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那个时间段大家不太喜欢我,那我就少出来见面。”8月,杨洋在接受采访时首次正面回应2023年因《我的人间烟火》“宋焰”一角引发争议后“消失”两年的真相——这不是逃避,而是主动选择的沉淀期。
“那个时间段大家不太喜欢我,那我就少出来见面。”8月,杨洋在接受采访时首次正面回应2023年因《我的人间烟火》“宋焰”一角引发争议后“消失”两年的真相——这不是逃避,而是主动选择的沉淀期。
面对角色“油腻”的批评与舆论压力,杨洋敏锐感知观众情绪,选择“用作品说话”。两年间,他推掉大量综艺与商业活动,一头扎进《凡人修仙传》《雨霖铃》的拍摄:为演好“韩立”从凡人到修士的蜕变,他减重20斤、提前数月练打戏;髋关节旧伤复发仍坚持吊威亚3小时,被赞“不用替身”;拍摄时更主动屏蔽干扰,用微表情与眼神传递角色隐忍。他拒绝重复商业剧本,直言“有共鸣的角色再难也会演”,彻底撕掉“偶像派”标签。
这份沉淀,终换来口碑逆袭。《凡人修仙传》7月开播即登顶平台热度,杨洋“去油式演技”获封“天选韩立”,黝黑糙汉造型、收敛的肢体语言与融合舞蹈功底的打戏,让观众直呼“刮目相看”。数据更印证实力:剧集打破平台纪录,广告招商43个品牌投放创优酷新高,角色贡献度超60%,成德塔文数据持续登顶的“盈利王”。
从被批“油腻”到“用角色自证”,杨洋的心态也在低谷中蜕变。他将负面评价视为“成长燃料”,笑称“失落不是坏事”;更以18年演艺生涯作比:“人不可能总在顶峰,下山看看风景更重要。”正如他所言:“浪退了,沙滩还在——时间会证明好演员靠角色说话。”
如今“韩立”归来,观众用“心疼与支持”回应这份清醒:粉丝赞他“有演员的筋骨”,路人感慨“内娱需要用作品逆袭的勇气”。杨洋的“消失”与“回归”,不仅是一场个人转型,更给行业上了一课:敬畏专业、疏离浮躁,演员的底气,终归于作品。
来源:孤独本是一场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