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暑期档收官在即,拯救市场的是《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这两匹黑马。之前曾被寄予厚望的大导演饶晓志、姜文、管虎三位导演的新作《无名之辈2》《你行,你上!》《东极岛》却集体不如预期。
潮新闻客户端 实习生 蔡泓宇 记者 陆芳
2025暑期档收官在即,拯救市场的是《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这两匹黑马。之前曾被寄予厚望的大导演饶晓志、姜文、管虎三位导演的新作《无名之辈2》《你行,你上!》《东极岛》却集体不如预期。
是什么导致了这场“名导滑铁卢”?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主要是这些导演的创作逻辑与观众需求重度分歧。说白了,就是不知道观众真正在想什么,进而无法引发情绪共鸣。
有网友表示,饶晓志凭借《无名之辈》第一部成功塑造了一群生动鲜活的小人物形象,以幽默诙谐又不失温情的叙事,触动了无数观众的心弦,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电影市场中脱颖而出。
但在《无名之辈 2》中,饶晓志似乎忘记了第一部成功的关键所在。续集中那些原本生活在社会底层、为生活苦苦挣扎的小人物,角色性格和故事走向都发生了巨大转变,而这种转变不仅让老观众难以接受,也使得影片失去了第一部所营造的那种贴近生活、真实可感的魅力。
同时,饶晓志在这部续集中野心过大,试图融入更多复杂的情节和深刻的主题,却未能处理好剧情的节奏与逻辑,导致影片整体显得杂乱无章,观众在观影过程中难以产生共鸣,口碑崩塌也就在所难免。
姜文的《你行!你上!》改编自钢琴家郎朗的成长经历,本是一个贴近生活的题材,却在姜文的诠释下落入“爹味叙事”的窠臼。
更核心的问题在于,影片中姜文将自己对父子关系的理解、对成功的认知过度放大,塑造出的郎爸形象全知全能,亢奋刻板。
在叙事节奏和表现手法上,依旧延续着他以往作品中的狂放与不羁,却未能很好地与当下观众的口味接轨。在如今这个追求平等、多元价值观的时代,姜文这种过度自我的表达,使得作品与大众之间产生了隔阂,难以实现破圈传播,即便有着强大的演员阵容和姜文自身的效应加持,也无法挽救影片的颓势。
管虎作为国内知名导演,在战争题材领域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八佰》《金刚川》的成功更是让大众对其新作《东极岛》充满期待,然而影片上映后反响平平。
《东极岛》聚焦于二战时期东极岛渔民的故事,本应是一个极具张力与情感深度的题材。但创作过程中,影片似乎过于执著于挑战水戏拍摄,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水面、水下、海岛等复杂场景的打造上,试图引领水系拍摄的新潮流,却忽略了最为核心的情感表达。
而当资深导演们在既定轨道上徘徊时,新生代导演已悄然开辟了新路径。申奥的《南京照相馆》便是例证——这部成本不超过1.5亿的影片,凭借质朴的力量征服了观众。他将镜头对准乱世中的普通人,以近乎苛刻的态度雕琢历史细节:南京城墙的砖纹被一丝不苟地复原,1937年的方言与童谣在影院中真实回荡。观众步入那间吉祥照相馆,如同触摸到民族记忆深处闪烁的微光。这份“用砖石铭刻历史”的真诚,已推动票房突破23亿,吸引超6500万人次走进影院。
动画黑马《浪浪山小妖怪》同样以小搏大,6500万成本被预测总票房17.7亿,秘诀在于将水墨画里妖怪世界的生存法则与现代职场困境巧妙交织。
小猪妖刷秃鬃毛却被问责的荒诞,精准戳中当代人的痛点;黄眉大王一句“你以为谁都能取经”,更引得银幕前的万千观众瞬间共情。
暑期档的硝烟散尽,中国电影或已迎来更健康的生态:这里没有“大导演”的特权,唯有好作品的勋章。当观众用票房为真诚投票,行业的未来便有了清晰的坐标。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