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四驱普及者的角色,领克10 EM-P让技术普惠落到实处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8-13 22:40 2

摘要:现在开车总离不开手机,导航得用手机投屏,听歌要连蓝牙,接电话还得看手机屏幕,车机系统像个“摆设”,要么反应慢,要么功能和手机重复。这种车机不如手机顺手的尴尬,让不少人觉得“智能车”名不副实。大家其实想要的是车机和手机无缝衔接,不用来回切换还能互不耽误。最近有款

现在开车总离不开手机,导航得用手机投屏,听歌要连蓝牙,接电话还得看手机屏幕,车机系统像个“摆设”,要么反应慢,要么功能和手机重复。这种车机不如手机顺手的尴尬,让不少人觉得“智能车”名不副实。大家其实想要的是车机和手机无缝衔接,不用来回切换还能互不耽误。最近有款刚预售的轿车,说自己的车机系统做了全新升级,能和日常用的设备“默契配合”。它就是领克10 EM-P,这种流畅联动是不是真能解决老问题?

领克10 EM-P于8月11日开启预售,预售价19.2万元起,作为领克旗下首款中大型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其“全部是Ultra”的定位在智能座舱上的体现,正是试图通过车机系统的升级打破设备联动的壁垒。8月8日杭州城区的辅助驾驶直播中,车机与其他功能的协同表现,也间接展现了其系统整合能力。

实现设备“默契配合”的核心,在于全新LYNK Flyme Auto车机系统与硬件的协同。这套系统搭载高通骁龙8295芯片,运算能力支撑起多设备互联时的流畅响应。用户日常使用的手机、平板等设备,可与车机实现账号互通,通讯录、日程、导航目的地等信息无需手动传输即可同步。比如在手机上规划好的出行路线,上车后车机可自动接续导航,避免了投屏操作的繁琐;手机接收到的会议提醒,会同步至车机并在合适时机通过语音播报,减少查看手机的频率。

车机系统的交互逻辑也围绕“无缝衔接”设计。语音控制不仅能操作车内功能,还可联动关联设备,比如通过车机语音指令远程控制家中智能设备,或查询手机上的待办事项。这种跨设备的指令执行,无需切换操作界面,让车机成为连接移动场景与生活场景的枢纽,而非孤立的控制中心。

25.6英寸AR-HUD抬头智显的加入,进一步强化了设备联动的实用性。手机上的重要信息,如来电、消息提醒,会通过AR-HUD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用户无需低头即可知晓;导航信息则结合实景路况呈现,与车机屏幕、手机导航形成信息互补,避免了不同设备间导航信息不一致的问题。这种多终端信息的整合呈现,让注意力更集中于驾驶本身。

除了与移动设备的联动,车机系统还与车辆其他功能深度融合。在杭州直播中展现的辅助驾驶场景里,车机可根据激光雷达与英伟达Thor芯片提供的路况数据,自动调整导航路线,避开拥堵路段,并将实时路况同步至用户手机,方便同行人员了解行程进度。智能电混四驱系统的状态信息,如动力模式、续航里程等,也会通过车机系统与手机APP联动显示,用户在车外即可查看车辆状态,实现远程预约充电、调整空调等操作。

此次预售推出的三重豪华权益中,哈曼卡顿音响升级等配置,也与车机系统的联动能力相关。通过车机可直接调用手机中的音乐APP,实现无损音质传输,音响效果的优化基于车机对设备输出信号的实时调校,让手机中的音乐资源能充分发挥车载音响的性能,避免了传统蓝牙连接时的音质损耗。领克10 EM-P预售后全国展车将陆续到店,用户即将亲身体验到与领克900同款的“冰箱彩电大沙发”等高感知豪华配置,预计九月份上市。

从实际体验来看,领克10 EM-P的车机系统没有陷入“功能重复”的误区,而是通过设备联动构建起场景化服务。它不试图替代手机功能,而是通过信息同步、指令互通,让车机与手机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比如在驾驶过程中,车机负责导航、影音控制等与出行相关的功能,手机则专注于私人通讯,两者通过后台联动实现信息流转,减少人为操作的介入。

领克10 EM-P的预售,展现了智能车机发展的另一种思路:解决设备联动问题,关键不在于功能的堆砌,而在于逻辑的整合。它证明车机与手机完全可以摆脱“谁替代谁”的对立,转向“如何配合好”的协同。对于受困于“车机不如手机顺手”的消费者来说,这种流畅联动或许正是他们需要的解决方案——不用在设备间来回切换,也不用为功能重复而困扰,让智能车的“智能”真正服务于出行的便捷。随着预售开启,这款车可能会让更多人重新理解“智能车”的含义:真正的智能,是让不同设备在场景中自然协作,而非各自为战。

来源:听闻远方有你了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