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茶馆,遇见卓越的你!【新网师一周观察】(267)

摘要:2024年9月1日,我成为新卓越二班的一名学员。9月23日,在导师柳袁照的指导下,创建了卓越二班的班级学术论坛——遇见茶馆。迄今为止,茶馆已经走过21期,所辖4个学术团队也活动了10期,总计开展活动31期。同时,作为学术活动的喉舌——班刊《永远的二班》已发布四

2024年9月1日,我成为新卓越二班的一名学员。9月23日,在导师柳袁照的指导下,创建了卓越二班的班级学术论坛——遇见茶馆。迄今为止,茶馆已经走过21期,所辖4个学术团队也活动了10期,总计开展活动31期。同时,作为学术活动的喉舌——班刊《永远的二班》已发布四期,第五期也即将完成。遇见茶馆,见证了卓越二班学员成长的脚步,更见证了导师柳袁照校长的远见卓识与倾心付出。遇见卓越的导师 遇见茶馆是被导师“激活”的产物。激活,是导师交给我的第一个任务,也是我收获的第一个法宝。依稀记得那也是一个周末,我看到了班委群导师的留言,他提出的四条建议我们一条也没有落实,我似乎感受到他的无奈和失望。那天我做了深刻反省,一条一条去剖析自己,并提出两点关于问题的处理方法,于第二天早上把检讨发到班委群。没有想到,竟收到柳校长很长的回复,下课后刚刚回复一句,又看到他正式的文字版。薛丽娜老师:你好,看到你在班委群里的留言了,很认真地阅读了几遍,说得很真诚。这个卓越班,我是抱着很高的期望值来做导师的,我相信卓越班的人都是一流的、有追求的、达到一定的高度的老师。进来之后,看到的确实里面许多老师,包括你,都是很优秀。这些优秀的老师,是能够值得一辈子做朋友的人,这是我的幸运。一个优秀的群体,需要有管理,这个管理的团队就是这个群体的天花板,管理的团队的认知高度、水平、眼界、格局有多大,这个群体才能够有提升多高的可能,这是一个天花板。这个管理的群体,不仅仅是班委会,涉及到卓越班整个的管理层,包括导师。这是个天花板,假如说天花板只有这么高,无论怎样都是不会有突破的,所以首先要提高我们管理层的高度。况且,我们这个卓越班,不能是一般的管理,它不同于线下的在同一地点下的一个群体,我们是分散的,甚至是互不相识,从没见过,大家也不了解,也没有利害关系。我们管理者的考评和不考评,优秀和不优秀,对学员来说不会产生根本上的利益关系,需要的是完全的自觉,完全是一种内心的自我需求的驱动。所以,我认为我们卓越班单靠行政的管理,效果微乎其微,靠什么呢?主要应该是做那些学员所需要的事情,我以为有三项工作:第一,学术引领。我们学术上要确实能够引领他,学员是这方面的苗子,我们就强化他、引领他、提升他,帮助他,让他欲罢不能,这个需要个别化教育,需要一个小组化的个别化教育,不是泛泛地听听讲座,就能够完成的。第二,任务驱动。这两年当中,我们除了课程班有共性的任务之外,每学员都要确定自己的小目标,在小目标下,有自己的几项具体任务,以任务驱动应该效果会好一点。所以,我一再强调要有个人的“成长计划”。第三,课改导向。脱离了实际的教育教学,脱离了课改,脱离了自己的学生,脱离了学校,去做学术研究,去写书,不会有多大的价值,这也是我开班仪式上强调的要“岗位成才”。我想这三点很重要,假如说我们在这个三个方面能做到了,我相信每个学员都会乐意的,都会有所得。这个班委会要多想办法,不要总是想到“控制”,要想到“服务”“帮助”,要做样子,带头,所谓引领就是走在前面。六十多人的班级,很难集中,多集中影响大家的本职工作。可以化整为零,发一个通知,什么主题,有时间就来,有十多个,二十多个人就行,让学员有选择的空间,所谓“选修课”。多搞几次,班委有空的就来,没空的也可以不来,搞活,激活很重要。班委会要有分工,不能只靠一两个人,要有主人翁意识。今天与你的交流,其实也是和班委会的交流,说说我的想法,说得不对,请批评。2024年9月23日,柳袁照那个中午,我想了想,先建一个非正式的团队吧,首先冒出来的念头是古典老师的《不上班咖啡馆》,又想到暑假和几个友人茶馆小聚,中国文人还是喜欢茶馆的氛围的。接来思考如何运营,安排什么内容。大致有想法后,就与导师提交申请,后交由班委会讨论。就这样,周一晚上,我把文案做成图片,用图片讲述故事的方式在二班正式推出“遇见”茶馆。我提前预告了本周茶馆活动,第一次聚焦阅读书籍,直指月底的交流分享。第二次聚焦个人成长规划,邀请导师作客直播间,和学员对话。我诚挚邀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9月25日晚上20:00,遇见茶馆第一次试营业,是学员与导师漫谈式的对话。原定一个小时的活动,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结束后,进行复盘,导师提出建议要对活动进行总结。9月27日第二场活动后,他说:“你这个茶馆要成为学员之间、师生之间思想的碰撞场,要产生火花,要燃起火来。