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鉴别案例,值得学习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4 23:14 1

摘要:一名三十岁出头的女性前往密苏里州的一家门诊就诊,主诉已有三天的发热、肌痛和关节痛史。她描述了最近曾前往海地进行为期一周的传教旅行,并表示其病症是在返回三天后开始的。医生要求进行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血清学诊断检测,并为该患者开了卧床休息和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止痛的处

对于基孔肯雅热的这种疾病,教科书上是没有的,现成的资料很少,但是医生永远在学习路上,虽然身边还没有案例,但是还是要找点资料提前学习一下。

然后把看到的东西分享一下,希望大家能多一点了解。

今天在网上看到发表在medscape(医景,它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平台)一篇文章,有关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的鉴别——临床挑战。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都是虫媒传染性疾病,症状有时很类似,有时还容易混淆,所以通过这个临床案例报告,提高大家对两种区别的认识。

一例发热、肌痛和关节痛的女性患者

病史概要:

一名三十岁出头的女性前往密苏里州的一家门诊就诊,主诉已有三天的发热、肌痛和关节痛史。她描述了最近曾前往海地进行为期一周的传教旅行,并表示其病症是在返回三天后开始的。医生要求进行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血清学诊断检测,并为该患者开了卧床休息和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止痛的处方。

几天后检测结果返回:抗登革热病毒IgG抗体检测呈阳性,但抗登革热病毒IgM抗体检测呈阴性。抗基孔肯雅病毒IgM和IgG抗体检测也均为阴性。患者被诊断为登革热,并向当地卫生部门提交了报告。

三周后,患者复诊,患者的手部和脚部持续关节疼痛。医生再次要求进行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血清学诊断检测,结果显示抗基孔雅热病毒IgM和IgG抗体检测均为阳性;而抗登革热病毒 IgM和IgG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患者被转诊至风湿病科医生处,就疼痛管理进行咨询。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的诊断要点:

临床医生在评估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时,需要采集患者的旅行史。如果患者在症状出现前的14天内曾前往热带地区,特别是基孔肯雅热近期流行的加勒比海和美洲地区,在鉴别诊断中应同时考虑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都是急性发热性疾病,特征为发热、肌痛和嗜睡。部分患者可能还出现斑丘疹、恶心、呕吐和头痛。

基孔肯雅热的显著特征包括可能使人乏力伴有双侧多关节痛,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出现关节炎。尽管这些体征和症状可能有助于区分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但临床医生在鉴别诊断近期有热带地区旅行史的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时,仍应将这两种疾病都纳入考虑范围。

疑似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诊断检测:

在发病后的前五天内,应对疑似病例的血清样本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直接检测基孔肯雅热病毒或登革热病毒核酸。

在症状出现五天或之后采集的血清样本,应通过免疫分析法检测抗基孔肯雅热病毒和抗登革热IgM抗体。如果初次检测结果为阴性,但仍怀疑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则应在发病后七天或之后采集恢复期血清样本重新检测,以检测IgM抗体。

临床医生还应注意,检测抗登革热IgG抗体对于诊断急性登革热价值有限。此类结果无法提供有关感染时间的信息,因为检测到的病毒抗原IgG抗体可能是数月或数年前感染的结果,并且其可检测性可能随时间波动。此外,针对其他黄病毒(如西尼罗河病毒、日本脑炎病毒和黄热病病毒)的IgG抗体可能与登革热发生交叉反应,从而导致假阳性诊断结果。IgM抗体也可能发生交叉反应,尽管频率较低。因此,需要详细的旅行史和疫苗接种史才能准确解读登革热血清学诊断检测结果。

疑似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处理:

基孔肯雅热很少致命。相比之下,对住院的登革热病例进行早期识别和适当的临床管理,可将病死率从10%降低至0.1%以下。因此,对于疑似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的患者,在排除登革热之前,应按照登革热进行管理。应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登革热重症预警信号(例如,持续呕吐、剧烈腹痛)。如果存在预警信号,患者应住院进行密切监测和管理。

如果没有预警信号,可将患者送回家中休养,并告知注意事项:若出现此类预警信号,应立即返回就医。住院患者应频繁监测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状态。

大多数发生登革热重症的患者是在退热后24-48小时内出现的,并且可能进展迅速,而患者此时神志可能是清醒的。应通过谨慎使用等渗静脉注射液来维持血流动力学状态,这是登革热患者管理的核心环节。

疑似登革热或基孔肯雅热患者的疼痛和发热应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管理,不应给此类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因为如果患者患有登革热,会增加出血表现的风险。如果患者至少已退热48小时,没有登革热重症预警信号,但仍主诉关节疼痛,则可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理治疗也可能有益。

疑似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临床考量:

如上文所述案例,在症状出现的首周内区分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可能具有挑战性。因此,对于从热带地区返回、患有急性发热性疾病的患者,应同时考虑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应对此类病例申请进行RT-PCR和/或IgM免疫分析法诊断检测,并将结果报告给公共卫生当局。临床医生应注意,仅检测到抗登革热病毒 IgG抗体并不一定表明近期有登革热感染。

登革热病毒和基孔肯雅热病毒均通过伊蚊传播,降低感染风险的最佳方法是避免蚊虫叮咬——在室内时使用空调或纱窗,在室外时使用驱虫剂并穿长袖长裤。同样重要的是,在发病的第一周内保护疑似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的患者免受蚊虫叮咬,以防止病毒进一步传播。

阅读临床案例分享,仅供参考。

如果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如果有类似问题可以给我留言,请转发分享给身边朋友,每天分享一点点儿童健康知识,每天进步一点点,点个赞或者在看,让更多家长了解到儿童疾病的相关的科普知识。

来源:柯大夫儿科科普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