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会面之际,爱沙尼亚外交部8月13日宣布驱逐一名俄罗斯外交官,理由是其干涉爱沙尼亚内政以及多项与违反制裁相关的违法行为。这名俄外交官被列为“不受欢迎人物”,并被命令即刻离开爱沙尼亚。这被视为波罗的海国家尝试表达自身在俄
就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阿拉斯加会面之际,爱沙尼亚外交部8月13日宣布驱逐一名俄罗斯外交官,理由是其干涉爱沙尼亚内政以及多项与违反制裁相关的违法行为。这名俄外交官被列为“不受欢迎人物”,并被命令即刻离开爱沙尼亚。这被视为波罗的海国家尝试表达自身在俄乌冲突中的立场和声音。只不过,在这三个俄罗斯的近邻——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眼中,克里姆林宫似乎并不如特朗普认为的那样期待和平。
波罗的海的恐惧
爱沙尼亚外长马尔古斯·察赫克纳(Margus Tsahkna)在8月13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涉事外交官直接并积极参与了破坏爱沙尼亚宪政秩序和法律体系,以及分裂爱沙尼亚社会的活动。”声明中所指俄外交官为俄罗斯驻塔林大使馆一等秘书,但是声明未明确列出这名外交官的姓名。据察赫克纳称,该外交官还“参与了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其中包括多项与违反制裁有关的违法行为”。他并未透露具体违反了哪些制裁。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已受到西方一系列广泛制裁。“俄罗斯大使馆对爱沙尼亚共和国内政的持续干涉必须结束。”察赫克纳补充道,“通过驱逐该外交官,我们表明爱沙尼亚不会允许任何外国在本国境内策划和组织行动。”此外,爱沙尼亚外交部称,一名爱沙尼亚公民已因与此案有关的犯罪被定罪,但未作进一步说明。
针对驱逐决定,莫斯科表示将采取报复措施。俄罗斯外交部新闻与信息司副司长阿列克谢·法杰耶夫(Alexey Fadeev)在接受塔斯社(TASS)采访时表示:“这绝不是爱沙尼亚第一次采取敌对行动。我必须说,我们甚至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我们会在适当的时候就针对爱沙尼亚外交官将采取哪些措施作出评论。”
与其他波罗的海国家一样,作为北约和欧盟成员的爱沙尼亚自1991年独立以来,与邻国俄罗斯的关系一直冷淡。自2022年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以来,这种关系进一步显著恶化,塔林在冲突中一直是基辅的坚定支持者。2023年,爱俄双方相互采取对等措施,降级外交关系,并要求各自的大使离开对方驻地大使馆。就在特朗普与普京在阿拉斯加会面前夕,三个波罗的海国家发表联合声明强烈谴责迫使乌克兰放弃领土的企图,并强调他们对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支持。这是为了回应特朗普“用乌克兰领土换停火”的企图。
“如果国家可以被迫生活在更大邻国的意志之下,那么就没有一个国家是自由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全球稳定的基石。我们不会奖励侵略——无论是在乌克兰,还是在任何地方。”察赫克纳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前也强调,乌克兰不会向俄罗斯军队让出领土。
现实安全问题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乌克兰的停火将显著增加波罗的海三国的安全威胁。在三国看来,俄罗斯不会停止在北约东北侧翼的重新武装和部队部署。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国防部长并不掩饰他们的担忧,即在特朗普政府斡旋达成停火后,俄罗斯不会止步于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指出,克里姆林宫已明确提出要增加军工生产,并在它们的边境部署更多军队的计划。
爱沙尼亚国防部长汉诺·佩夫库尔(Hanno Pevkur)认为,一旦俄乌冲突停止,俄罗斯将非常迅速地重新部署军队。这意味着威胁程度也会迅速显著上升,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立陶宛国防部长多维莱·沙卡列涅(Dovilė Šakalienė)同意他的看法。她呼吁不要抱有幻想,不要自欺欺人地认为俄罗斯在乌克兰之后就会结束。据她称,俄罗斯将利用乌克兰停火后的时间加快军事力量建设。她补充说,俄罗斯已经拥有一支规模庞大、具备实战经验的军队,而这支军队将变得更庞大。
报道称,乌克兰停火将给俄罗斯提供机会,实现其2022年制定的计划——打造一支150万人规模的军队,并在北部新增一个整建制的军团,使芬兰和波罗的海国家附近的部队数量翻倍。佩夫库尔表示,目前估计有60万俄军在乌克兰,其中可能有30万人会被重新部署。他认为,这些人不会回到俄罗斯各地去收割玉米或从事其他工作,因为他们在军队领取的薪水比在家乡能挣到的高5到10倍。
波罗的海三国特别担忧今年秋天将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境内、靠近它们边境举行的大规模“西方”(Zapad)军演。该演习每四年举行一次,模拟与北约国家的冲突,涉及数万名士兵、坦克、飞机和火炮。两名部长还警告,不应将北约部队从它们的国家调走,以组建所谓的欧洲“安全保障部队”,并派往乌克兰作为阻止俄罗斯再次发动攻击的手段。只是,北约东翼国家,包括波兰和罗马尼亚,已表示不能以损害本国安全为代价向乌克兰派兵。爱沙尼亚也反对英国将原本用于保卫波罗的海三国的英军重新部署到乌克兰的计划。
北约作为屏障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虽然是人口总数仅六百万的相对小国,却构成了连接西方与俄罗斯的重要战略区域。它们最强的共同纽带之一是:在长达半世纪的时间里,是前苏联成员国。苏联解体后,三国独立。2004年加入欧盟与北约等关键国际机构,以应对边境上“咄咄逼人的俄罗斯”。波罗的海国家将北约视为对抗俄罗斯的有效屏障。最初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北约集体防御的受益者,如今已成为联盟的领导力量,通过自身的防御姿态积极强化东翼威慑。自2014年以来,波罗的海三国加大国防开支,并积极敦促北约伙伴增加投入。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三国开展了多项军购项目,包括可将圣彼得堡纳入打击范围的精确制导远程打击能力,以及建设“波罗的海防线”陆基反机动区域以增加缓冲区。
在波罗的海国家,俄罗斯的攻击往往游离在“灰色地带”,徘徊在可能触发北约第五条款的边缘,表现形式包括网络攻击、虚假信息攻势、军事挑衅,以及对三国施加政治与经济压力。北约第五条款规定,在发生武装攻击时,凡本条约一方遭受武装攻击,其他各签字国应视为同时遭受武装攻击。作为俄罗斯混合战的直接目标,波罗的海国家采取的防御模式不仅包括发展军事能力,还采取全政府、全民参与的方式。这包括公私合作,引入全民国防课程,提升全民防卫意识,增强心理防御能力,以及确保战略传播与经济、能源韧性。具体措施包括网络安全教育、民防演习、扩大国民服役,以及前瞻性的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实现多元化和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2023年波罗的海国家就签订条约,加速脱离俄罗斯的电力网络,融入欧盟的电力系统。
尽管波罗的海国家受到北约第五条保护,但是目前无论是对于华盛顿还是布鲁塞尔,都不会希望直接与俄罗斯产生冲突。因此如果俄罗斯与波罗的海国家真的产生冲突,北约会以何种方式介入仍未可知。北约届时是否介入,在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下,以及他与普京之间“友好关系”之下,变得愈发的不确定。
来源:iWeekly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