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卫星通信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拐点。随着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的快速演进和终端应用的多元化探索,这一曾经高门槛的领域逐渐向市场化、规模化迈进。在此背景下,星途智联作为一家以终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如何定位自身?又如何看待卫星通信在应急救援、低空经济等新兴场景的潜力?
通信世界网消息(CWW)卫星通信产业正迎来历史性拐点。随着中国卫星互联网建设的快速演进和终端应用的多元化探索,这一曾经高门槛的领域逐渐向市场化、规模化迈进。在此背景下,星途智联作为一家以终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如何定位自身?又如何看待卫星通信在应急救援、低空经济等新兴场景的潜力?为此,工信智媒体记者深度对话北京星途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途智联”)联合创始人兼CEO刘宇,揭秘其战略布局与未来规划。
瞄准拐点,切入卫星通信赛道
卫星通信行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积淀,当前正迎来前所未有的产业拐点。国际市场上,以“星链”为代表的低轨星座计划掀起全球风潮;国内市场中,高轨高通量卫星应用和低轨星座建设均步入快车道。在技术积累和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行业供给能力正实现质的飞跃。
“行业拐点就是我们的战略机遇。”刘宇开宗明义地指出。他认为,当前卫星通信行业已进入技术跃升期,类比新能源汽车的变革路径,唯有在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引入跨界创新思维,才能实现突破性发展。
作为中国卫星通信民用化的领导者和倡导者,星途智联团队凭借在卫星通信行业20余年的技术经验,并融入互联网时代下消费电子产品的人文体验,开创性的推出了旗下品牌——网翎及主打产品“网翎卫星上网机”,实现了卫星通信产品从价格到体验诸多革命性创举。网翎卫星上网机是中国首款民用卫星上网终端设备,它的问世标志着星途智联在民用卫星网络市场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谈及网翎等独立卫星终端与手机直连的区别时,刘宇指出,独立卫星终端和手机直连卫星的关系,就如同智能手机与iPad——虽功能有所重叠,但各自拥有不可替代的应用场景。从技术层面看,手机直连卫星主要利用S波段或中频段进行通信,而独立卫星终端则依托Ka、Ku等高频段优势,在带宽能力和场景适应性上具有显著优势。与此同时,星途智联也在积极打造“专业终端+直连技术”的融合创新方案,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市场战略布局上,星途智联的核心策略是立足高轨资源,分阶段向低轨扩展;聚焦行业市场,逐步渗透消费级领域。这一渐进式路径与我国卫星互联网“高低轨共存”的发展趋势高度契合。刘宇表示,星途智联的发展并不局限于toB或toC,短期(1~2年)聚焦行业增量市场,中期(3年)布局消费级领域,致力于通过创新终端和场景方案,推动卫星通信的规模化应用。
刘宇还强调,星途智联“以用户为中心”构建核心竞争力,其深入巡检、低空经济等行业场景,通过渠道网络精准识别用户痛点;摒弃传统“参数竞赛”模式,建立“需求反推”机制,坚持基于实际应用场景的产品开发逻辑。“这种用户驱动的产品策略已取得实效,未来将继续深化这一理念,在行业深耕中积累能力,为消费级市场突破奠定基础。”
深入一线,服务“大应急”
经过近三年的商业化实践,星途智联已逐步构建起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现阶段我们主要服务于行业用户和准专业级用户群体,业务场景覆盖度持续提升。”刘宇介绍道。
在商业应用层面,星途智联已形成多元化应用矩阵:为户外旅行组织的无人区探险活动提供可靠通信保障;支持MCN机构或自媒体在偏远地区开展户外直播;保障影视剧组在野外取景的拍摄;为大型户外赛事提供稳定的通信保障。以八百流沙戈壁极限赛为例,作为赛事唯一官方卫星通讯合作伙伴,星途智联成功实现了为赛事视频实时回传、全程直播及运动员数据上网等综合服务。
在应急通信方面,网翎上网机展现出独特的技术优势。与手机直连卫星的窄带传输(语音、短信)不同,网翎上网机可实现宽带传输,支持高清视频回传,这一能力在灾害救援中具备关键价值。例如,湛江电信采用网翎设备,将4G/5G 基站通过网翎卫星上网机连接卫星链路,从而在光纤中断的情况下快速恢复网络信号。