要做成一个是真正的学员自己的一个比较宽松的,比较自由碰撞的一个机会,一个场合,一个平台。”10月3日,在他的建议和指导下,成立了《永远的二班》编辑部,并召开了编辑部会议。成立了两个小组,一个小组由智静老师负责,一个由刘海燕老师负责。班刊为半月刊,两个小组轮流工作。10月19日《永远的二班》创刊号在遇见茶馆公开发布,到现在已经制作了四期精美的杂志。这四期班刊也在不断的修订和创新中迭代升级。 此后,导师几乎参与了茶馆的每一次活动,与学员对话,指点迷津,几乎所有的难题都能被他一一化解。学员们遇到的读书问题、教学问题、校长管理问题,都得到了一一指点。如智静老师谈到课堂还是“术”的层面,只能做到学为中心,任务驱动。他四两拨千斤,指出评课的标准是启智润心、因材施教,要看教学主张是否在课堂体现。他说:“优秀的老师要有绝活,内心要丰富、丰盈、丰满,让学生如沐春风。不要沉浸术的层面,要在道的层面,灵魂的层面,随时随地和世界对话,心中有诗和远方,才能望得见诗和远方。”柳校长是一位卓越的导师,他的思想时刻和世界保持对话,敏锐而深刻,随时在创新。跟随这样的导师,怎么能不成长?遇见卓越的伙伴谈到茶馆,不得不说的是刘洋老师。9月25日第一次茶馆对话,我就看上了她。她说她有做线上线下读书会的经历,依稀记得当时在内蒙共读初遇她的样子。我邀请她和我一起做茶馆,并且把读书这一块分给她。对于茶馆建设,很多想法一拍即合,有一种彼此懂得的感觉。阅读版块被她运营得十分顺畅。10月3日发出招募后,主持、分享、综述三个岗位一天之内就被“抢”完了。我们10月8日第一次正式活动在她的打理下井然有序。11月3日,我们又通了一次长长的电话,决定激活没有参与过分享的人,让每一个人都在二班找到自己绽放的舞台和空间。在刘洋老师的努力下,12月份阅读最后只招募了4个写课程综述的人。到2024年12月底,卓越二班的每一位学员都会完成一次班级分享。茶馆就像是一个新生的孩子,在不停地成长着。10月8日是遇见茶馆正式开始营业的日子,经过一周试营业,决定每周开馆两次,周二专业共读,打通读写;周五深度对话,解决问题。我们的定位是卓越二班的学术论坛,是我们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精神家园,要解决大家在阅读及专业成长遇到的问题,一起朝向卓越。每周二是阅读分享,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勇敢展示自己,采用的是积极主动自我报名的方式。周五是学术专场,解决遇到的问题。三场学术场,一场是学术团队建设,一场是班刊发布,一场是何刚老师的写作分享《我教育生涯的四次转折》。11月份茶馆做了一些微调,在读书这一块,增加了“选读书”。导师柳校长带头分享他喜欢的一本书《七里香》,那晚的茶馆氤氲在在“两公里的月光”里。这个月的学术专场,也有了一些变化,针对本月的学习重点《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邀请了一班的彭文学老师,专家王晓波老师分享如何做好卓越课程。邀请出版多本书的欧小丽老师分享《写作那回事》。针对学员写不好综述,邀请陈翠清老师分享了课程综述的写作技巧。为了看见每一位学员,12月份茶馆活动继续做调整,阅读这一版块除了邀请了卓越一班的导师刘祥老师分享他的写作秘籍,还增加了“真故事,我来讲”。学术版块也邀请了优秀讲师卢雪松老师分享《基于素养阅见未来》,新增加了“诗歌迎新”,为我们的精神生活添加诗意的底色,过一种诗意盎然的教育生活。与其说茶馆是我的孩子,莫如说是二班所有师生的孩子,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每一个人都在茶馆里分享自己的智慧,在碰撞着思想,在成就着彼此。12月14日下午,卓越二班的茶馆又有了新的变化。导师柳校长召开了二班协调工作会。他指导我们要统筹规划,茶馆和学术团队、云端论坛形成一个整体去运营。更重要的是要把茶馆做成帮助学员提炼教育思想、教学主张的平台,要为学员做好服务工作,让每一位学员都成为卓越学员。很荣幸遇见卓越的导师柳袁照,从“激活”每一个人到“服务”每一个人,“成就”每一个人,你竭尽所能创造一切机会和平台为我们打造独特的成长路径。很荣幸遇见优秀的伙伴,在你的无私奉献中,在你的精彩分享中,你成为我的重要他人。凤凰涅槃,沐火重生。你是涅槃重生的自己,你勇敢地站出来表达,在一次又一次,一场又一场的磨炼当中,成为卓越的自己。这就是遇见茶馆的故事,让我们在互助合作中共生共赢,超越自我,做卓越的自己,奔赴我们的诗和远方!

我给新网师提建议

作者:薛丽娜

编辑:李艳玲

审核:王娜 李勇

投稿邮箱:xinwangshiwxgzh@163.com

来源:新网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