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声丨“乱室佳人”成流量密码?综艺策划不能以审丑为美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3 16:20 1

摘要:13日,一则30岁女星因“家中太乱”发文致歉竟冲上热搜,其源头指向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2025》的相关内容。此事引发广泛关注,也折射出当前部分综艺节目策划理念的偏差。

13日,一则30岁女星因“家中太乱”发文致歉竟冲上热搜,其源头指向综艺节目《我家那闺女2025》的相关内容。此事引发广泛关注,也折射出当前部分综艺节目策划理念的偏差。

不难猜想,这是一出精心编排的“乱室佳人”闹剧。节目组刻意放大女星居所凌乱场景,并将其包装成话题点,再辅以“致歉”环节推波助澜,这条“家中太乱—引发热议—明星道歉”的传播链条,很难不让人质疑其背后的策划痕迹。将明星的私密空间甚至“狼狈”一面作为卖点,本质上是以满足大众窥私欲为手段的“病毒营销”。这种将“丑态”或“隐私短板”刻意暴露并推向舆论中心的炒作方式,实则是娱乐至死逻辑下的一种“审丑”狂欢。

更令人忧虑的是,此类以“真实”为名、行“猎奇”之实的策划,正在污染传播生态。节目方深谙“越不堪,越吸睛”的流量法则,不惜将镜头对准生活的混乱角落,甚至将“乱”美化为“萌点”,将“窘迫”包装成“凡尔赛式”的标签。这不仅是对嘉宾隐私和公众信任的透支,更挤占了公共讨论的空间,拉低了文化产品的格调。

综艺节目本应传递积极价值或展现真实生活的多元图景,而非沉迷于制造“伪真实”的冲突和丑态。从早期聚焦独立女性生活状态,到如今疑似策划“邋遢”人设博眼球,《我家那闺女》等节目的初心是否已迷失在流量焦虑中?当小姨妈化身整理师登场、镜头扫过一片狼藉、明星“诚恳”道歉的桥段成为固定剧本,所谓的“真人秀”还剩几分真诚?

平台为流量纵容恶俗,媒体为热度放弃甄别,观众在不知不觉中吞下精神地沟油。是该对这类病毒营销亮红牌了!传播平台、制作方乃至部分媒体,都需对此类现象保持警惕。平台算法不应为刻意制造的“丑闻”推波助澜,媒体更需审慎甄别,避免沦为低俗炒作的“扩音器”。观众也应擦亮双眼,用理性和选择权拒绝为这种以隐私和体面为代价的“丑态营销”买单。

娱乐应有底线,策划当存敬畏。综艺节目的价值,绝不应建立在将明星“家丑”外扬并供人围观消遣的基础之上。拯救被污染的传播生态,需要各方共同发力,让“星光”回归应有的体面与光彩,而非在刻意制造的“垃圾堆”里寻求曝光。(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杨光志)

来源:大河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