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绝不是一场寻常的军演,更不可能是“偶然的撞见”,在国际海域活动早已司空见惯,但中国的军舰群如此大摇大摆地靠近阿拉斯加,充满挑衅意味,更耐人寻味的是,这场“偶然的现身”,竟踩在俄总统普京出访前的微妙时间点上。
五艘中国舰船赫然现身,让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的警报一举拉满。
警报声尖锐刺耳,各级指挥中心的灯火通明,全美神经瞬间被绷紧。
这绝不是一场寻常的军演,更不可能是“偶然的撞见”,在国际海域活动早已司空见惯,但中国的军舰群如此大摇大摆地靠近阿拉斯加,充满挑衅意味,更耐人寻味的是,这场“偶然的现身”,竟踩在俄总统普京出访前的微妙时间点上。
到底是蓄谋已久还是另有深意?当美国人还未理清头绪时,阿拉斯加的空气中已经弥漫着一丝紧张和无力,据五角大楼内部消息源透露,这次亮相的中国舰船队伍里,包括驱逐舰、补给舰和侦察舰等多种类型,展现了中方的多领域作战部署能力。
而阿拉斯加海域可不是绝对的“清水区”,这是美国极为敏感的一块棱镜,它既是战略核潜艇的部署地,又是美军重要的雷达与导弹监控基地,可以说,中国舰船的出现狠狠地戳到了美军的软肋,甚至可以说,为美国制造了一场自家后院的危机。
如果说中国舰队通过阿拉斯加海域是一次“例行航行”,那这一动作显然深藏杀机,美军的对华包围圈已是板上钉钉,亚太地区的一系列海上联合军演,无一不将矛头直指中国,前不久,美国刚在东海炫耀完“美日菲澳四国联合军演”的所谓“钢铁防线”,紧接着又高调宣布扩大对台军售。
此番种种,让亚太的局势已经如一根越挑越崩的弓弦,中国此番亮剑阿拉斯加,是否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诫美国:这张“防线”并不好碰?
阿拉斯加不单是战略价值显赫,更有着极强的地缘象征意义,谁能在这个冰雪覆盖、资源丰富的冷极挑起大旗,谁就能在地缘争夺战里占得上风,中国舰队的现身颇有一种宣示,你打你的包围战,我开辟我的新航路,谁说棋局上只能被动防守?
中国的行动让北美航空航天防御司令部措手不及,作为美军负责北美防空的“第一防线”,NORAD可是声称能“识别并应对任何潜在威胁”的精锐机构,然而,这次他们的“先知能力”似乎失了准头。
中国舰船到底从何时出发,又如何在无声无息中抵达阿拉斯加,这一系列“问号”显然戳到了美军的软肋:难道,美国口中的“全球掌控力”不过如此?而这次中国舰船的“亮剑时刻”,毫无疑问是对美军的一次强势宣告:即便是你引以为傲的本土后院,也并非坚不可摧。
就在中国舰队的消息曝光不久后,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将目光投向北极圈,作为一名地缘政治的强者,普京显然不会轻易放弃北极可能带来的战略优势,中国舰队的这次调动,是否与俄罗斯有所默契,甚至形成某种战略互通?
近年来中俄关系愈加紧密,北极地区早已成为中俄联手对抗西方的重要舞台,一方面,俄罗斯在此拥有传统的军事存在,另一方面,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中提出了“冰上丝绸之路”的构想,北极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二者共同利益点。
此举让华盛顿不得不警惕:北极的战略博弈,是否已经出现了另一层更深的联结?同样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舆论对这件事的反应,美媒一面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一面却不断安抚国内情绪,试图把这次事件简单定义为“中国的虚张声势”。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美国一些鹰派人士甚至提出“增派海军前往阿拉斯加海域”,言辞间,透出一股尬而演之的尴尬味道,要知道,中方舰船此次活动一直位于国际通行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严格来说,美方即便想挑刺,也找不到合适的理论依据。
面对如此刺眼的实力展现,五角大楼的神经又岂能不发麻?这次中方舰船队伍的现身,显然已经告诉美国:游戏规则正在重写,还想躲在自己的地盘里“端稳一面倒的牌局”?那已经是过去时了,美军的危机意识像血腥味儿,正在刺激全球力量的再排布。
目前清晰的是,阿拉斯加所见的中国舰队,不过是序幕的一抹闪光,而这光,正刺向西方强者的眼底,让他们夜夜难眠,读者们可以踊跃评论区留言,写出自己观点呦!
参考资料:
《“极地”号破冰调查船入列自然资源部北海局 》新华社
《免费参观!极地考察船“雪龙2”号在海口面向公众开放》环球网
《普京特朗普为何在阿拉斯加会面?》央广网
来源:奇思妙想草叶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