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暑期档临近尾声,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国产动画片《浪浪山小妖怪》如黑马杀出重围。8月11日,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5.74亿元,刷新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更令人瞩目的是,这只无名小猪妖以市井悲欢,竟唤起无数观众心中强烈共鸣
暑期档临近尾声,一部名不见经传的国产动画片《浪浪山小妖怪》如黑马杀出重围。8月11日,据猫眼专业版数据,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累计票房突破5.74亿元,刷新中国影史国产二维动画电影票房纪录。更令人瞩目的是,这只无名小猪妖以市井悲欢,竟唤起无数观众心中强烈共鸣,其引发的社会讨论热度,早已远超票房数字本身。
《浪浪山小妖怪》影片核心剧情并不复杂:一只底层小妖怪在浪浪山妖怪集团中挣扎求生。然而正是这平凡设定,却成为当代职场人命运投射的绝妙隐喻。小猪妖日夜奔波完成“熊教头”下达的KPI,理想在重复劳动中消磨,尊严在反复无常的命令前被轻易践踏——这一幕幕让无数观众在影院灯光下看见了自己疲惫的影子。影评人李静指出:“小猪妖渴望‘走出浪浪山’的挣扎,精准戳中了当代职场人无处安放的焦虑与突围的渴望。当它被命令反复刷洗一口永远不可能刷干净的锅时,那种荒诞而深重的无力感,引发的是整个影厅含泪的苦笑。”
影片对职场生态的辛辣呈现,被观众自发解构成极具传播力的“职场黑话”表情包:“方案按您意思改回第一版了。”“马上到,还在浪浪山赶工。”……这些带着自嘲的二次创作,如野火般燎原网络。社交媒体上,#人人都是浪浪山的小猪妖#话题阅读量已超十亿。观众在戏谑中宣泄,也在共鸣中相互慰藉。影片未刻意说教,却以悲悯之心照见现实,让观众在笑声与泪水中完成了对自身处境的某种精神突围。
《浪浪山小妖怪》的视觉呈现同样惊艳。制作团队以“东方新水墨”为美学核心,将传统山水画的留白意境与灵动笔触完美融入动态叙事。浪浪山的云遮雾罩、妖怪洞府的光影斑驳,都透着中国古典美学的含蓄隽永。动作设计更是别出心裁,以水墨晕染之姿呈现法术对轰,用行草般的飘逸线条勾勒打斗场面,创造出既古典又新锐的视听奇观。“我们不想重复已有的日式或美式风格,而是回到《山水情》等向老前辈们汲取营养。每一帧画面,都是对水墨能否‘活’在当代银幕的一次实验。”团队自主研发的“墨韵”动态渲染系统,成功解决了传统水墨元素在三维动态表现中的诸多技术壁垒。动画学者林风评价:“《浪浪山》真正将水墨从‘美术背景’提升为驱动叙事的‘视觉语言’,为国产动画的美学探索开辟了极具价值的新路径。”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看过之后由衷赞叹:“这是顾恺之《洛神赋图》的美学精神在数字时代的重生。”
《浪浪山小妖怪》的成功,远不止于“票房黑马”的光环。它以精良国风制作承载普世共鸣主题,用一只底层小妖的悲喜,撬动了整个社会的情感共振。当观众为那只怀抱“想去山外看看”朴素梦想的小猪妖落泪时,不仅是为角色,更是为自己心中那个尚未被现实磨平的渴望。它证明了国产动画可以扎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同时精准捕捉当代人的精神脉动。这只从水墨山水中走出的小猪妖,已然成为这个夏天最令人难忘的文化符号,也为后来者照亮了方向——唯有真诚关照现实,深刻表达当下,才是国漫崛起最坚不可摧的浪浪山。
暑期档鏖战正酣,中国动画电影市场迎来前所未有的盛景。一边是《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票房余威未熄;另一边则是名不见经传的《浪浪山小妖怪》异军突起,以黑马之姿不断刷新票房成绩。两部作品在2025年的交相辉映,以截然不同的艺术路径,共同书写着国漫崛起的多元叙事。
