘘的是,妻子娘家却在劝和。
表面看,这是一场鸡蛋引发的闹剧,细想下,这鸡蛋不过是根导火索。
它引爆的是长期积累的委屈、压抑和被轻视感。婚姻里这种日积月累的“小伤口”,往往比大冲突更难愈合。
暑假妻子接娘家侄儿来家小住,本是寻常事。
一顿平常的午餐,孩子们先吃光了锅里煮的5个鸡蛋。
丈夫上桌后,发现“他的”鸡蛋没了,瞬间点燃怒火。
丈夫在意的不是鸡蛋,而是在意“谁说了算”。
他一直质问:“难道我不配吃鸡蛋?” 字面在问鸡蛋,实则在强调自己在这个家中的话语权。
妻子提出补救措施说“再煮两个?”也被他果断拒绝。
他需要的不是鸡蛋本身,而是要借由鸡蛋的消失,坐实妻子的“过错”和她娘家人“越界”的行为。 平息他愤怒的唯一方式,是妻子承认“不该给外人鸡蛋”并忏悔。
其实重点根本不是鸡蛋! 桌上菜多的是,他偏要盯着没了的那口蛋,就是想找茬。
他真正气的,是媳妇把“他的东西”(哪怕是俩鸡蛋)给了娘家人。 他觉得媳妇胳膊肘往外拐了,没把他这个“男主人”放第一位。
鸡蛋一块钱一个,总共就几块钱的事儿。他自己吃行,给孩子吃?心疼!觉得吃亏了!亏大发了!
他这气,就是冲着自己老婆向着娘家人来的。
于是,媳妇彻底崩溃了,“哗啦”一下把桌子给掀了! 之后,这男的竟然抄起晾衣服的衣架,追进卧室,朝着他老婆就打!
为俩鸡蛋能发这么大火?那是鸡蛋吗?那是他在家的威风! 他觉得老婆孩子都得听他的,所有好东西都该先紧着他。
老婆掀桌是气疯了,男人追进屋里拿衣架打老婆?那就是个实打实的过错! 心眼小、脾气暴、不讲理,还家暴。
看完这四川女子的遭遇,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人就是——苏敏阿姨。这俩人婚姻的坑,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当年苏敏不也是顶着父母反对嫁了?
结果呢?婚后的丈夫精打细算到骨子里:苏敏买件衣服,他嫌浪费钱;
明明老婆全职带娃没收入,居然搞起夫妻AA制!洗衣做饭全归苏敏,老公的钱一毛不拔。
就这样,男人还动不动甩脸子。
走亲戚催他回家,半路就能被打;和老同学吃个饭,丈夫追过来骂她“不顾家”... 心寒透了吧?
想离?娘家人立刻堵嘴:“男人都这样!离了婚你住哪?孩子咋办?忍忍就过去了!”
就这一“忍”,生生熬成重度抑郁——丈夫照样当甩手掌柜,饭点回家拍桌子嫌饭慢,还骂她“不称职”。
现在看这四川女子,直播里说得多明白:结婚多年,厨房门朝哪开,丈夫都不知道!
买菜做饭搞卫生,生着孩子伺候婆家——全是她一个人的“本分”。
这辛劳换来的不是感激,是对方天经地义的嘴脸。
全网都在劝“离了吧!这男的靠不住!”
她比谁都清醒:“现在离不了,没工作没收入。”
得先回广东娘家站稳脚跟再说。
讽刺的是,那个为俩鸡蛋发疯的丈夫追去了娘家,两手空空、理直气壮,张嘴就一句:“跟我回家!”
更窒息的是娘家人的态度: “为孩子想想,别闹了”、“孩子没家多可怜”... 又是这套“忍”字诀! 正是这份软弱,把丈夫纵得更嚣张。你看他轻飘飘的“道歉帖”:
承认吵架不对,“老婆有抑郁”(好像事不关己),说完“道歉”就想翻篇;
自曝结婚没彩礼没婚礼,“骗她远嫁”因为“没钱”(毫无愧意);
结尾大方表态“同意离婚,等她回来就办”——装什么潇洒?他早算准了:
家里存款能有几个?房子是婆家的根本带不走!
抢着要俩孩子抚养权,就是吃定母亲舍不得骨肉!这不就是拿孩子当人质拴住她吗?
网上的明白人看得透透的: “这路是你自己选的!”
原来这对夫妻在2022年就闹过一次全网劝分的大动静,结果没几天俩人居然和好,还又生了孩子!
我们还能说什么?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分明就是苏敏剧本的残酷重播。
区别只在,苏敏阿姨是熬到晚年才觉醒自驾出走,而她仍在那个熟悉的苦循环里打转——或许非得把苦头尝得透透的,撞够了南墙,才会真的醒来。
旁人的警钟,终究敲不醒装睡的人啊。
来源:蘑菇暴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