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潮水漫过脚背时,总想起祖父说的那句话:“海纳百川,不是因为它强硬,是因为它懂得低下去。” 后来才慢慢明白,人心如容器,撑得下风雨,才能装得下彩虹;容得下沟壑,才看得见坦途。所谓心宽似海,原是给生命留一片可以自由呼吸的天地,让福泽如潮汐般自然涌来。
潮水漫过脚背时,总想起祖父说的那句话:“海纳百川,不是因为它强硬,是因为它懂得低下去。” 后来才慢慢明白,人心如容器,撑得下风雨,才能装得下彩虹;容得下沟壑,才看得见坦途。所谓心宽似海,原是给生命留一片可以自由呼吸的天地,让福泽如潮汐般自然涌来。
记得在江南古镇见过一位修伞的老人,竹椅摆在廊下,檐角滴落的雨珠在青石板上敲出细碎的响。有位游客急匆匆跑来,说伞骨断了还能不能修,语气里满是焦躁。老人接过伞,眯眼打量片刻,慢悠悠道:“断了三根骨,不算大事。你且坐会儿喝杯茶,我修得仔细些,保准比新的还结实。” 游客本想催促,见老人指尖缠着浆布,动作却稳如磐石,便耐着性子坐下了。
等伞修好时,雨已经停了。游客接过伞,发现不仅断骨接好,连伞面上磨破的地方都补了朵小小的蓝印花,顿时红了脸:“大爷,我刚才急着赶路,说话冲了点……” 老人摆摆手,指着天边的晚霞笑:“谁还没个赶时间的时候?天阴了会晴,路堵了会通,这点小事,值当往心里去吗?” 后来才知道,老人守着这家修伞铺六十多年,经他手修好的伞能从桥头排到巷尾,有人说他手艺好,他总说:“不是手艺好,是我忘性大,客人再急,我也不往心里搁。”
原来心宽的人,从不是没遇过风浪,而是把礁石看作海岸的一部分。就像大海不会因为礁石的棱角而停止涨潮,那些真正活得通透的人,从不会让别人的过失、外界的纷扰,困住自己前行的脚步。
邻居家的阿姨总说自己是“捡来的福气”。年轻时丈夫生意失败,欠了一屁股债,她白天在菜市场摆摊卖菜,晚上帮人缝补衣服,债主上门时,她从不辩解,只是笑着递上刚烙好的饼:“您先垫垫肚子,钱我们一分分还,绝不赖账。” 有人背后议论她傻,她听见了也只当风吹过:“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别人说什么,左右不了咱锅里的热饭。” 就这样熬了五年,债还清了,丈夫的生意也渐渐有了起色,如今家里儿孙绕膝,阿姨总说:“当年要是钻了牛角尖,愁也愁死了,哪有现在的日子?”
生活里的福分,往往就藏在那些“不计较”里。计较鸡毛蒜皮的得失,就腾不出手来接捧花;纠结无关紧要的对错,就睁不开眼来看星光。人心是块田,种满了怨怼,就长不出感恩;播撒下宽容,才能收获岁月的馈赠。
见过暴雨过后的海滩吗?潮水退去时,沙滩上满是贝壳与鹅卵石,不管是精致的海螺,还是粗糙的沙砾,大海都一视同仁地接纳。第二天太阳升起,海水又会带着新的礼物上岸,仿佛从未被风浪惊扰。人心若能如此,不因一时的委屈而紧锁眉头,不因片刻的失意而封闭心门,那些所谓的坎坷,不过是福运到来前的铺垫。
就像登山时遇到的岔路,有人执着于哪条更近,反而在原地徘徊;有人笑着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反倒在欣赏风景时,找到了更快捷的小径。心宽的人,从不是向生活妥协,而是懂得在迂回中前进,在包容中成长。
当你不再为别人的一句指责而辗转反侧,才能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当你不再为错过的机会而耿耿于怀,才能发现眼前的可能。心宽似海,不是让你变成没有棱角的鹅卵石,而是让你拥有海一样的格局——既能容得下晴空万里,也能扛得住狂风巨浪;既能享受风平浪静的温柔,也能接纳波澜壮阔的挑战。
这世间的福气,从不是求来的,而是修来的。修一颗能纳百川的心,修一份能容万事的量,那些你曾经宽容过的、释怀过的、原谅过的,终会在时光的渡口,化作温暖的阳光,照亮你前行的路;化作温柔的潮水,载着满船的星辉,向你缓缓驶来。
毕竟,海的尽头是春暖花开,心的尽头是百福自来。
来源:于小岛中感受宁静祥和