从区域应用特点来看,西部地区重点解决通信盲区问题,网翎卫星上网机可服务于消防应急、电力巡检、森林防火等行业需求。东部网络覆盖较好,主要满足应急保障需求。以去年海南台风灾害为例,全省3万中断基站仅配备100台卫星终端,远低于美国应对同级灾害时部署的万台规模,凸显我国应急通信能力的显著缺口。
刘宇指出,在网翎上网机进入市场前,卫星通信终端面临两大核心痛点:一是操作门槛高、设备复杂,需要大量测试、培训甚至上门服务才能使用。二是终端价格高昂,通常需数十万元,如西南某省消防总队可能仅配备4~5台卫星终端。而网翎上网机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成本大幅下降和易用性的显著提升,推动服务下沉至市县层级(如云南、甘肃的市县单位),使卫星通信从“奢侈品”变为实用工具,极大拓展了应用范围。同时,产品能力的突破催生了诸多创新应用场景,如光伏电站智能巡检、电力巡检无人机协同作业,这些“计划外”的应用,印证了网翎带来的行业变革价值。
由此可见,通过持续创新,星途智联不仅助推卫星通信服务的普及化,更推动了行业应用范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控”转型升级。在电力巡检、森林防火等领域,星途智联的解决方案还构建了全新的预防性安全保障体系,这正是“大应急”理念的最佳实践。
跨界融合,拓宽增量市场
在数字化转型步入深水区的今天,星途智联在深耕卫星通信主业的同时,还战略性切入低空经济和AI赛道,释放技术协同效应。
在低空经济领域,当前无人值守自动巡检无人机受限于地面网络覆盖,难以在偏远山区等盲区部署,而通过卫星通信终端配套产品,可实现无人机全域联网能力,释放其全部潜力。
“在市场推广过程中,星途智联敏锐地捕捉到卫星通信终端与无人机在多个行业应用场景中天然的契合点,这直接促成了与大疆的合作。”刘宇表示,通过双方技术团队的紧密协作,成功将卫星通信能力融入无人机应用生态。这不仅拓展了无人机在电力巡检、森林防火等场景的应用边界,也为卫星通信开辟年规模超百亿的增量市场。
在AI方面的应用,则源自星途智联清晰的战略认知:以“通信+AI”双轮驱动,打造复合型技术能力。刘宇指出,卫星通信技术本身是基石,必须在成本、用户体验、性能指标等核心维度做到极致。在此基础上,星途智联致力于将先进的软件核心算法与AI技术深度融入卫星通信解决方案,为行业客户创造超越传统连接的、更强大的附加价值。
“这一融合方向是星途智联当下重点投入的领域,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刘宇表示,预计年内将推出AI增强型新产品,推动卫星终端实现从“连接工具”到“智能解决方案”的升级。
扎实突破,成就“三个领先”
刘宇认为,卫星互联网的发展恰似一场足球比赛,可清晰地划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当前阶段)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重点突破卫星制造、火箭发射等关键环节,目前该阶段已近尾声,预计未来一年内产业重心将逐步转移。下半场(未来阶段)则聚焦应用创新,着力开发终端产品和多元化服务,充分释放基础设施的产业价值。
当前中国卫星互联网发展的主要矛盾,在于应用推广与生态建设明显滞后于基础设施建设。从产业链协同发展视角来看,上游企业应加快市场化转型,打破封闭体系,充分发挥基础设施效能;下游企业需持续推动终端技术和应用场景创新,为产业规模化奠定基础。这种上下游协同发展模式,正是推动产业进入“下半场”的关键动力。
作为国内领先的终端与应用服务商,星途智联正积极推动产业重心向下游转移,加速卫星通信应用落地与生态建设。刘宇强调,对于下游企业而言,现阶段的核心任务并非同业竞争,而是共同推动技术创新、降低部署成本、拓展应用场景,只有通过协作共建生态,才能真正做大产业蛋糕。
基于此,星途智联秉持“看五年、想三年、扎实做好一两年”的战略节奏。未来五年,其将致力于成长为三方面的领先者:一是领先的终端提供商,让设备渗透各类消费级和行业级场景;二是卓越的信息服务商,整合核心软件算法与AI技术,提供超越连接的增值服务;三是具备复合能力的价值创造者,打造“高性能终端+高价值服务”的复合竞争力。
结语
立足产业“上半场”,面向“下半场”,星途智联正以差异化产品、场景化创新和生态协作,书写一条独特的成长路径。其布局不仅回应了产业痛点,更折射出中国卫星互联网从技术追赶到应用引领的转型野心。这条赛道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来源:通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