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太奇怪!河北极端暴雨,河南严重干旱,听听专家怎么解释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3 20:05 3

摘要:今年这个夏天真是格外奇怪。河北暴雨如注,洪水漫过街道,城市一片汪洋;而仅仅一省之隔的河南,却是另一番景象:农田龟裂,本该青翠的玉米叶子焦黄卷曲,遇个火星都能点着。为何同处一片天空下,气候为何如此“反差”?

今年这个夏天真是格外奇怪。河北暴雨如注,洪水漫过街道,城市一片汪洋;而仅仅一省之隔的河南,却是另一番景象:农田龟裂,本该青翠的玉米叶子焦黄卷曲,遇个火星都能点着。为何同处一片天空下,气候为何如此“反差”?

这是偶然的天气波动,还是隐藏着更深层的气候密码?更关键的是,饱受干旱之苦的河南等地,什么时候又可以迎来甘霖?

最近几天,相信河北北部的朋友们都很难熬。7月下旬,保定、承德等地持续遭受暴雨袭击。气象记录显示,7月24-25日全省平均降水量34.7毫米,易县更出现单日448.7毫米的极端降雨,这一数值已超出当地月均降水总量。

如此罕见的强降水引发了严重洪涝灾害。北易水河上的桥梁被冲毁,涿州城区大面积内涝,阜平县紧急转移群众约4.6万人。

面对灾情,国家应急管理部迅速调拨2.3万件救灾物资,包括毛巾被,折叠床等,救援人员驾驶皮划艇挨家挨户转移受困居民。各地政府也启动预案,抢修受损的基础设施,有序恢复交通,电力,通信等民生服务,同时加紧修复水库堤坝,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而一省之隔的河南,却是另一番焦灼景象。从5月起,雨水仿佛见了河南就“绕道走”。截止7月末,商丘的虞城县,今年以来累计的降雨只有171.5mm,比往年少了七成,大片大片的土地开裂。

农作物受损尤为严重:玉米叶片卷曲枯萎,大豆荚果干枯易碎。全省有323万亩农田无法按时播种,尤其是河南东部,安徽北部一带,其干旱程度已经堪比新疆沙漠。同时,地下水位也一路下滑,很多居民用水都成了问题。

其实,河南的旱情早已不是头一遭。2023年夏天,这里创下1951年以来最少雨的纪录;2024年又连续60天“滴雨未落”。 气象专家分析指出,过去50年间,中原地区干旱出现的频率已显著增加,这可能是气候系统发出的重要警示信号。

河北洪涝与河南干旱并存的极端局面,其核心驱动在于大气环流出现了显著的阶段性异常。一个关键角色是“副热带高压”,这是大气环流的一大组成部分。今年7月,它却一反常态地出现罕见北移,以异常强大的态势长期控制华北地区上空。

这一高压带携带了丰沛水汽的暖湿气流,持续影响河北,引发保定、承德等地,最终造成了创纪录的特大暴雨。

而高压中心区域盛行强烈的下沉气流,控制了的河南、安徽等地。当空气下沉增温、湿度剧减,就抑制了云层的形成和发展,使得晴空万里、烈日炙烤成为常态。河南等地因此陷入长时间,高强度的高温干旱之中。

近些年来,此类极端“旱涝并存”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已明显上升。特别是中原地区,对比50年前,干旱事件的发生频率已显著上升了52%。

这一现象折射出全球气候系统的深刻变化。以"副热带高压"为代表的天气系统,其强度、位置和持续时间的异常变动,正在强化区域降水的极端分化,使得"涝区更涝、旱区更旱"的恶性循环风险不断攀升。

不过,根据最新的气象预测,一股弱冷空气预计将在8月6日到7日南下。它有望与暖湿气流在黄淮一带“碰头”,给河南地区以及安徽北部带来一场期盼已久的降雨。持续多日的极端高温天气将得到暂时缓解,预计气温可下降3-5℃。

面对这样“水火交融”的极端天气,我们普通人更应该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对于正在经历“高温持久战”的地区,一定要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将户外活动放在早晚相对凉爽的时段,避开正午前后(10点至16点)。外出时务必做好防晒措施,随身携带含电解质饮品和防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这里要特别对顶着烈日抗旱保苗的河南农民朋友多说几句。最近田间的温度,特别是午后的温度,极端情况下体感温度甚至可能突破50℃,这已经不是一般的“热”了,而是实实在在的危险环境。

在这种极端高温下劳作,身体负担非常大,非常容易引发中暑,甚至热射病,这可是会危及生命的。千万要记住:身体才是最重要的本钱! 一定要量力而行,庄稼荒废也就一季的事,但生命只有一次!自己的健康和安全才最重要!

另外,暴雨洪水的威胁同样不能小觑。强降雨来临时,像下沉式立交桥,地下通道等低洼区域极易形成积水险情,建议市民提前规划路线,尽量绕行这些危险地段。平时车里最好备个安全锤之类的破窗工具,万一被困,这可是重要的逃生保障。

住在山区或者打算去山区游玩的朋友更要提高警惕,尤其注意山洪灾害。记得多关注气象预警,如果发布针对你所在的山区河谷地带的预警消息,千万别犹豫,听从安排,提前转移到安全的高地避险。

平时可以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应急演练,熟悉逃生流程和避难场所,真遇到紧急情况时,心里有底,行动也能更有序。毕竟多一份准备,就多一份安全。

这场横跨河北与河南的"水火劫",已经不再是偶然突发的的天气插曲,而是气候系统失衡的表现。这意味着,未来我们可能面临更多"极端并存"的灾害,暴雨与干旱,或将成为常态化的生存挑战。

面对不可逆的气候变局,个体的科学防御与集体的未雨绸缪至关重要。农民需警惕高温劳作的生命风险,市民应掌握洪涝避险技能;日常节水节电,关注预警,参与社区演练,都是构筑安全防线的基石。此刻的每一分准备,都是对未来的负责。

来源:森罗万象原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