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欲促成美俄同盟,联手应对中国,但普京此次不会再受骗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4 11:15 1

摘要:特朗普做了一个让全世界都感到意外的决定——将乌克兰排除在外,把欧盟拒之门外,选择在阿拉斯加与普京单独会晤。

特朗普做了一个让全世界都感到意外的决定——将乌克兰排除在外,把欧盟拒之门外,选择在阿拉斯加与普京单独会晤。

这不是简单的外交接触,而是一场极具战略信号意义的"单挑"。地点的选择、时机的把握、参与者的筛选,每一个细节都透露着深层用意

这盘棋的真正目标是什么?为什么普京值得特朗普如此大费周章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时我也愣了一下。

8月8日期限过了,特朗普却脸不红心不跳地表示"停火这事取决于普京"。

要知道,就在几天前,他还威胁说俄罗斯不在期限前停火就追加制裁,现在却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更让人意外的是,原本的三方会谈变成了美俄单独密谈。

泽连斯基被晾在一边。

欧盟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阿拉斯加这个地点选得很有心机。

特朗普这是要避开欧洲那帮"左翼",直接跟普京谈"正事",政治上已经下了血本。

为什么特朗普对促成俄乌停火这么上心?

表面上看,有政治造势的因素在内。

最近特朗普接连摆平了泰国和柬埔寨、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问题,让美国这个"世界警察"头衔再度发光。

如果能够摆平俄乌冲突,那诺贝尔和平奖就十拿九稳了。

另外就是要兑现竞选承诺。

进而巩固自己的支持率,从而赢得中期选举

但这些只是附带目的,特朗普最希望得到的结果,就是能够"联俄抗华"。

最起码也要将俄罗斯从中国紧密伙伴关系中剥离出去。

打破中俄背靠背的战略格局。

这才是他心心念念的"大招",复制冷战期间"联中制苏"的经典操作。

别看特朗普现在牛气哄哄,在没当上总统的时候,他可以说是普京的小迷弟。

还曾写信给普京表达仰慕之情,称自己是普京的"忠实粉丝"。

面对普京的时候,特朗普总是一改自己外交刻薄无礼的形象,毫不掩饰自己对普京的欣赏。

如今,这位"老朋友"再次伸出橄榄枝

但现实总是骨感的。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响,但美俄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并没有变。

俄罗斯靠什么赚外汇?卖武器、能源、粮食。

很不巧,美国也靠这几个大件赚钱

俄乌冲突爆发前,俄罗斯是欧洲最重要的能源供应国。

结果俄乌冲突爆发后,这个生意被美国抢走了

特朗普更是要在任期内疯狂提升石油产能,在已经占领欧洲市场的情况下。

美国下一步就是跟俄罗斯抢中国市场

到时候美俄大概率又要撕破脸。

至于粮食出口,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耗国,美国农场主们正等着特朗普兑现承诺。

好把大豆卖到中国市场,俄罗斯大豆要是被挤出中国市场,以后把大豆卖给谁

而武器出口,美俄的竞争就更激烈了。

为了从俄罗斯手里抢走武器订单,特朗普当年亲自签署了《以制裁反击美国对手法案》。

任何购买俄罗斯武器的国家,都会遭到美国的制裁

就因为这个法案,购买S400防空系统的土耳其遭到了美国的制裁。

原本准备采购苏-35的印尼,也被迫搁置了这笔交易。

俄罗斯的武器出口市场是逐年萎缩的状态,真要跟美俄联起手来。

美国肯定不会放弃武器出口,以后难不成让俄罗斯去买美国的F-35

别看特朗普跟普京的私交不错,那也没好过小布什和普京的私人关系。

当年小布什和普京好到就差结拜了,两人动不动带着家人一起组织聚会。

"911事件"发生后,小布什要打反恐战争,普京大手一挥开放中亚军事基地供美军用。

普京想让俄罗斯加入北约,小布什也是支持。

后来在基辛格等人的劝说下才放弃。

等到小布什下台后,美国又开始对俄罗斯出手,在乌克兰煽动颜色革命

有了这些前车之鉴,哪怕特朗普巧舌如簧,也不可能说服普京。

因为就算特朗普履行承诺,等到特朗普任期结束后,美国换个总统大概率又是另一副嘴脸

那么问题来了,面对特朗普的这番"示爱",普京会动心吗?