从制作方面来看,《哪吒2》延续了彩条屋神话宇宙的工业化制作路径,耗资数亿打造的视觉奇观继续刷新国产动画技术天花板。雷震子翼展掠过的云层粒子特效,四海龙王水漫陈塘关的流体动力学渲染,每一帧都在彰显中国动画重工业的成熟实力。而《浪浪山小妖怪》则开辟了另一条“以小博大”的破局之路。这部制作成本仅2000万的中等体量作品,凭借精准的社会洞察与极致的美学创新,在《哪吒2》的巨浪中开辟出独特航路。更值得玩味的是,两部影片的观众重合度不足30%,《浪浪山》以35岁以上职场人群为主要受众,填补了动画电影长期缺失的成人市场空白。
从表现主题上来看,《哪吒2》演绎的是“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英雄成长史,《浪浪山小妖怪》却将镜头对准了神话世界里的无名之辈。那只没有名字的小猪妖,在浪浪山妖怪集团的底层挣扎求生:被熊教头强迫用鬃毛刷洗千年油锅,因创新制作弓箭被上司斥为“无用功”,深夜加班时仰望星空的疲惫侧影……这些场景在社交媒体引发同情共鸣。“《哪吒》让我们仰望英雄,《浪浪山》教我们凝视自己。”资深影评人周黎明指出,“前者是理想主义的浪漫宣言,后者则是现实主义的生存寓言。”数据显示,影片中“刷锅”“改方案”“狼大人画大饼”等职场隐喻场景,引发观众集体观影笑泪次数平均达9.2次/场。更形成文化现象的是,“浪浪山”已成为职场文化的新代名词。诸多企业HR自发组织包场,有科技公司将“小猪妖精神”写入新员工手册,提醒管理者“看见每个平凡创造者的价值”。
如果说《哪吒2》以雷霆之势验证中国动画的工业上限,那么《浪浪山小妖怪》则用毛笔尖的温柔力量撬动了情感共鸣的深层结构。前者代表着重资本、高技术、大IP的产业主干道,后者则开辟了轻资产、强人文、精定位的创新小径。正如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所言:“两部现象级作品的同时成功,标志着国产动画进入多元共生新阶段。《哪吒》系列证明我们具备比肩好莱坞的工业化能力,《浪浪山》则昭示着中华美学现代表达的无限可能。它们如同太极阴阳,共同构成中国动画健康生态的完整图谱。”
《山河为证》:以光影史诗铭刻抗战精神
纪录电影《山河为证》是首部全景式展现中国人民14年抗战艰辛历程的影片,将于8月15日全国上映。
纪录电影《山河为证》在整合海量珍贵影像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数字修复与艺术再造相结合的方式,真实再现从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历史进程,深刻讲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长达14年的救亡图存史,反映了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生动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影片除涵盖常见的史料素材外,更纳入了苏联导演卡尔曼来华拍摄的珍贵影像,其中部分镜头为国内首次披露,将中国军人浴血奋战的真实战场景象,与英姿勃发的鲜活人物特写交相辉映,生动镌刻出战火里的中国人不屈的精神面貌。
据主创透露,影片深入挖掘真实影像与史料,依托党史、军史、抗战史等领域权威学者组成的专家顾问团队来保障全片内容经得起严谨考证。同时,结合当代先进的视听艺术表现工具与手法,让凝固在历史中的画面重焕生机,赋予这段血与泪的历史以鲜活的面孔和炽热的心跳,为影片注入直击人心的强大力量。主创团队以敬畏之心从海量尘封的影像资料中连点成线,2万字精心打磨的文稿、104分钟的凝练叙事,立足全景式呈现、坚守真实性原则、创新影像表达,展现了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屈不挠、浴血奋战的伟大抗战精神。
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重点电影,《山河为证》秉承严肃的史学态度与高度的艺术责任,不仅是对那段烽火年代的崇高致敬,更激荡起穿越时空的精神共振。影片通过诸多铁证史料,构筑起一座关于抗争与胜利的永恒丰碑。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周洁片方供图
来源:青岛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