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价格变动点评:国内玉米现货市场整体呈现稳中偏弱的态势,部分区域价格出现下跌,反映下游企业采购意愿不强。当前玉米市场处于新粮上市与陈粮消化的过渡阶段,供需格局复杂,现货价格因区域分化难以形成统一趋势。
价格变动点评:国内玉米现货市场整体呈现稳中偏弱的态势,部分区域价格出现下跌,反映下游企业采购意愿不强。当前玉米市场处于新粮上市与陈粮消化的过渡阶段,供需格局复杂,现货价格因区域分化难以形成统一趋势。
2、行情影响因素
美国USDA 8月供需报告上调美国玉米种植面积至9730万英亩,单产预估为188.8蒲/英亩,新季玉米产量预计创历史新高。
商务部对加拿大油菜籽征收75.8%临时反倾销税,间接提振国内玉米市场情绪。
国内进口玉米拍卖市场成交意愿减弱,市场承接能力不足,抑制玉米期货市场上涨动能。
3、期货市场动态
期货逆势走强:玉米主力合约(2509)8月13日收报2,279元/吨(+0.84%),期现基差缩至116元/吨。
背离逻辑:现货疲软下期货上涨,反映市场对新粮上市前(9月)供应收紧的预期,但短期受进口拍卖和小麦替代压制。
二、供需基本面
1.供应端:贸易商抛货vs余粮见底
东北贸易商出库意愿高涨,吉林库存加速下降;全国余粮集中于贸易环节,但总量已处于低位。
2.替代品压制显性化
饲料企业小麦替代比例达10-20%,挤压玉米需求;进口拍卖持续投放,进一步缓解供应焦虑。
3.需求端“躺平式采购”
深加工:开机率回升(淀粉企业检修结束),但压价策略抑制原料成本;
饲料厂:执行前期订单为主,高价成交稀少,刚需采购为主。
三、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1.美国USDA供需报告
种植面积上调:美国玉米种植面积预估为9730万英亩,高于7月预估的9520万英亩。
单产上调:单产预估为188.8蒲/英亩,高于7月预估的181蒲/英亩。
产量创新高:2025/26年度全球玉米产量预计达1288.58百万吨,其中美国占主导地位。
2.国内进口玉米拍卖
2025年7月起,累计投放进口玉米269.8万吨,累计成交98.3万吨。拍卖市场承接意愿减弱,市场情绪偏向谨慎。
3.玉米与替代品竞争
小麦替代效应明显,部分地区用小麦替代玉米用于饲料生产,进一步加剧玉米需求疲软。国内饲料企业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新增采购意愿较弱。
4.双粕价格联动
8月13日豆粕大幅拉涨,M2601合约夜盘报收3163元/吨,收涨2.33%。美豆市场同样表现强劲,11月合约报收1042美分/蒲,收涨0.94%。由于豆粕价格的上涨,间接带动玉米市场的情绪回暖,对玉米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四、后市展望
1.市场方面
现货市场:预计四季度现货价格重心将下移,受新粮上市与陈粮消化双重压力,市场波动可能减小,但需关注季节性卖粮节奏,进行波段操作。
期货市场:玉米期货价格短期内或将维持震荡走势,谨慎偏多思路,但追多需谨慎,避免过度依赖政策面与短期市场情绪。
2.供需变化预期
国内需求:当前下游企业观望情绪浓厚,饲料厂采购以执行前期订单为主。预计短期内需求难以明显改善。
进口玉米:由于市场承接能力有限,进口玉米拍卖成交可能持续低迷,但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的玉米供应变化仍需关注。
新粮上市:四季度新粮逐步上市,农户可能存在惜售行为,贸易商囤粮积极性提高,需关注新粮上市节奏及质量。
3.后市看法
现货市场:重点关注东北产区粮源变化和南方港口进口谷物的到港情况。当前价格平稳,但区域差异明显,建议灵活调整采购与销售策略。
期货市场:若美豆与CBOT玉米价格继续走强,或带动玉米期货反弹。
政策与宏观层面:密切关注商务部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籽的进一步政策及美联储利率政策变化对农产品市场的整体影响。
4.风险提示
需求端疲软:若饲料企业采购意愿持续低迷,可能进一步压制玉米价格。
新粮上市节奏:四季度新粮集中上市可能导致价格波动,建议关注农户售粮意愿及深加工企业的采购需求。
国际价格联动:国际市场玉米价格波动可能通过套利机制传导至国内,需关注USDA及WTO政策变化。
综上所述,短期价格受政策和市场情绪影响,但长期需关注供需平衡变化及新粮上市节奏。建议投资者采取谨慎操作策略,控制仓位,避免盲目追高。
免责申明:产业收集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操作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盈亏自负,风险自担。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源于公开资料,仅作参考之用。先锋期货力求准确可靠,但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及完备性不作任何保证,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并不构成所述品种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投资者据此投资,风险自担。本报告未经先锋期货许可,任何引用、转载以及向第三方传播的行为均可能承担法律责任。本报告版权归先锋期货所有。
先锋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新浪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