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她的美,自带聚光灯效果,似乎生来就该万众瞩目,但当所有焦点都只剩下外表,这份“蜜糖”便悄然变成了“毒药,这毒药的效力,在现象级综艺《奔跑吧》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她身影初现,不仅常驻的男嘉宾们集体失态,就连当时的“顶流”鹿晗也显得手足无措。
迪丽热巴站在镁光灯下,那张脸几乎自带滤镜般美得不可思议!人们盯着她,不是因为她说了什么惊天动地的话,也不是因为她绯闻缠身,只因为她漂亮。
时间就是这么无情,把“漂亮”这两个字反复刷在她名字上,仿佛她的全部,她并未选择安安分分等美貌褪色后逐渐被遗忘,相反,有些事她偏不信那个命。
她的美,自带聚光灯效果,似乎生来就该万众瞩目,但当所有焦点都只剩下外表,这份“蜜糖”便悄然变成了“毒药,这毒药的效力,在现象级综艺《奔跑吧》里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她身影初现,不仅常驻的男嘉宾们集体失态,就连当时的“顶流”鹿晗也显得手足无措。
节目组更是顺水推舟,在心跳对决环节中,两人对视,鹿晗心率飙升,屏幕内外观众的“血压”也跟着一同起伏,“陆地夫妇”这对CP应运而升,热度一时无两。
台湾狗仔葛斯齐又添了一把火,爆料两人同游日本,将这股臆想推向顶峰,可谁知,就在众人几乎信以为真时,迪丽热巴方面火速辟谣,姿态坚决,像身后有猛兽追赶一般急于撇清。
这还仅仅是开胃小菜,围绕着她的美貌,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轻易发酵成满城绯闻,与黄景瑜合作《幸福,触手可及!》后,硬汉与艳丽女星的组合,恰好填补了大众对“小说情节照进现实”的浪漫幻想。
紧随其后的,是持续数年,至今未止的恋情传闻:男方被拍到出入女方小区,女方深夜进入男方酒店彻夜未出,这些捕风捉影的说法从未被证实,却经久不衰,甚至演变成一种荒诞的固定模式——只要迪丽热巴稍作休息,远离公众视线。
关于她“秘密怀孕生子”的谣言便会立刻卷土重来,若不是她需要时常带着新作品亮相,这类传闻恐怕会更加离谱荒诞。
但她显然不甘于只被视作一件易碎的艺术品,在这份“野心”的萌芽与生长过程中,昔日老板兼引路人杨幂的影响举足轻重,迪丽热巴曾哽咽着说,杨幂对她而言亦师亦友,是生命中的贵人。
而杨幂也曾毫不掩饰地夸赞她是“最努力、最有天赋的演员之一”,当年,杨幂以近乎“奶妈”的姿态,在自己的热门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塞满了嘉行旗下的新面孔。
正是这种不遗余力的“托举”,才让迪丽热巴凭借“凤九”一角成功出圈,尽管杨幂的粉丝多有微词,但这种模式确实为公司和新人带来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如今,二人已分道扬镳,但这段亦师亦友、亦敌亦友的复杂关系,深刻烙印在迪丽热巴的职业道路上。
有趣的是,她们的演艺轨迹也出现了某种奇妙的重叠:都曾因灵动表现备受赞誉,也同样被质疑戏路受限,只能扮演“花瓶”角色,杨幂早已通过一系列作品打破了这种固有印象,迪丽热巴也默默选择了相似的突围之路。
然而,这条路远没有外界看起来那么坦途,手握顶级资源的她,所处环境可能比想象中更为艰难,有传言称,她的公司在资源配置和后续支持上并不完善,甚至存在过度压榨,导致她一度十几年未能回家。
甚至在拿下金鹰奖时,非但没能获得满堂喝彩,反而招致铺天盖地的质疑与嘲讽,即便后续有《长歌行》、《安乐传》等作品维持热度,那些负面声音也从未消散,在如此“黑红”体质的裹挟下,外貌带来的优势,很多时候反而成了前进的沉重包袱。
面对这一切,迪丽热巴没有“认命”,而是选择了主动出击,公安打拐题材刑侦剧《利剑玫瑰》,正是她递出的“武器”,消息一出,质疑声便四面袭来,无非是“流量明星演正剧”和“冷门题材难出圈”等老生常谈。
但这一次,迪丽热巴显然是下了血本,准备彻底告别“花瓶”形象,她在剧中饰演打拐办主任邓妍,一个与她过往所有角色都截然不同的人物。
华服和精致妆容被朴素的警服与素颜取代,为了塑造角色,她提前进入公安局体验生活,跟随民警蹲点,参与审讯,学习办案技巧,甚至接受了长时间的特警格斗训练。
许多危险场面,她都选择亲自上阵,没有使用替身,这种敬业程度,本身就是对外界质疑最有力的回击,她亲手打破那个将她供上神坛,也牢牢囚禁住她的华美外壳。
《利剑玫瑰》开播后意外走红,口碑与热度齐飞,这部剧的成功,不仅在于故事本身,更在于迪丽热巴所展现出的破釜沉舟般的决心。
此前,她在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和《开始推理吧》中,凭借细腻又直率的性格积累了不少路人好感,这些好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多年来的负面评价。
而《利剑玫瑰》的出现,则是一次决定性的反击,让她终于有机会将大众的注意力,从她的私人生活,转移到她的专业能力上。
真正的转折点,来自于《人民日报》的点评,官方媒体发文,称赞《利剑玫瑰》取材真实案件,拍出了“打拐”故事的现实纵深,让观众对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的艰巨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文章中,迪丽热巴的作品被重点提及,她敬礼的造型照也被央视选用,这篇点评的分量不言而喻,它不仅是对这部剧社会价值的高度认可,更是对迪丽热巴演技和职业选择的间接肯定。
对于在娱乐圈浮沉,尤其渴望摆脱流量标签的艺人而言,官方的认可,几乎是职业生涯转型的终极加冕,毕竟,儿女情长终有时效,而反映社会现实、传递正能量的作品,才更具持久的生命力。
这一次被官方点名,无形中宣告了迪丽热巴的阶段性胜利,她用一部作品证明,自己追求的远不止于皮囊的光鲜,她没有沉溺在古偶的舒适区,而是主动迈向了更具挑战性的领域。
这场胜利,是她一步步走过泥泞,与那些“捕风捉影”的绯闻和“空穴来风”的谣言缠斗多年后,为自己赢得的铁证,一次成功的转型,是否足以彻底改写大众对她长达十年的刻板印象?这或许还是一个未知数。
美貌这把双刃剑,依然悬在她的头顶,但至少,她已经用行动证明,自己拥有挥舞这把剑的主动权,顶流的位置或许从不是静态的,而她正用自己的方式,在众目睽睽之下,重新定义属于自己的那个坐标,春天,似乎已经不远了。
迪丽热巴一路走来无疑是掌声与质疑并存,但她没有放弃也没有走错,身为演员的迪丽热巴依旧不改演员初心,给观众带来好作品,你们对此怎么看呢?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百度百科、人民日报
来源:青史难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