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阿里:建设雪域高原“西部明珠”迈出坚实步伐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8-14 16:59 2

摘要:8月13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主题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举行。中共阿里地区委员会、阿里地区行政专署有关负责人介绍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阿里地区的成功实践。

中国西藏网讯 8月13日,“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主题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举行。中共阿里地区委员会、阿里地区行政专署有关负责人介绍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阿里地区的成功实践。

图为“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系列主题第十六场新闻发布会现场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阿里地区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建设雪域高原的“西部明珠”迈出坚实步伐。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县5个、全区民族团结模范县7个,在全区率先完成边境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带,创建国家级示范单位13个、自治区级模范单位132个。

持续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深化“三个意识”教育,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完善寺庙僧尼社会保障体系,推动实现在编僧尼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免费健康体检全覆盖,寺庙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全地区75座寺庙(拉康)基本实现水电路讯网和寺庙书屋、广播电视、“寺寺通”全覆盖。

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4年,阿里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5.85亿元,是2012年的3.9倍,年均增长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45亿元,是2012年的6.5倍,年均增长16.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74亿元,是2012年的3.2倍,年均增长1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900元,是2012年的2.6倍,年均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56元,是2012年的3.7倍,年均增长11.5%。

建成“三横三纵”公路交通运输网络,阿里地区公路通车总里程2.2万公里,县、乡、村公路通畅率分别达到100%、95%、94%。2012-2024年投资1563.82亿元谋划实施重大项目2388个,普兰机场实现通航,新藏铁路前期工作稳步推进,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多油水库等重大工程建成投运,G4218昆莎机场至狮泉河镇段、热布加林水库、阿青灌区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日土白绒山羊、改则野血牦牛、象雄半细毛羊种群规模不断扩大,探索推进“飞地牧业”,日土特细羊绒拍出1355元/公斤的历史最高单价,中广核阿里雪域高原“零碳”光储热电示范项目、措勤县大型“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前期有序推进,高高原无人装备测试基地落户阿里,2024年数字经济规模增加值达到9.9亿元、增长3.7%。班公湖景区、古格文化遗址公园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成亚洲第一家经国际暗夜协会认证的,以星空观测、星空摄影、星空保护为主题的暗夜公园。

地县乡和重点区域实现5G网络全覆盖,行政村4G信号覆盖率、有线宽带覆盖率、光纤通达率分别达到100%、99.31%、98.62%。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连续多年实施一大批事关群众福祉的民生实事项目,让边疆群众切身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2024年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5.3%。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落实投资1.11亿元实施现代化村庄建设试点项目2个,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40个,日土县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牧区改革模式在全区推广。

对口支援30年以来,援阿“两省三企”(即:陕西、河北两省和国家电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落实援助资金63.74亿元,实施项目1000余项。医疗、教育“组团式”援藏工作成效明显。

生态呈现新气象

成功创建第四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地区,创建自治区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5个、示范乡镇23个、示范村居102个。编制完成地区和各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并获批。大力实施“两江四河”(即:雅鲁藏布江、怒江及拉萨河、年楚河、雅砻河、狮泉河)造林绿化、狮泉河北山绿化、防沙治沙、大江大河源头生态功能区保护等工程,2024年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4.5亿元、同比增长113%。

鼓励群众发展苗圃124个、2.4万亩,日土县热角村各类苗圃规模2600余亩,近4年累计营收1200多万元,班公柳真正“种”出群众幸福新生活。完成全区首单草原碳汇交易,达成交易5万吨、130万元。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狮泉河镇空气环境质量平均优良天数达99%以上,主要江河湖泊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土壤环境总体稳定。

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加大森林、湿地、草原和野生动物保护力度,噶尔县河湖长工作被国务院办公厅列入激励名单,玛旁雍错国际重要湿地、班公错国家重要湿地、狮泉河国家湿地公园持续加强管护,湿地保护率稳定在65.73%,草原综合植被盖度32.62%,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优先保护单元面积分别占全地区国土面积的54.69%、56%、95.47%以上,位居全区前列。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政府租赁草场扩大金丝野牦牛栖息地12.49万亩,金丝野牦牛种群扩大到300余只,藏羚羊种群扩大到13.98万余只。扎实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羌塘、冈仁波齐国家公园建设,阿里仍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强边实现新突破

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持续改善边境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因地制宜发展边境产业,普兰口岸功能不断完善,建设普兰唐嘎国际边贸市场,对尼3个传统边贸点恢复开放,边境乡镇、行政村公路通畅率达到95%、94%,主电网、邮政网点、电信普遍服务、宽带边疆、移动通信网络“五大工程”实现全覆盖。(中国西藏网 记者/贾华加)

来源:中国西藏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