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难而上!妇科手术遇上“咳咳咳” ,一妇婴麻醉团队支起生命气道

360影视 2024-12-17 18:16 3

摘要:小小气道,关乎生死。无影灯下,一妇婴手术麻醉科团队紧密配合,为患者顺畅呼吸支起一方宝贵“天地”。

你知道吗

手术前得了呼吸道疾病

最着急的是麻醉科医生

这意味着

麻醉的风险大大增加

像气道堵塞

甚至窒息等意外

随时可能发生

……

小小气道,关乎生死。无影灯下,一妇婴手术麻醉科团队紧密配合,为患者顺畅呼吸支起一方宝贵“天地”。

无声却动人的这一幕,就发生在不久前。

“咳……咳咳……医生,我想做手术。”

近日,一位患盆底疾病的老年患者爱芳(化名),慕名找到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同济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科(盆底与泌尿方向)主任、主任医师吴桂珠,希望通过手术解除长期病痛。

然而,术前检查却显示,事情并不简单。

检查提示,爱芳存在气管憩室,平素还合并哮喘。由于憩室常会滞留痰液,她平时也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这种情况为麻醉带来巨大挑战。

气管憩室,是指突出于气管和支气管腔外的囊性病变。成人的气管憩室壁通常仅由呼吸道上皮组织形成,缺乏平滑肌或软骨支撑。因此,憩室的管壁较正常气管组织薄弱,任何导致气管内压力升高的原因均可导致憩室穿孔破裂,如全麻气管插管时导管尖端误入憩室,气管导管的套囊卡压,套囊没有封闭在憩室下段而导致正压通气时气体进入憩室等。憩室破裂会发生气胸、纵隔气肿等威胁生命的严重并发症。

病人情况特殊,多学科会诊立即开展。

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程杰军首先进行了CT气道三维重建。结果提示,气管右后方存在一个大小约28毫米*20毫米的憩室,且该憩室推压气管向左偏移,憩室距离气管隆突仅5.7厘米。

这一检查结果让本就复杂的情况雪上加霜。要知道,鉴于气管导管套囊到导管尖端的长度恰好是5.5厘米,与5.7厘米相差无几。

对于手术麻醉医生而言,开展手术面临着多个难点——如果气管导管插入过深,则容易发生单肺通气;如果略浅,则又不能封闭憩室,导致正压气体进入憩室。此外,还需注意避免因气管导管套囊卡压在气管憩室上而造成气管穿孔。

然而,即便顺利插入气管导管,依然有一连串问题等待解决。

由于爱芳平常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且有明确的哮喘病史,存在气道高敏性,麻醉及术中可能发生急性支气管痉挛,增加窒息缺氧风险。另外,她还要接受达芬奇机器人盆底手术,头低脚高的体位容易增加气道压力和呼吸负担,气管导管也容易移位。

CT气道三维重建

狭小的气道里,怎样才能支起一方呼吸的“天地”?

针对上述情况,麻醉科团队迎难而上,手术麻醉科主任兼ICU主任、主任医师徐振东组织开展多次讨论,结合气道重建信息,详细分析了爱芳的病史和肺功能报告,并重点评估该气管憩室的大小、位置以及对气道的潜在影响。

这样,在手术前就把爱芳的气道状态调整到最佳水平,同时,制定了手术时详尽的麻醉方案和风险预案。手术当天,徐振东主任带领胡晓炳、周双琼和李茜三位麻醉医生实施麻醉。

麻醉医生纤支镜插管中

麻醉诱导前,团队通过让爱芳吸入支气管扩张剂,采用合适的麻醉诱导药物,借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精准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实现了平稳的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

手术过程中,遇到体位改变时,团队再次用支气管镜确定导管位置,采用压力控制容量保证的机械通气策略,优化通气参数。

在麻醉团队静心地保驾护航下,手术顺利完成,爱芳的生命体征平稳,没有出现气道并发症。术后,她恢复良好,并于近期顺利出院。

对于医院各个团队的倾力付出,爱芳满怀感激:“这次手术不仅让我摆脱了多年的病痛,更让我感受到了一妇婴团队的专业和关怀。从术前到术后,你们的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感到安心和放心。”

一妇婴手术麻醉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批“分娩镇痛普及及推广试点单位”,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培训基地,上海市医学会妇产麻醉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同济大学麻醉学博士学位授予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手术麻醉科作为医院重要的平台与枢纽科室,长期致力于建设舒适化、精细化的专科医疗平台,构建围手术期医疗安全保障体系。科室在妇产科麻醉、镇痛与危重病管理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专科特色,开展了包括超声可视化技术、产科自体血回输、无创心排量连续监测、剖宫产ERAS、妇科肿瘤手术ERAS等新兴技术。

| 作者:手术麻醉科 李茜 张玥琪

| 审核:徐振东 主任医师

吴桂珠 主任医师

体验“就医门户”带来的诸多便利吧!

来源: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