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4日,县委书记吴海端深入园庄镇、龙华镇、鲤城街道调研,为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治理问诊开方,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县领导林宗储、林宇家一同参加。
仙游报道8月14日讯(郑志忠 文/图)8月14日,县委书记吴海端深入园庄镇、龙华镇、鲤城街道调研,为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治理问诊开方,强调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县领导林宗储、林宇家一同参加。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吴海端一行踏入园庄镇塔兜村,察看“以孝治家行动”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塔兜村组建“以孝治家”三支队伍——党组织引领、义工队服务、慈善家助力,把孝老爱亲从风尚沉淀为日常。“工作要走进百姓心坎!”他说,面对全县60岁以上户籍人口占比19.27%的现实课题,乡村治理须直抵民心,尤其要熨帖老龄群体的的期盼。
在园庄镇霞山村,吴海端察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情况。他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高度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战略部署。霞山村运用实践站五大功能室和七个平台,成立各类志愿服务队,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宣传思想政策、传递文明风尚、倡树文化道德的做法值得推广。“我们要筑牢思想文化阵地,真正使党的理论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龙华镇灯塔村,蔡襄“忠孝”精神在纪念祠的活化利用中绽放新彩。吴海端走进蔡襄纪念祠,一边参观一边听介绍,十音八乐萦绕古戏台,家风家训宣讲润心田,惠民故事长廊与政策宣传展板相互映衬。他看到大堂墙壁上书写蔡襄“五戒”家训时说,要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孝、忠、礼”,推动“以孝治家、以廉治家、以善治家”融入村规民约。
在鲤城黄氏大祠堂,吴海端指出,这座省级公民思想道德教育馆,同样要以习近平关于家风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导,将“五堂”精髓演绎到位,创新治理,树典扬善,广推“最美家庭”“最好公婆”等评选,激扬清浊,为全县325个村树立家风标杆和治理标杆,成为凝聚乡亲、辐射社区的文化磁场。
调研期间,吴海端与县直部门、镇村干部和祠堂管理人员进行座谈,现场把脉“祠堂活化”探寻忠孝善廉乡风新路径。他说,深挖故事,鲜活传播,要聚焦“忠孝善廉”本土资源,用短视频、动漫等形式,让仙游故事飞入万家。“拍下厨师的锅铲、送餐的脚步、老人的笑脸,真实最有力量!”文化阵地要进祠堂、庙堂、教堂,更要滋养校园幼苗。
吴海端指出,要阳光众筹,信任筑基,破解长者食堂资金困局。“捐款人、金额、用途,一周一公示!”吴海端强调,借助乡亲群每日图文播报款物去向,“信任如水,活源自来”。要巧用祠堂辟为老人活动中心,满足60岁以上群体精神与照护需求,乃乡村治理最暖底色。
来源:仙游报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