表面看,俄罗斯确实想体面收场,但如果深挖下去,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很多人以为中俄是因为美国才"抱团取暖",其实这是误解。

早在俄乌战争爆发前,中俄就已在能源、军事、科技领域深度绑定。

数据是不会说谎的:俄乌战争前,中国对俄出口不到500亿美元

如今这个数字已经飙升至1200亿美元,几乎翻了两倍。

而俄罗斯也早就不再押宝欧洲市场,转而加速东向管道建设。

将能源大规模出口至中国。

中俄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只是互利,更是互相依赖

哪怕美国承诺再多,也很难提供这样的确定性。

别忘了,解放军的轰炸机早就去俄罗斯远东基地参加联合巡航。

苏-57也高调亮相珠海航展

这代表的不是"面子工程",而是深层的军事互信。

在全球安全局势高度紧张的当下,普京很清楚,跟中国"并肩作战"比跟美国"握手言和"更稳妥。

说到底,中国对俄罗斯来说是战略后方

不管是经济出口,还是地缘安全。

就算海上通道被封锁,中国背靠俄罗斯的能源运输线依然能撑住工业体系。

这在未来极端安全局势下,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

而反过来,中国也是俄罗斯工业供应的最大支持者。

在没有西方设备进口的情况下,从手机到重型装备,俄罗斯几乎都靠中国供货。

如果两国关系动摇,俄罗斯自己也知道后果

俄罗斯抵御欧洲方向的北约战略压力,而中国则阻挡来自太平洋方向的战略压力。

中俄背靠背就能够为彼此守住上千公里的战略纵深。

在共同面对美国军事压力的情况下,中俄军事互信程度不断提高。

中国的准战略轰炸机甚至有机会前往俄罗斯远东基地,去阿拉斯加一带开展空中巡航

在明知中国已经不可能继续购买俄罗斯战斗机的情况下。

俄罗斯依然派苏-57前往珠海航展捧场,这种战略互信是用钱买不来的。

面对美国递过来的橄榄枝,普京或许会礼貌地笑一笑,但内心绝不会动摇。

因为他知道,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而中俄当前的共同利益,远比与美国的短期交易更牢固。

经历过一次次被"玩弄",普京已经不是20年前那个还会憧憬西方的青年政治家了。

俄罗斯在历史上与西方的关系错综复杂,长期以来,北约不断东扩

严重压缩了俄罗斯的战略空间。

北约的军事部署已经逼近俄罗斯边境,对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构成了直接威胁。

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对西方的信任度极低

尽管特朗普政府试图释放善意,改善美俄关系,但俄罗斯不会轻易忘记美国和北约过去的所作所为。

在经济上,美国及其盟友长期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涉及能源、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

这些制裁对俄罗斯经济造成了巨大压力,俄罗斯经济在制裁下艰难前行。

面临着资金外流、技术引进困难等诸多问题,虽然特朗普政府在推动美俄关系改善的过程中。

对制裁问题有所松动,但俄罗斯深知,美国的制裁大棒始终悬在头顶,随时可能落下。

因此,俄罗斯不会仅仅因为美国的一些表面姿态,就轻易与美国走近。

放弃与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中国是俄罗斯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来源国。

双方在能源合作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中国稳定的能源需求为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提供了保障。

而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也对中国的能源安全至关重要。

普京清楚,中俄合作不是靠"感情",而是基于理性判断与现实利益。

特朗普再怎么"示爱",也很难打破中俄已经构建的战略信任。

更别说,在全球多极化加速发展的今天,中俄抱团不仅是现实选择,更是一种战略定力。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俄罗斯与中国接壤,拥有漫长的边界线。

中俄两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对于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在中亚地区,俄罗斯和中国共同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建设。

在反恐、经济合作、地区安全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符合中俄两国的利益,也得到了中亚国家的认可和支持。

俄罗斯清楚地认识到,与中国保持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维护其在中亚地区的传统影响力。

共同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如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势力的威胁以及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渗透

在这场大国博弈中,感情用事从来不是明智选择。普京经历过太多承诺与背叛的轮回,不会再被华丽的外交辞令所迷惑。

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将在波动中保持基本稳定。特朗普的"联俄制华"设想注定是一厢情愿的战略幻想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大国关系的演变从来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你认为在复杂的国际博弈中,什么因素最终决定国家间的选择

来源:青史印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