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银发经济成为拉动内需、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引擎。发展银发经济,不仅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创造品质生活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挖掘消费增长新动能的重要方向。济南作为山东省会,截至2024年底,济南户籍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06.22万、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速,银发经济成为拉动内需、提升民生福祉的重要引擎。发展银发经济,不仅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创造品质生活的重要举措,也是扩大内需、挖掘消费增长新动能的重要方向。济南作为山东省会,截至2024年底,济南户籍60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206.22万、占比24.93%,如何破解养老难题、激活消费潜力,成为城市治理的关键课题。
近年来,济南通过政策创新、市场供给、科技赋能等多维举措,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既回应了老年群体的现实需求,也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特色的养老途径。
激活养老服务消费首先需要政策精准发力。济南敏锐捕捉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机遇,将居家适老化改造纳入补贴范围。制定出台《济南市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实施细则》,发布《济南市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产品清单》,覆盖6大类14小类近2200种产品,包括智能护理床、外骨骼机等实际需求大、使用率高的产品。截至8月4日8时,济南共发放补贴券2903张,补贴2573人,实现销售收入1755.53万元,使用国补资金496.48万元,在全省13个已开展适老化补贴的城市中排名第一。政策的精准发力,不仅降低了老年人居家改造的经济负担,还刺激了适老化产品市场的繁荣,形成“政策红利—消费增长—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打造“家门口”养老生态需要市场多元化供给。近年来,济南大力发展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历下区创新推出“银发市集”,整合政府、市场、社会三方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沉浸式公益性志愿服务以及适老化改造、健康监测等特色服务。在历城区唐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家属们白天把老人送到服务中心,傍晚下班再接回家,这种“幼儿园式”托管的解决方案,可谓是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组合升级版”。此外,在培育壮大养老服务市场主体方面,济南支持养老服务规模以上企业拓展业务、优化服务,持续扩大服务市场和客户群体,实现跨区域运营、规模化发展和营收、工资双增长。全市新增养老服务规模以上企业5家、达到12家,1-6月份实现营收0.8亿元,同比增长16.9%。从“一站式”养老消费场景到老年人“15分钟生活圈”的专业服务,这些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不只是一个个冰冷的数据,更是济南实实在在对老年人温暖的托底。
“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是科技赋能全周期的养老服务。作为国内首个生活服务领域大模型,“丽阳雨露”大模型将480万条母婴护理实操信息、27类慢性病照护方案、1900种家庭应急处理案例通过算法转化为大数据模型,为服务人员每日进家入户赋能。同时,济南依托数字化手段优化养老服务流程。云闪付APP上线“鲁换新”适老化专区,实现补贴申领“指尖办”;齐鲁壹点搭建“银龄好品馆”线上平台,方便老年人选购适老化产品。济南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既保留传统服务渠道,又逐步引导老年人适应智能化服务,有效降低了“数字鸿沟”带来的服务障碍,这种人性化的考量,让养老服务更贴近群众真实需要。
如今,我们在谈到很多发展话题的时候,往往会提到“未来已来”。对于“养老”这一话题来说,未来正是我们自己变老之后的时光。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需求真实地摆在每一个人面前。济南的种种创新实践,不仅让老年人享有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也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这座“泉城”正用温暖与智慧,书写着人口老龄化的“济南答案”。(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 邢晓然)
本文来自【爱济南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